12,135
次編輯
變更
橙劑
,無編輯摘要
</small>
|}
'''橙劑'''(英語:Agent Orange),是[[除草劑]]和落[[ 落 葉 劑]] 劑[[ 化學 ]] 品,1961年至1971年的越戰期間,被美軍當作除草作戰(英語:Herbicidal warfare)計劃使用,目的是除去敵人藏身的叢林樹葉,噴灑範圍主要包括南 [[越南| 越 ]] 和[[寮國]]部份地區,飛機從空中噴灑除草劑,接觸到除草劑的 [[ 植物 ]] 會在兩天內 [[ 死亡 ]] 。計劃執行後,造成當地居民飽受後遺症之苦,連帶有賠償及 [[ 生態環境 ]] 善後的問題產生。
==簡介==
=== 得名由來 ===
橙劑又 成 稱 為橘劑、落葉劑、枯葉劑以及落葉橘,為越戰時期美軍所使用的化學武器,因北越善於藏於叢林中打游擊戰,所以美軍實施落葉計畫以對抗北越,為了方便 [[ 運輸 ]] 大量的橙劑,而封裝至中間帶有橙色條紋的墨綠色圓形鐵桶,所以後人稱為橙劑。除草劑橙劑主要製造商包括陶氏化工、 [[ 孟山都 ]] 、鑽石三葉草(Diamond Shamrock)等。為了方便運送,將其封裝在中間帶有橙色條紋的55美制加侖(210公升)墨綠色圓鐵桶中,也因此而得名。其主要成份是以比率1比1混合的兩種[[化學]]物質,其中一種為2,4,5-三氯苯氧乙酸(2,4,5-T)、另一種為2,4-二氯苯氧乙酸(2,4-D)。2,4-D和2,4,5-T等比例混合而成,由孟山都和 [[ 陶氏化學 ]][[ 公司 ]] 製造。
===含有世紀之毒戴奧辛===
橙劑裡含有世紀之毒戴奧辛,半衰期可達 40 年,進到 [[ 食物鏈 ]] ,再經由 [[ 生物 ]] 放大作用不論家畜或是人的健康都可能出問題,這也是台灣人對此避之惟恐不及的原因。戴奧辛可以誘發 [[ 淋巴 ]][[ 細胞 ]] 的死亡,抑制殺傷性 T 細胞(cytotoxic T cell,Tc或 CTL)的產生並影響免疫系統,造成免疫系統功能障礙。戴奧辛能侵入 DNA分子,造成突變,由此而有致畸與致 [[ 癌 ]] 作用,且戴奧辛在體內不易代謝,但可隨排泄物進入環境。<ref>[https://www.shs.edu.tw/works/essay/2015/03/2015032720373283.pdf 橙劑的危害有多嚴重?]</ref>
==致癌物==
越戰期間美軍休伊直升機執行任務於 [[ 越南 ]] 農地噴灑橙劑。直到1969年才發現橙劑和其他除草劑含有戴奧辛中毒性最強的TCDD—四氯雙苯環戴奧辛(2,3,7,8-Tetrachlorodibenzodioxin, TCDD)。除草劑製造過程中產生一些化學反應的污染物,如四氯雙苯環戴奧辛,是一種致癌性更高的雜質戴奧辛,屬於第一類致癌物質。美國國家毒物計畫(NTP, 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已經將橙劑產生的四氯雙苯環戴奧辛分類為「已知人類致癌物」,經常與軟組織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細胞 [[ 白血病 ]] 等相關。1976年12月1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禁止為 [[ 軍事 ]] 或任何其他敵對目的使用改變環境的技術的公約《禁用改變環境技術公約》,該公約禁止「任何技術用於改變 [[ 地球 ]] 的生物群體」的組成或結構,嚴格限制落葉劑的大量使用。
==噴灑目的==
=== 除去敵人藏身的叢林樹葉 ===
== 傷害與後遺症 ==
=== 美軍大量噴灑 ===
哥倫比亞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名譽教授珍妮•斯特爾曼(Jeanne Stellman)在2003年發表一份分析結果,明確指出1971當年牧場助手行動結束時,至少已噴灑了9,092萬公升的除草劑,估計當時有210萬~480萬名村民暴露其中。除此,美軍還噴灑了其他除草劑,包括白劑、藍劑、粉劑、綠劑和紫劑,都是以運送圓桶外部的顏色條紋來命名。不過美軍在1962至1971年越戰期間,為了對北越軍進行構成傷害,總共噴灑了超過8000萬公升的橙劑,雖然對敵人帶來了重擊,但也影響了世世代代的越南人。根據《BBC》報導,「橙劑」這種除草劑當中含有致命的化學物質雜質四氯雙苯環戴奧辛(2,3,7,8-Tetrachlorodibenzodioxin, TCDD),這種戴奧辛毒性極強,生活在受到「橙劑」汙染的環境中,不但容易致癌,還可能會生出 [[ 身體 ]] 有缺陷的 [[ 新生兒 ]] 。越南南部同奈省的邊和 [[ 機場 ]] 為全國「殘留橙劑最多,污染及後續影響最嚴重」的地區,整個區域內一共包含超過50萬立方公尺的戴奧辛。
==症狀==
=== 致癌與畸胎 ===
戰爭結束之後,越南出生的許多畸形 [[ 嬰兒 ]] 以及出現的許多怪病就是與此有關。噴灑的地區的兒童都有多種健康問題,包括齶裂、 [[ 智力 ]] 不足、疝氣和多指症。在1970年代,在越南南部婦女的母乳中,以及曾在越南服役的美國軍事人員血液中,發現有高濃度的[[ 戴奧辛]] 。有研究表明,曾經在越南服役過的美國退伍軍人,患 [[ 癌 ]] 症、 [[ 神經 ]] 、消化、 [[ 皮膚 ]] 和 [[ 呼吸 ]] 系統疾病的比率增加。在越南的退伍 [[ 軍人 ]] 有 [[ 咽喉 ]] 癌、急、慢性 [[ 白血病 ]] 、何傑金氏淋巴瘤和非何傑金氏淋巴瘤、 [[ 前列腺癌 ]] 、 [[ 肺癌 ]] 、 [[ 結腸癌 ]] 、軟組織肉瘤和 [[ 肝癌 ]] 的比率較高。除了肝癌,這些都是 [[ 美國 ]] 退伍軍人事務部已確定可能與暴露於橙劑、戴奧辛相關聯,這些條件符合賠償和治療標準。其中以 [[ 飛機 ]] 和 [[ 直升機 ]] 的人員、 [[ 陸軍 ]] 防化部隊的成員、美國陸軍特種部隊落葉 [[ 遙控 ]] 營地成員、清除基地周邊美國 [[ 海軍 ]][[ 河 ]] 流作戰人員可能遭受到最嚴重的污染。
==美國國會立法==
===退伍美軍治療和賠償===
1991年美國國會頒布了《橙劑法(英語:Agent Orange Act of 1991)》,授權退伍軍人事務部宣布:這些曾在越南暴露於橙劑/戴奧辛的退伍軍人在一定的條件下「推定」符合資格者,可接受治療和賠償。同樣的法律要求 [[ 國家 ]][[ 科學 ]] 院必須定期審查曾在越南使用的戴奧辛和除草劑科學研究成果,以告知退伍軍人事務部長暴露在橙劑/戴奧辛和特定疾病之間關連性的科學證據強度。
==疾病清單==
根據上述《橙劑法》的日落條款,美國國家科學院對任何新疾病的審查和添加到退伍軍人事務部的推定清單之權限將於2015年到期。通過這一程序,當年以來,該「推定」疾病清單不斷增長,目前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已列出前列腺癌、呼吸道癌、多發性 [[ 骨髓 ]] 瘤 、2 、[[第2 型糖尿病 ]] 、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軟組織肉瘤、[[氯痤瘡]]、遲發性皮膚卟啉病、周邊神經病變、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和接觸橙劑退伍軍人的子女脊柱裂,作為與除草劑接觸的相關疾病。現在,該清單還包括B細胞白血病,例如前體B細胞淋巴細胞白血病、 [[ 帕金森氏病 ]] 及 [[ 冠狀動脈 ]] 性 [[ 心臟病 ]] ,這最後三項已於2010年8月31日添加。有幾位政府高層人士表達了對清單上某些疾病是否應該列入的關切。
==賠償認定==
退伍軍人事務部最初拒絕了後越戰C-123空勤退伍軍人的申請,因為在越南沒有「踩踏地面」服務的退伍軍人不符合於該部對「暴露」一詞的解釋。2015年6月,退伍軍人事務部長發布了臨時最終規則,為後越戰C-123的機組人員、維修人員和航空醫療後送人員提供推定服務聯繫。該部現為確認的橙劑病人名單提供 [[ 醫療 ]] 護理和傷殘賠償。
==除毒計劃==
為了避免讓更多無辜的民眾及新生兒受害,美國決定投入1.83億美元在「邊和機場的除毒計畫」中,美國國際開發署表示,2012年的峴港機場橙劑清除作業共花費了1.1億美元(約台幣33.89億元),耗時六年,才終於在2018年11月全數清理完畢,邊和地區的戴奧辛含量足足是 [[ 峴港 ]] 機場的4倍,顯然必須投入更多的 [[ 金錢 ]] 與 [[ 時間 ]] 。在越戰結束超過40年後,美國在2019年決定投入1.83億美元(約台幣56.9億元),展開為期10年的「除毒計畫」,打算將越戰期間,美軍為了對抗北越軍隊,在越南邊和機場(Bien Hoa Airport)及周邊一帶製造的「橙劑」(Agent Orange)全數清理乾淨。這是繼2012年「硯港機場除毒計畫」後,美國第2次主動花錢為越南消毒。<ref>[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422/1427296.htm#ixzz7TuO9gwZj 越戰極毒「橙劑」禍害40年!15萬越南娃身體扭曲變形 美砸1.83億美金「除毒」]國際新聞/ ETtoday新聞雲</ref>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