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汤恩伯

移除 8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知名作品 =  
}}
'''汤恩伯'''(1900年9月——1954年6月29日 ),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浙江 [[ 金华 ]] 人, [[ 黄埔 ]] 系骨干将领。1937年 [[ 七七事变 ]] 爆发后,指挥所部在南口地区抗击日军进攻,予敌重创。10月任 [[ 中国国民革命军第20军 ]] 军团长。翌年3月率部参加 [[ 台儿庄大捷 ]] 。6月任 [[ 国民革命军第31军 ]] 总司令,先后参加 [[ 武汉会战 ]] [[ 随枣会战 ]] 。1942年任抗日战争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 [[ 鲁苏皖豫 ]] 边区总司令。1944年4月在 [[ 豫湘桂战役 ]] 中所部溃败,受撤职留任处分。国共内战失败后退守台湾任台北总统府战略顾问。1953年任驻日本军事代表团团长,但数月后被免职,后经友人协助,迁居 [[ 东京 ]] 都。中文名 汤恩伯 别 名 汤克勤 国 籍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汤村 出生日期 1900年9月 逝世日期 1954年6月29日 职 业 军人 毕业院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八期步兵科 信 仰三民主义 政 党中国国民党 服役军队中华民国陆军 军 衔二级上将 参与战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随枣会战 勋 章青天白日勋章 逝世地 日本国东京都 
=='''基本信息'''==
{| class="wikitable"|-| 中文名称 || 汤恩伯 别名 汤克勤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汤村 出生日期 1900年9月20日 逝世日期 1954年6月29日 职业 军人   || 毕业院校 || [[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 第十八期步兵科|- |别名 || 汤克勤 || 信仰 || [[ 三民主义]]|- |国籍 || 中国 || 政党 || 中国国民党|- |民族 || 汉族 || 服役军队 || 中华民国陆军|-|出生地 ||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汤村 || 军衔 || 二级上将|- |出生日期 || 1900年9月20日 || 参与战役 || 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随枣会战|-|逝世日期 || 1954年6月29日 || 勋章 || [[ 青天白日勋章 ]] [[ 总统自由勋章]]|- |职业 || 军人 || 逝世地 || 日本国东京都 |}
=='''人物生平'''==
1900年9月9日,汤恩伯出生在浙江省 [[ 金华市武义县 ]] 汤恩伯村。
1912年,入武义县壶山小学读书。
1920年,讲武堂毕业,任浙军第1师排长,是陈仪的部下。浙军溃败后回乡,任东皋警察所巡官。
1921年,与武义巨富之子 [[ 童维梓 ]] 东渡日本。
1922年3月,考入 [[ 日本明治大学 ]] 法科,主修政治经济学。
1924年5月,辍学,回国筹集求学经费。经陈仪保送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8步兵科学习。
1927年,任南京国民革命军第19军中校副团长,后任总司令部参谋处中校参谋,嗣后升任作战科科长。
1928年,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第一大队上校大队长,12月升任该校第七期第一总队教育处少将教育长。在校期间著《步兵中队(连)教练之研究》,博得 [[ 蒋介石 ]] 赏识。
1929年,任军校军官教育连副连长,连长,军官教育团步兵营营长。1930年任中央军校教导第二师第一旅少将旅长,部队改编后任 [[ 陆军第四师 ]] 副师长兼第十旅旅长。
1931年,任 [[ 国民革命军第2师 ]] 中将师长。
1932年,任 [[ 国民革命军第89师 ]] 师长,后兼第四师师长。
1933年,任剿共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回乡祭祖,巧理纠纷后重修岭下汤恩伯祖坟,蒋介石为其墓碑题词"中山发祥"。
1934年初,率89师由江西进攻福建人民政府,1月13日攻入福州,2月任 [[ 赣粤闽鄂 ]] 剿共军东路军第五路1949年的蒋中正和汤恩伯及其他高级将领1949年的蒋中正和汤恩伯及其他高级将领 军第十纵队总指挥兼第四师师长,夏,接连击败红军,攻克苏区将乐县、泰宁县、建宁县、石城县,11月,汤恩伯部陈大庆旅率先突入 [[ 中央苏区 ]] 首都 [[ 瑞金 ]]
1935年,任陆军第十三军军长兼第四师师长,4月8日晋升为陆军中将。
1936年,兼任陕北剿共善后办事处主任。率部驻绥远省集宁县,抗击伪蒙勾结日伪进犯。
1937年8月,任第七集团军前敌总指挥,指挥所部第13军在南口地区抗击日军进攻,予敌重创。9月任第20军团军团长兼第13军军长。10月在河北漳河南岸阻击日军,掩护河北国军转移。10月底率第13军驰援晋绥第二战区,参加子 [[ 洪口战役 ]]
1938年3月,率部参加台儿庄战役和 [[ 徐州会战 ]] ,获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嘉奖,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6月任第31集团军总司令,随后参加武汉会战。
1939年5月,参加随枣会战。春夏兼任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教育长。年底参加冬季攻势,斩获颇丰。
1940年5月,参加 [[ 枣宜会战 ]] 。冬,任鲁苏豫皖边区党政分会主任兼边区总司令、第31集团军总司令。
1941年1、2月间,参加豫南会战,重创日军。会战结束后,华北日军对汤恩伯衔恨甚深,以汤恩伯部为天字第一号大敌。
1943年,汤恩伯发动军民抢修黄泛堤防。2月当选为三青团中央委员会干事。
三青团 1944年4月,在[[豫湘桂战役]] 央委员会干事 溃败。因为贵州方面的[[张发奎]]不断告急,11月蒋介石调其出任[[黔桂边区]]总司令。12月初[[独山县]]陷落,陪都震动,急调汤恩伯部[[孙元良29军]]由四川入贵州解围
1944年4月,在豫湘桂战役中溃败。因为贵州方面的张发奎不断告急,11月蒋介石调其出任黔桂边区总司令。12月初独山县陷落,陪都震动,急调汤恩伯部孙元良29军由四川入贵州解围。 1945年3月,任陆军第3方面军司令官,兼任 [[ 滇黔 ]] 战区前线总指挥,率部参加桂柳会战。4、5月份以一部参加 [[ 湘西会战 ]] 。5月当选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5~7月在广西发动华南大反攻。9月抵上海,主持京沪地区日军受降。
1946年2月,加上将衔,任京沪卫戍区总司令加上将衔。7月任陆军副总司令兼南京警备司令。
1947年3月,兼第1兵团司令官,率部参加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5月 [[ 孟良崮战役 ]] 所部整编第74师被全歼。汤恩伯被撤职查办。7月代理陆军总司令。
1948年8月,任 [[ 衢州绥靖公署 ]] 主任。12月升任 [[ 京沪 ]] 警备总司令。
1949年1月,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奉蒋介石之命凭借长江天险固守京沪杭地区。4-5月,所部主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的渡江战役、上海战役中被歼,残部溃退厦门,5月任国防部厦门指挥所主任。7月任金门县厦门防卫部主任,8月任福建省主席兼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厦门分署主任。10月参与指挥 [[ 金门战役 ]] ,月底由金门去台湾,任台湾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1950年,任台北总统府战略顾问。赋闲在家。
1953年1月,率中国国民党军事代表团访问日本。
1954年5月,赴日本医治胃病。6月29日在日本 [[ 东京都庆应义塾大学 ]] 医院去世,一说是被日本医生谋杀。后军衔被追赠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7月15日,汤恩伯灵柩自殡仪馆送往台北县南宫壶山下葬, [[ 何应钦 ]] [[ 陈良 ]] [[ 胡宗南 ]] [[ 蒋经国 ]] 为其送葬。后迁葬于 [[ 五指山公墓 ]] [1]
=='''人物评价'''==
汤恩伯是少数日本人忌惮的抗日名将。他以 [[ 南口战役 ]] [[ 台儿庄大捷 ]] 被称为抗日铁汉,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贡献不可磨灭。他在因功晋升、统御大规模部队后,数十万成分复杂的军队单靠对河南省征收粮饷,无力顾全军纪,造成河南平民倒戈帮助日本人占领河南。有人认为河南人以"水旱蝗汤,河南四荒"形容河南当时之四大灾害,其中的"汤"就是汤恩伯;但也有人认为河南人民称呼土匪为"老汤","汤"就是土匪的意思。依照汤恩伯的宿敌李宗仁在其回忆录的暗示,汤恩伯军队的军纪非常败坏。据称 [[ 吴国桢 ]] 亲眼目睹汤恩伯吃空额、盗卖军用汽油等行为。
汤恩伯在对中国共产党的战争后期的表现只能用糟糕一词来形容。这不仅加深了中共方面的宿怨,也令他最终失去蒋介石的青睐。因为战争状况受限于大环境,汤恩伯屡战屡败、或不战而败。但汤恩伯唯效忠蒋介石,将国家财物及军队尽可能运往台湾,对台湾亦属有功。其长期副手陈大庆在台湾当到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台湾省政府主席、中华民国国防部长,亦可见汤恩伯的资历。
汤恩伯效忠蒋介石、蒋介石亦重用汤恩伯,汤恩伯推荐其恩师陈仪任浙江省主席,蒋介石照准。但陈仪见大局不利,屡次鼓吹汤恩伯投共,动辄骂汤恩伯不识时务。汤恩伯原不回应,但终将陈投共心态告知蒋介石,原条件是保陈一命,但事情发展牵涉陈以往恩怨,且蒋介石欲杀鸡警猴,陈仪又拒绝向蒋介石认错,汤恩伯虽全力营救,但遭到蒋介石拒见,无法挽回,致陈仪被蒋介石枪毙,在到达台湾前,他还背下了卖师求荣的骂名,并被免去了一切职务,汤恩伯仕途亦告终。
汤恩伯在抗战中期晋升主政河南的一方大员,开始疯狂扩军,建立自己的派系,派系的主要将领有王仲廉、石觉、陈大庆、张雪中,当时和 [[ 陈诚 ]] [[ 胡宗南 ]] 并称黄埔系三大派系。由此引起蒋介石的猜忌,豫湘桂战役遭到惨败后,蒋介石就开始肢解他的派系,他的嫡系起家部队13军也不再让汤恩伯指挥。
=='''个人轶事'''==
汤恩伯将军作战时的指挥习惯颇有意思,他在任第31集团军总司令时,参谋长为 [[ 宋涛 ]] ,副参谋长 [[ 万建藩 ]] 。宋参谋长每天在汤恩伯总部管理大大小小的琐事,总部人员讥之为常务参谋长,万副参谋长平常不大到总部上班,一有战事,宋参谋长留守,万副参谋长则到总部指挥作战。汤恩伯在作战时,喜带参谋一人(带地图),副官一人,短枪卫士七八人 ,电台一部,乘汽车一辆到前线找个军部住下,随军行动,对前线部队就近用有线电指挥,对总部用无线电指挥。汤恩伯往往亲自拟稿,交译电员译好发出,若交通困难则改骑马。
汤恩伯之喜怒无常有一趣事,1943年初汤恩伯到安徽省临泉县巡视,当地请汤恩伯看戏,排了个棒打薄情郎。汤恩伯看完,即吩咐将总部某秘书谢某关起来。众人与谢秘书均莫名其妙,原来这个谢秘书也丢了一个小脚老婆在总部的镇平留守处,不给生活之资变相遗弃。谢太太悲愤之余,有个冒失鬼出主意,不妨拦车告状,于是一次汤恩伯车队经过,谢太太即拦车递上状纸,汤恩伯看看就忘了。这回看了戏触景生情,马上主持正义,莫明其妙地将谢秘书关起来,关起来后却又忘了,没再追问,总部就将人放了,不了了之。是为一时之笑谈。
汤恩伯曾兼任武义县私立明招初级中学董事、董事长,多方为学校筹集资金,给学校捐资法币一百万元,捐赠房屋一座、山80亩,少量田地,以及至今尚存的钢琴一架。
1947年,汤恩伯奉命率军对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其第一兵团的主力--张灵甫的整编74师前进到 [[ 沂蒙山区 ]] 的坦埠附近,其他部队没有及时跟进,结果,整编74师在 [[ 孟良崮高地 ]] ,被解放军 [[ 华东野战军 ]] 全歼。蒋介石的爱将 [[ 张灵甫 ]] 亦被击毙。
消息传到南京。蒋介石极为震怒。蒋介石竟当着众将领的面,勒令对孟良崮惨败负有责任的汤恩伯跪下,举起手杖就打,致使汤恩伯满头是血。
==''' 个人 家庭关系'''==
汤恩伯祖父是汤李乾,祖母是群妹,父亲是武义县地主汤家彩,母亲是林秀凤。
汤恩伯孙女有汤晓娟,另有胞弟汤恩华和侄子汤建宏。
===后世纪念='''故居与公馆'''==
===故居===
汤恩伯故居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汤村,是一座旧式砖木结构的带楼层的四合院。外墙通体白色,院落进门是天井,两边是厢房,堂屋正中挂着汤恩伯身穿戎装的照片,两边挂着汤恩伯生前好友及后人的对联和对汤恩伯生平事迹的概略,客厅里布满了汤恩伯及其家人的照片。1998年故居被列为武义县文物保护单位。
==''' = 公馆'''===
汤恩伯公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三步两桥12号,为面朝南的平房,以拱形门和踏步强调入口,屋顶设烟囱。公馆原为广东李氏兄弟在20世纪20年代建造,抗战期间被日军侵占为军官司宿舍,1946年汤恩伯任国民革命军陆军副总司令兼南京警备司令后,以其妻王竟白名义,用法币2500万元购得。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序号 {| class="wikitable"|-! 上映时间 !! 作品名称 !! 饰演人员1 |1982年 || 风雨下钟山 || 路希2 |-|1986年 || 血战台儿庄 || 张名煜3 |-|1999年 || 大战宁沪杭 倪宝刚||4 |-|2009年 || 解放 || 张东强5 |-|2010年 || 解放大西南 || 张东强6 |-|2011年 || 正者无敌 || 秦焰|}
===文学形象===
序号 {| class="wikitable"|-! 出版时间 !! 作品名称 !! 作者姓名 !! 出版社1 2009 |-|1009 年1月1日 || 民国上将汤恩伯 || 朱连法 || 上海人民出版社2 |-|2009年1月1日 || 汤恩伯年谱 || 王文政 || 上海人民出版社3 |-|2012年4月1日 || 汤恩伯传 || 邹伟平,章瑞年 || 人民日报出版社|}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