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杜氏利什曼原虫

增加 3,076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杜氏利什曼原虫</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杜氏利什曼原虫</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dr/270_500_/t013839f5a5406bf965.jpg?size=367x286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doc/7860119-8134214.html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常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贫血、鼻衄等。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前者寄生于节肢动物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哺乳类或爬行动物的细胞内,通过白蛉传播。利什曼原虫按其无鞭毛体寄生的脊椎动物宿主的不同分为两大类,即爬行动物利什曼原虫及哺乳动物利什曼原虫。
=='''简介'''==
当雌性白蛉叮刺病人或被感染的动物时,血液或皮肤内含无鞭毛体的巨噬细胞被吸入白蛉胃内,经24小时,无鞭毛体发育为早期前鞭毛体。此时虫体呈卵圆形,部分虫体的鞭毛已伸出体外。48小时后发育为短粗的前鞭毛体或梭形的前鞭毛体,鞭毛也由短变长。至第3~4天出现大量成熟前鞭毛体。前鞭毛体活动明显加强,并以纵二分裂法繁殖。在数量急增的同时,虫体逐渐向白蛉前胃、食道和咽部移动。第7天具感染力的前鞭毛体大量[[聚集]]在口腔及喙。当白蛉叮刺健康人时,前鞭毛体即随白蛉唾液进入人体。
=='''评价'''==
进入人体或哺乳动物体内的前鞭毛体部分被多形核白细胞吞噬消灭,另一部分被[[巨噬]]细胞吞噬。体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前鞭毛体侵入巨噬细胞并非原虫主动侵入巨噬细胞,其侵入过程经历了粘附与吞噬两步。粘附的途径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为配体-受体结合途径,另一种为前鞭毛体粘附的抗体和补体与巨噬细胞表面的Fc或C3b受体结合途径。还有实验表明,原虫质膜中的分子量为63kDa的糖蛋白(GP63)能与巨噬细胞表面结合,通过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作用使前鞭毛体进入巨噬细胞。前鞭毛体附着巨噬细胞后,随巨噬细胞的吞噬活动而进入细胞。前鞭毛体进入巨噬细胞后逐渐变圆,失去其鞭毛的体外部分,向无鞭毛体期转化。此时巨噬细胞内形成纳虫空泡(parasitophorous vacuole),并与[[溶酶]]体融合,使虫体处于溶酶体酶的包围之中。由于原虫表膜上存在的抗原糖蛋白可抗溶酶体所分泌的各种酶的作用,且其体表能分泌超氧化物歧化酶,对抗巨噬细胞内的氧化代谢物,因此虫体在纳虫空泡内不但可以存活,而且还能进行分裂繁殖,最终导致巨噬细胞破裂。游离的无鞭毛体又可被其它巨噬细胞吞噬,重复上述增殖过程。<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3140927782790222&wfr=spider&for=pc 杜氏利什曼原虫]搜狗</ref>
=='''参考文献'''==
14,2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