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97
次編輯
變更
吕思勉
,無編輯摘要
| 笔名 = 驽牛、程芸、芸
| 圖片 =
[[File:吕思勉.jpg|550px|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2720362c0646f530.jpg?size=364x494 图片来源360搜索]]]
| 出生日期 = 1884年2月27日
| 出生地點 = 江苏常州人
| 教育程度 =
| 信仰 =
| 知名作品 = 《 [[ 白话本国史 ]] 》</br>《 [[ 吕著中国通史 ]] 》</br>《 [[ 秦汉史 ]] 》
}}
'''[[吕思勉]]'''(1884.2.27-1957.10.9),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汉族,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严耕望语)。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先后在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修科、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沪江大学、光华大学等校任教,曾担任光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代校长。早年还曾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51年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ref>被评为历史学一级教授。</ref>
*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在常州"读书阅报社"听元史专家屠寄讲元史,受其影响而关心民族问题;与虞菱(又名采兰)女士结婚。虞家世居常州,历代仕宦:祖父虞映溪,曾任浙江衢州知府,父亲虞树荪,是清代末年的贡生。虞氏机敏明察,处事谨严,操持家务,备极辛劳。
<ref>{{cite news|url=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672560/answer/106313866|title=吕思勉的中国通史怎么样?}}知乎 </ref>
===执教生涯===
[[File:吕思勉1.jpg|缩略图|[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3624/20171123133240-1454781945_jpg_288_356_10794.jpg/30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269848&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13624%2F20171123133240-1454781945_jpg_288_356_10794.jpg%2F0&type=1 来自搜狗网图片]]]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乙巳),是年1月至次年12月吕思勉在常州私立溪山两级小学堂教书,讲授国文、历史。
*民国十三年(1924年,甲子),是年著述《更新初中本国史(四册)》(商务印书馆初版);《新学制高中本国史教科书》(商务印书馆初版,1932年11月印行国难后第一版)。
*民国十四年(1925年,乙丑),8月至1926年7月,由朱经农介绍在上海私立沪江大学任教,开设中国文字学、宋明理学等课程。<ref>{{cite news|url=https://cul.qq.com/a/20160418/016210.htm|title=吕思勉位列中国史学四大家被高估了么}}腾讯网</ref>
==进入光华==
[[File:吕思勉2.jpg|缩略图|[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28713/20171123133317-1983913238_jpg_482_360_36364.jpg/30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269848&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28713%2F20171123133317-1983913238_jpg_482_360_36364.jpg%2F0&type=1 来自搜狗网图片]]]
*民国十五年(1926年,丙寅),8月由童斐(伯章)介绍在上海私立光华大学国文系任教,光华大学后设历史系,即担任系主任兼教授,直到1952年院系调整光华并入华东师范大学为止。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两晋南北朝史]]》出版。
<ref>{{cite news|url=http://www.sohu.com/a/64524706_148974|title=史学大师吕思勉}}腾讯网</ref>
===蜡炬成灰===
*1950年(庚寅),4月,被选举为校教育工会主席。
*1957年(丁酉),吕思勉的《隋唐五代史》有望出版,10月4日编辑送来清样嘱校。自10月4日到8日,吕思勉一直抱病校阅。8日夜,病情转剧,肺气肿与心脏病并发。9日清晨,病情严重,送至华东医院,抢救无效,深夜病逝于医院,享年74岁。10月13日,于上海万国殡仪馆举行公祭大会,吕思勉夫妇灵柩安葬在上海虹桥路万国公墓M区343-344两穴。墓穴毁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
<ref>{{cite news|url=http://yuedu.163.com/source/f737dff9127d46d78b816ae000537653_4|title=中国通史吕思勉 }}网易云阅读 </ref>
==史学观点==
===进化史观===
吕思勉一生思想经过了三次较大的变化,少年时期最信康有为、梁启超的学说;17岁时服膺法家中的术家之说;47岁时开始信仰马列主义。所以,当梁启超发起"史界革命"时,当时年仅十四五岁的吕思勉在思想上的震动是巨大的,他抛弃了旧的史学观念,在思想上开始追随梁启超,在实践中开始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来重新认识中国历史。以后吕思勉"在治史的规模上深受梁启超"新史学"的影响。
[[File:吕思勉3.jpg|缩略图|[https://p1.ssl.qhmsg.com/dr/220__/t015041c748cd852a27.jpg 白话本国史][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269848&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 2Fbaikepic2%2F14052%2F20171123133352-73840415_jpg_362_514_33757.jpg%2F0&type=1 来自搜狗网图片]]]
进化史观最先由严复通过翻译《天演论》介绍到了国内,与此同时梁启超在1901年和1902年先后发表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系统地向国人论述了进化论历史观,发出了"史界革命"的号召,要求推翻旧史学,建立新史学,从而使中国史学的传统受到了猛烈的冲击,进化史观一时成为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吕思勉热情地接受了进化史观,并以进化史观作为指导思想撰写了《白话本国史》,以此来声援新文化运动。吕思勉研究历史注重排比史料,分类札记,长于综合研究和融会贯通,坚持不懈地涉猎古文献,又广泛阅读新出报刊和从西方引进的新文化、新思想和研究方法。
在《白话本国史》里,吕思勉宣扬了进化史观,将整个世界看成是一个不断运动和变化的实体。他运用进化史观对中国远古的历史进行探讨,认为中国可考的历史起于三皇五帝,燧人氏代表渔猎时代,伏羲氏代表游牧时代,神农氏代表农耕时代,人类社会是由野蛮逐步走向文明的。这种用进化观点诠释传说中的历史的做法虽然有不确切之处,但运用进化论的观点把上古时代作阶段性的划分,这在前代是没有出现过的,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吕思勉自己的话说就是"颇有用新方法整理旧国故的精神"。此外,吕思勉还依据进化观点对婚姻、官制、赋税、兵制等进行了论述。《白话本国史》全书就是以进化史观作为指导思想叙述的中国历史,证明了人类社会是在不断的进化之中走向发展的,从而打破了古人的循环之见和崇古卑今的观念。这在当时是一种很大的进步,反映了"新史学"的发展方向。也正是基于此,《白话本国史》成为了中国史学界第一部有系统的新式通史。
<ref>{{cite news|url=http://theory.people.com.cn/GB/11675236.html|title=吕思勉是如何将历史通俗化的}}人民网</ref>
===创新体例===
吕思勉在他撰写的《白话本国史》中,摆脱了旧史以帝王将相为中心、关注政治和军事的历史撰述格局,着眼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将历史研究的目光转向了常人常事,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吕思勉批评了旧史的"常事不书",认为"常人、常事是风化,特殊的人所做的特殊的事是山崩。不知道风化,决不能知道山崩的所以然,如其知道了风化,则山崩只是当然的结果"。所以,《白话本国史》收集了丰富的"常人常事"材料,概括而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历史上的婚姻家庭、风俗习惯和衣食住行的源流和演变。《白话本国史》除了叙述重大的政治军事事件以外,其中有关社会经济、宗教、文化和汉族以外诸族历史的内容也十分丰富,而且对一些重大的历史现象都作出了分析。吕思勉认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政治组织--宗法制度是古代贵族社会的根底,通过它把"血族团体里头的人,无论亲疏远近都团结了起来,横里头的范围也广,竖里头的时间也长久了"。对于中国历史上几乎每朝每代都发生的农民起义,他认为最根本原因就在于从秦汉统一以后到前清海禁大开以前,生产方法和生产的社会组织始终没有变更,而中国人的生计就在于农业,所以当农民的土地被霸占以后势必就会发生农民起义,这些看法确实很有见地。更为可贵的是,吕思勉在《白话本国史》里叙述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时更加强调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事实,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分别叙述了每个王朝国家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称这些少数民族为"汉族以外的其他各族",而且对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也称之为"朝","这为当时编写中国通史开创了新体例"。从而使《白话本国史》明显区别于其他旧史,从观点到内容诸方面都有新意,<ref>是新史学思潮在中国通史撰述上的典型反映。</ref>
五四运动后,中国出现了科学的新史学。新史学十分强调方法论,要求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历史。吕思勉对这种新史学的发展趋势有着他自己的理解,认为"史学是说明社会之所以然的,即说明现在的社会为什么成为这个样子。……前人的记载,只是一大堆材料。我们必先知观察之法,然对于其事,乃觉有意义,所以各种社会科学,实在是史学的根基,而尤其是社会学。因为社会是整个的,所以分为各种社会科学,不过因一人的能力有限,分从各方面观察,并非其事各不相干,所以不可不有一个综合的观察。综合的观察就是社会学了。……历史的可贵,并不在于其记得许多事实,而在于其能据此事实,以说明社会进化的真相"。由于吕思勉的史学研究十分强调社会学的根基作用,所以他将历史研究的目光放眼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白话本国史》里,吕思勉比较全面地叙述了社会各方面的历史;以后他又以历史学的眼光撰写了关于社会历史的各种专著,足以证明社会学对他的历史研究影响深远。吕思勉的女儿吕翼仁就曾说过:"父亲是在广泛研究社会科学基础上治史的,以治史的人而论,眼光就比较宽。眼界宽,看事情容易融会贯通,以横的角度来说,就能着眼于事情的变化发展;从纵的角度来说,也有利于比较研究。父亲所以能在通史方面做出较大的贡献,说不定和他治学方法有关。父亲早年就认为历史的基础是社会科学,在研究历史之前,对各种社会科学应当多少懂一点。"吕思勉正是因为拥有了广泛的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才使他的著作眼界开阔,能紧紧地跟上时代的步伐。
<ref>{{cite news|url=http://www.npopss-cn.gov.cn/GB/219470/16241431.html|title=《吕思勉文集》}}中国政府网</ref>
===教育理念===
吕思勉对历史教育实质的认识更倾向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价值。他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受教育者"于今日社会,粗能了解,处世做人不至茫无把握",即学会"处世做人"。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提及他之所以致力于撰写中国通史,也是"希望读了的人,对于中国历史上重要文化现象,略有所知;因而略知现状的所以然,对于前途,可以预加推测;因而对于我们的行为,可以有所启示"。所以,学习历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知道应走的路、当尽的责任,都是面向生活的;其次才是知识层面的,若受教育者要从事学术研究,则可以有所依据,"使前人所得,有以裨益后人,而后人不必从头做起"。吕思勉对教育主体性价值的强调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ref>{{citenews|url=https://weixin.sogou.com/weixinquery=%E5%90%95%E6%80%9D%E5%8B%89&ie=utf8&type=2&sourceid=weixinvr|title=跟随吕思勉先生学习历史}}搜狗网</ref>
==个人著述==
[[File:吕思勉先生作品.jpg|缩略图|[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2870/20171123133418-1598373020_jpg_401_467_25379.jpg/30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269848&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2870%2F20171123133418-1598373020_jpg_401_467_25379.jpg%2F0&type=1 来自搜狗网图片]]]
吕思勉著述宏富,其中《白话本国史》强调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按照历史顺序,分别叙述每个王朝与周围少数民族的关系,为通史写作开辟了新路。《吕著中国通史》上册分门别类、系统论述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下册分章按历史顺序叙述政治历史变革,其中婚姻、族制、阶级、财产、衣食住行等题,都是过去史书缺乏系统记载的。他所著先秦、秦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四部断代史,共三百余万字。
|}
==人物评价==
[[File:吕思勉26.jpg|缩略图|[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33439/20171123133452-2008586307_jpg_298_334_13649.jpg/30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269848&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33439%2F20171123133452-2008586307_jpg_298_334_13649.jpg%2F0&type=1 来自搜狗网图片]]]
著名史学家严耕望: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后世纪念==
===吕思勉故居===
[[File:吕思勉25.jpg|缩略图|[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4084/20171123133539-650606618_jpg_396_506_26949.jpg/30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269848&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14084%2F20171123133539-650606618_jpg_396_506_26949.jpg%2F0&type=1 来自搜狗网图片]]]
吕思勉故居位于常州市十子街东侧,始建为硬山式结构的清代建筑,故居坐北朝南,共四进二十一间,第一进为门屋,第二进为大厅接翻轩,第三进为厅屋,第四进为二层小楼屋。每进中间设有天井、花台。建筑保持青砖粉墙、飞檐瓦当、木格花窗的古朴风格。故居原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为吕氏祖辈所建,建有东、西两宅,抗日战争期间,西宅被日机炸毁,现只保留下东宅。吕家世代读书仕宦,到吕思勉一代已历数百年。1987年吕思勉故居被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投资进行修复,1998年修缮竣工。
===吕思勉衣冠冢===
吕思勉衣冠冢位于常州市栖凤山国际人文陵园内。<ref>[{{cite news|url=https://baike.so.com/doc/1644397-1738180.html |title= 吕思勉]}}360搜索</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中国近代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