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朱次琦

增加 1,467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国籍 = 中国
| 民族 =
| 籍贯     = [[ 广东 ]] 南海(今佛山市南海区)  | 职业 = [[ 文学家]]
| 母校 =
}}
'''朱次琦'''(1807年-1881年)出生于农历八月二十二日,字稚圭,号子襄 <ref>[https://www.sogou.com/tx?ie=utf-8&pid=sogou-wsse-7f5a17b792b687fc&query=%27%27%27%E6%9C%B1%E6%AC%A1%E7%90%A6%27%27%27(1807%E5%B9%B4-1881%E5%B9%B4)%E5%87%BA%E7%94%9F%E4%BA%8E%E5%86%9C%E5%8E%86%E5%85%AB%E6%9C%88%E4%BA%8C%E5%8D%81%E4%BA%8C%E6%97%A5%EF%BC%8C%E5%AD%97%E7%A8%9A%E5%9C%AD%EF%BC%8C%E5%8F%B7%E5%AD%90%E8%A5%84 '''朱次琦'''(1807年-1881年)出生于农历八月二十二日,字稚圭,号子襄 ],[[广州市]]越秀区博物馆-weixin.qq.com - 2018-12-19</ref>,世称[[九江]]先生 [[广东]]南海(今[[佛山市]]南海区)人<ref>[https://www.sogou.com/tx?ie=utf-8&pid=sogou-wsse-7f5a17b792b687fc&query=%E4%B8%96%E7%A7%B0%5B%5B%E4%B9%9D%E6%B1%9F%5D%5D%E5%85%88%E7%94%9F%EF%BC%8C%5B%5B%E5%B9%BF%E4%B8%9C%5D%5D%E5%8D%97%E6%B5%B7(%E4%BB%8A%5B%5B%E4%BD%9B%E5%B1%B1%E5%B8%82%5D%5D%E5%8D%97%E6%B5%B7%E5%8C%BA)%E4%BA%BA 世称[[九江]]先生,[[广东]]南海(今[[佛山市]]南海区)人 ],广州市越秀区博物馆-weixin.qq.com - 2018-12-19</ref> 。书法多力丰筋,然不肯为人作字,世所流传,生平著述甚丰,多属尺牍稿本日记等,临终时焚去。虽随意挥毫,已极雄厚苍秀。简朝亮集其诗文,编为《朱九江先生集》10卷 <ref>[https://www.sogou.com/tx?ie=utf-8&pid=sogou-wsse-7f5a17b792b687fc&query=%E8%99%BD%E9%9A%8F%E6%84%8F%E6%8C%A5%E6%AF%AB%EF%BC%8C%E5%B7%B2%E6%9E%81%E9%9B%84%E5%8E%9A%E8%8B%8D%E7%A7%80%E3%80%82%E7%AE%80%E6%9C%9D%E4%BA%AE%E9%9B%86%E5%85%B6%E8%AF%97%E6%96%87%EF%BC%8C%E7%BC%96%E4%B8%BA%E3%80%8A%E6%9C%B1%E4%B9%9D%E6%B1%9F%E5%85%88%E7%94%9F%E9%9B%86%E3%80%8B10%E5%8D%B7 虽随意挥毫,已极雄厚苍秀。简朝亮集其诗文,编为《朱九江先生集》10卷 ],经管之家 - https://bbs.pinggu.org/...- 2019-2-17</ref>
== 人物生平 ==
'''科场不第淡然处之'''
[[ 朱次琦 ]] 在少年时代已颇有才名。1811年,四岁的朱次琦入家族学塾读书,塾师是族叔朱湘麟。五岁能以"大人虎变"对 "老子龙钟"句,对仗得体,锋芒初露。七岁开始作诗,十二岁时所作"黄木湾观海"诗,令两广总督阮元用欧阳修赞赏苏轼的话感叹:"老夫当让!"在越华书院时所作"新松"赋:"栋材未必千人见,但听风声便不同",含义非凡,语惊四座。
但朱次琦在科场奋斗的道路上却相当坎坷。1828年、1832年、1837年,他先后三次参加乡试都落第了。尤其是第三次,乡试三场中最重要的首场,他的诗文已被选为"荐卷",但在其后的一次试文中他用历史典故作为佐论,考官一时没弄明白,认为他的试文粗疏。然而在发卷时,考官注意到他的名字后却后悔自己不是具有慧眼的伯乐,很多人也为他惋惜。他自己则淡然处之。友人写信以精美的扇子因遇不到风致佳人而作比喻,同情他的怀才不遇,他却写了一组诙谐的诗回复友人,风趣中可见他的淡定洒脱。
1847年,已届不惑之年的他,会试被取中,成为"贡士"。殿试只考一天,考的是策论。当天下午日落前,监考官开始催促贡士们交卷,没做完的人很多,纷纷请求延缓时间。朱次琦也没答完,但他当即交卷。其时,有位南海籍的官员,十分欣赏朱次琦,见他没答完,悄悄跟在他身后叫他,希望他回来把试卷做完。朱次琦装没听到,头也不回地走了。他固执地认为,读书人任何时候都应有操守。
1852年,成功平息 [[ 山西 ]] 北部边民与蒙古旗主的争端,任职山西襄陵代理县令,政绩卓著<ref>[http://www.wutongzi.com/a/85446.html   朱九江先生 ],梧桐子</ref>。
当官半年多百姓永怀念
1847年,朱次琦中进士,以"即用知县"分发山西。对于一个在科场奋斗了几十年的人来说,
这无疑是否极泰来、喜上眉梢的事情,但他却对前来祝贺的人说,为官者必须上情下达、下情上呈,为国为民办事,"谈何容易"?他想到的是为官之难, 而非"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个人贪利。他不带家属,只身赴任,本拟绕经开封,拜访中举时的主考官潘铎,因潘铎长时间任职山西,他想讨教山西政情民意。但是为了避免借拜师打通任职关节的嫌疑,他毅然改变主意,不去拜访。
1852 而非"三 清知府 内蒙古扎萨克部与晋北边民因耕事械斗,扎萨克部死伤700余 十万雪花银"的个 贪利。他不带家属 准备报复 只身赴任 山西当局亦 派兵镇压边民。朱次琦力 绕经开封,拜访中举时的 和平解决 考官潘铎 并亲身深入两方 因潘铎长时间任职山西 晓以大义,终使衅事平息。他想讨教山西
1852年秋,出任襄陵知县,在任期内,他一心一 政情民 。但是 百姓办事,绝无为自己谋取私利。襄陵与临汾接界,两县都依靠平水灌溉。豪强垄断水源,往往有水者无地,有地者无水,因而引起械斗,屡兴大狱。朱次琦抵 了避免借拜师打通 后,对100多名案中囚犯从轻发落;制定"以地随粮,以水随地" 职关节 办法 嫌疑 会同临汾县令,确定两县各取平水河水之半,并筹资兴建渠道,派专人管理。从此械斗平息 他毅然改变主意 生产得到发展 不去拜访
1852年,[[内蒙古]]扎萨克部与晋北边民因耕事械斗,扎萨克部死伤700余人,准备报复,山西当局亦拟派兵镇压边民。朱次琦力主和平解决,并亲身深 入两方,晓以大义,终使衅事平息。 1852年秋,出任襄陵知县,在任期内,他一心一意为百姓办事,绝无为自己谋取私利。襄陵与临汾接界,两县都依靠平水灌溉。豪强垄断水源,往往有水 者无地,有地者无水,因而引起械斗,屡兴大狱。朱次琦抵任后,对100多名案中囚犯从轻发落;制定"以地随粮,以水随地"的办法,会同临汾县令,确定 两县各取平水河水之半,并筹资兴建渠道,派专人管理。从此械斗平息,生产得到发展。 据记载,在任期间他取得了显著的政绩。首先,得知关在狱中的大盗越狱潜逃,朱次琦装病未与原县令交接,麻痹贼人,另一面却出重金派人侦查贼人的   下落,并于到任之日将逃犯逮捕归案。其次,到任后,得知辖区内一些地方狼群咬死人畜的事情频频发生,而百姓对狼又恨又怕,认为它们是"神物"不能   击杀。朱次琦亲自到当地神祠祷告,要该神于十天内驱除狼群,否则推倒神像、放火烧庙。群众怕朱次琦真要如此,非常震惊,连忙投入打狼行动,终绝   狼患。此外,他还整顿水利、劝学积粟、禁敛民财、禁止同姓通婚(近亲通婚)、在衙门中厉行节约等,做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绩。
1853年,他代职期满准备离任,襄陵百姓纷纷上书山西巡抚乞求让他留任,无奈,百姓的请求被拒绝了。他离开襄陵的那天,农夫放下耕作,商铺全部关门,成千上万的襄陵人为他们的好县令送行。在朱次琦走后第二年,襄陵人集资专门为他修筑了生祠---朱使君祠。历史上为官而被人民立祠纪念的本来就不多,在生之年即被民众立生祠奉祀的更是凤毛麟角,而为官仅半年即受人民如此之爱戴怀念的可以说是空前绝后。朱次琦正是实践了为官就要为民办实事这一简单而朴素的道理而赢得人民的赞誉。
33,27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