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0
次編輯
變更
李振九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 李振九(一八八九年</big>'''|- 一九六一年),河南洛阳人,名鼎岑,居室题名茫庐,墨宝行世,人称茫庐先生。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b24dcef3e862c7fe.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8918434&sid=9245171 来自 呢图网 先生出身书香世家,其父李仙航,系清同治年间 的 一位武庠生,笑习弓马健身,心仪古文书法。李振九幼承父教,天纵颖异,十五岁得中秀才,故有『癸卯秀才』之称,是洛阳最后的一位秀才。图片]</small>|-|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别名;振九
出生日期;1889年
逝世日期;1961年 作者;河南洛阳1961 |} '''李振九'''(一八八九年-一九六一年),[[河南洛阳人]],名鼎岑,居室题名茫庐,墨宝行世,人称茫庐先生。 先生出身书香世家,其父[[李仙航]],系清同治 年间的一位武庠生,笑习弓马健身,心仪古文书法。李振九幼承父教,天纵颖异,十五岁得中秀才,故有『癸卯秀才』之称,是洛阳最后的一位秀才。<ref>[http://lyrb.lyd.com.cn/html/2008-06/26/content_420803.htm 洛阳书法家李振九] , 洛阳日报 </ref>
先生身处时代变革的大潮之中,他远离红尘纷扰,闭门隐退;坦诚助人,谦恭自守。晚年鬻书糊口,家境虽然清贫,却迎来难得的平安。先生一生,献身书艺,墨池笔冢,晨昏不辍,终成雅俗共赏,誉满中原的书法大家。
我国书法艺术,是世界艺苑中独一无二的奇葩。汉字取法天地万物,『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汉字除了用于记载、占卜、交流外,象形会意,书画同源;点线笔势,结构章法,均成审美对象。笔落一『点』,或『雨滴』,或『露珠』,或『高峰坠石』,或『美玉伏案』,神韵意趣,联想无穷。『夫书,心画也。』摹写自然景物,笔性墨情,也最见书者性情。书法挥洒的生命旋律,表达了中国文人审美创造的智慧极致。清代书法理论家 [[ 刘熙载 ]] ,在他的《 [[ 艺概·书概 ]] 》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也。』书艺与学术、才华、志趣同步,书品与人品同位,人成方正,书成方正。纵观李振九先生的书体:清秀之骨,温润之容,安闲之态,飘逸之神,楚楚有君子之风,这正是先生淡泊揖让,自尊自律的人生实践的写照。
李振九 先生研习书法,自唐楷起步。唐楷章法整饬,顿挫有序,循规蹈矩,有庙堂气象,这正是科举应试的要求。隋唐以降,楷书盛行,承前,隶书不废;启后,推动了行楷草书的发生。在我国书法发展过程中,唐楷的地位十分重要。墨道之妙,尽在其中。李振九先生帖习欧、褚、颜、柳,奠定了方正典雅、华美堂皇的书风,风韵流动之美,飘然清风之上。民国初年,书界又兴临摹北魏碑刻之风。北魏贵族墓志,洛阳出土最多,近水桃花,先发一枝。李振九先生临碑殷勤,深得北魏法度谨严,骨力深隐,稳健秀雅的书风。书界历来有『北碑南帖』之说,北书雄健,万毫齐力,以骨胜;南书温雅,流美飘逸,以韵胜。有人以此尊碑抑帖,立论似有偏颇。北碑南帖,自有各自的骨力和风韵,毋分高下。当然,习帖日久,新意衰颓,借北魏碑刻,隶楷错变,无体不有的无穷笔意,消解晋草唐楷渐渐出现的柔弱之弊,推动书法艺术更上层楼,这才是趋新求变的正道。李振九先生的习帖临碑,心得诸家之长,体兼众妙,大海安波,书艺大进。
李振九先生诸体皆精。他的小篆,严谨工整,圆转流畅,轻盈灵秀,风韵潇洒。他的隶书,简捷端庄,笔势方折,风神逸宕,和畅严谨。他的楷书,稳健秀雅,清劲挺拔,明丽遒逸,仪态万方。他的行书,心手双畅,节奏分明,起伏从容,飘飘欲仙。他的草书,纵情挥洒,流丽奔放,穿云入雾,如有神助。李振九先生以行楷行草见长,一九三四年,先生四十五岁时,就因行书展出,风靡全省,为世人倾倒。我想借用唐人吕总的两句话:『华岳三峰,黄河一曲。』作为对先生高超的行书品位的定评。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是李振九先生书艺的顶峰时期,洛阳城内,大街小巷,出现了『无匾不李』的奇异景象。这是由于李振九先生的书法,达到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艺兼众美,雅俗共赏的境界。这就是书圣王羲之所倡导的『缀白雪于下里』,形态通俗,而神韵高雅,只有这样,方能进入艺术的化境。李振九先生的书法,师承缤纷:晋人风韵,唐人气度,六朝意趣,北宋骨力。但是,追根溯源,李振九先生的书法,分明继承了王羲之清劲典雅的风格,俯仰之变,波磔之美,这是典型的《兰亭》遗韵。遥想唐代洛阳书法大师,秘书郎杨风子,书工行草,世传墨宝《 [[ 韭花帖 ]] 》,字字隽丽,笔笔秀拔,深得《 [[ 兰亭 ]] 》风采。宋黄庭坚作诗赞曰:『世人尽学《 [[ 兰亭 ]] 》面,欲换风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乌丝栏,指有黑网格线的绢素或纸笺。《 [[ 霍小玉传 ]] 》云:『遂取绣囊出越姬乌丝栏素缣三尺以授生。生素多才,授笔成章。』『下笔便到乌丝栏』,系指才艺不凡,落笔锦绣是也。令人欣慰的是,在《 [[ 兰亭 ]] 》问世一千五百多年以后,洛阳又出现了一位书法大家,书学《 [[ 兰亭 ]] 》,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在李振九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际,书法之都洛阳,缅怀先贤,研究发扬李振九先生的书法艺术。先生幼女艾娴女士,自幼陪随书案侧旁,研墨牵纸,深受教益。艾娴继承父业,书画双雄,为洛阳女子书画院领军,业绩斐然。近年来,为收集整理父亲遗墨,废寝忘食,眷眷孝心,令人感佩。
之路。
第 二 一 个时期(19151889--19441915) , 从 出生到 河南省立洛阳第八中学毕业 到抗日战争洛阳沦陷 , 为求学时期。这一时期也 是李振九 执教、为官 书法起步开蒙的 时期。 民国4 光绪十五 年 秋(1915 1889 年己丑) 李振九 毕业 生 于河南 省立 洛阳 第八中学,因 。 其 学业优异 父李同舟 , 为人端谨朴厚。由教育会会长王法歧等人推荐 字仙航 , 留校任文书、教员。后任洛阳县县立第 是清同治时 一 小学校校长、洛阳县中区教育委员等职。任洛阳县中区教育委员期间彻底清理各乡学田 位武秀才 , 筹措教育资金。制定全区 年幼时因家贫辍 学 生统考制度 , 规范考试要求 后"习弓马 , 每年期中考试一次,从而评估各学校的教学质量 以武生列庠序" 。 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 李同舟虽然玩枪弄棒 , 习武 为 民国时期洛阳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民国18年(1929年) 洛阳县建立洛阳县立图书馆 乐 , 李振九被公推为洛阳县立图 长于古文 书 馆首任馆长 法 。 在担任馆长期间,李 他深知欲 振 九殚精竭虑 家声 , 苦心经营。一方面奔走号呼,为购进图 必须读 书 资料筹措资金 , 扩大图书馆规模 见长子聪敏 , 除了县立图书馆之外,还开辟了位于城东鼓楼 便将希望寄托在儿子身 上 的第二图书馆 , 大量购进图书 严加管教 , 使不少学子进馆借阅 悉心培育 。 同时 李振九 在县立图 幼年聪颖过人,承家学,5岁发蒙,初随启蒙塾师舅公陈翠甫读《[[三百千]]》、《圣谕广训》。12岁入周南 书 馆内设立洛阳近代历史上第一个 院,继而习《[[四 书 画艺术团体--洛阳县图书馆书画研究室 五经]]》、《[[小学]]》、《[[说苑]]》等 , 开展文化艺术事业。对民国时期洛阳 课余兼习 书法 、绘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民国21 光绪二十九 年(1932 1903 年癸卯) 1月30日。国民政府迁洛阳 李振九由多名廪生具保 , 以 向 洛阳 为行都。一时各界 县署礼房报 名 流云集洛阳 , 行政院驻 参加 洛阳县 图书馆。同年春 县试,终于不负厚望 , 洛阳县实行参议制度 经正场、招覆、再覆、连覆 , 当时洛阳县参议会共有29 考取功 名 参议员 , 以文生列庠序。 李振九 名列其中 少年得志,15岁进学,因此在晚清民国之间有"癸卯秀才"之称 。 民国23 由于光绪三十 年(1934 1904 年甲辰),河南 省在开封 府(治洛阳)知府刘更寿,废科 举 ,创 办"现代书画展览" 河南府中学堂 , 洛阳林东郊、 因此 李振九 和李馨佛三人作品入选 也被称为"洛阳最后一名秀才" 。 李振九入选作品共计9件,计有挑山一幅 河南府中学堂后更名为河南府官立中学校 、 对联两副 河南省立洛阳中学校 、 横批两幅和条屏四幅,是该展入选作品最多的人。被当时的 河南 书界誉为"李旋风",风靡全 省 ,在全国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同年林散之只身远游,途径 立 洛阳 ,拜访李振九,并同游龙门 第八中学等 。 民国27年(1936年)前 辛亥革命 后 , 李振九 先后出游苏州、上海、西安等地,交往名流,切磋 入河南省立洛阳第八中学读 书 艺。民国33年(1944年)4月 , 日寇发动了豫湘桂战役,洛阳沦陷。李振九举家迁往西北乡宋梁村避难 毕业后留校任教 。
第二个时期(1915--1944)从河南省立洛阳第八中学毕业到抗日战争洛阳沦陷,是李振九执教、为官时期。民国4年秋(1915年) 李振九毕业于河南省立洛阳第八中学,因其学业优异,为人端谨朴厚。由教育会会长[[王法歧]]等人推荐,留校任文书、教员。后任洛阳县县立第一小学校校长、洛阳县中区教育委员等职。任洛阳县中区教育委员期间彻底清理各乡学田,筹措教育资金。制定全区学生统考制度,规范考试要求,每年期中考试一次,从而评估各学校的教学质量。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为民国时期洛阳基础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民国18年(1929年) 洛阳县建立洛阳县立图书馆,李振九被公推为洛阳县立图书馆首任馆长。在担任馆长期间,李振九殚精竭虑,苦心经营。一方面奔走号呼,为购进图书资料筹措资金,扩大图书馆规模,除了县立图书馆之外,还开辟了位于城东鼓楼上的第二图书馆,大量购进图书,使不少学子进馆借阅。同时李振九在县立图书馆内设立洛阳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书画艺术团体--洛阳县图书馆书画研究室,开展文化艺术事业。对民国时期洛阳书法、绘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民国21年(1932年) 1月30日。国民政府迁洛阳,以洛阳为行都。一时各界名流云集洛阳,行政院驻洛阳县图书馆。同年春,洛阳县实行参议制度,当时洛阳县参议会共有29名参议员,李振九名列其中。民国23年(1934年),河南省在开封举办"现代书画展览",洛阳林东郊、李振九和李馨佛三人作品入选。李振九入选作品共计9件,计有挑山一幅、对联两副、横批两幅和条屏四幅,是该展入选作品最多的人。被当时的河南书界誉为"[[李旋风]]",风靡全省,在全国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同年林散之只身远游,途径洛阳,拜访李振九,并同游龙门。民国27年(1936年)前后,李振九先后出游苏州、上海、西安等地,交往名流,切磋书艺。民国33年(1944年)4月,日寇发动了豫湘桂战役,洛阳沦陷。李振九举家迁往西北乡宋梁村避难。 第三个时期(1945--1961)治学、鬻书时期。抗战胜利之后,深恶国民党腐败统治的李振九拒绝了担任县临时参议会议员的邀请,闭门在家,精研易经,以卖字为业。民国37年(1948年)李振九的三子 [[ 李叔焕 ]] 、次女 [[ 李淑娴 ]] 相继早逝。遭受晚年丧子的不幸,使其极尽忧伤。洛阳解放以后李振九受邀担任洛阳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1950年2月洛阳开展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运动。李振九投身运动,不仅积极宣传,还将自己卖字一个月的收入全部捐献,被一时传为佳话。1955年9月,李振九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洛阳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958年秋,李振九因脑梗塞导致右体偏瘫,虽力图左笔,但已难作榜书鬻字,生活日益窘迫。1961年5月,旧病复发,李振九病逝,享年72岁。 ==李振九的书法艺术==
对书法艺术的研究,李振九可谓穷其心手,研之弥深。他认为:写一件书法,就象备一桌酒宴请客,菜肴要表现出色香味来,必须厨艺高超。要让客人品出味来,不仅仅果腹了事,还要让他感到是一种艺术享受。因此厨师修养越全面、越高雅,反映在桌面上的东西,其艺术格调必然是其人的真实面目。李振九正是用一生的时间实践了他的这一书学主张。他精研书法,潜心揣摩碑帖和名家手迹。他博采众长,涉猎广泛,将绘画、诗词、戏曲、甚至易学融入到自己的书法创作中。由于李振九在当时的洛阳社会地位比较高,河南乃至国内的许多知名书家、学者、画家、伶人经常光临李家,宾朋满座,染翰操觞,给他以广泛学习、观摩、交流的机会。尤其是民国23年(1934年),在 "河南省现代书画展览"上李振九名声大噪,风靡全省。因此李振九不断受邀为人书写招牌,匾额以及楹联、条幅等。甚至到20世纪40年代,洛阳城内的店招、匾牌,几乎达到"无匾不李"的程度。一时间李振九与洛阳籍前清翰林林东郊比肩齐名,成为豫西一带的书坛名家。李振九书法的发展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唐碑为主兼及"二王"的学书阶段
李振九年少时书法受业于他的启蒙塾师舅公 [[ 陈翠甫 ]] 。这一时期李振九学书是以求取功名为目的的,在科举制度中,铨选人才要求写字"楷书遒美,顿挫有序,结构匀称,章法整饬严谨,确有庙堂之气",从一个侧面树立了后世学习书法的法则和规矩。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柳公权、颜真卿等代表书家,引导了百万后学。钱泳《 [[ 书学 ]] 》称:"碑版之书必学唐人,如欧褚颜柳诸家俱是碑版正宗。"这种思想在清代尤其是清末的洛阳占据主导地位,李振九的学书之路也是从唐楷开始的,他以欧体为基础又旁及颜、柳、虞、褚、徐,涉猎汉、宋,出入明清。他初临欧阳询的《 [[ 九成宫醴泉铭 ]] 》、《 [[ 虞恭公碑 ]] 》、《 [[ 黄甫诞碑 ]] 》。欧阳询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由于欧字有戈戟森列之险劲、演化精妙的秀骨清相,北派书风遗意犹存,因而欧体楷书是字体变化和发展到定型而完美阶段的一个艺术典范,是学习书法的最理想的范本。李振九在临习欧字方面下了很深的功夫,临写得惟妙惟肖,可算得上深得欧体三味。虞世南的字用笔圆润,外柔内刚,结构疏朗,气韵秀健。褚遂良书法"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徐浩书风"字体圆劲肥厚,笔势沉着雄浑"。这些能够弥补欧阳询的险绝劲峭,李振九将虞世南的《 [[ 孔子庙堂碑 ]] 》、褚遂良的《 [[ 孟法师碑 ]] 》和徐浩的《 [[ 朱巨川告身 ]] 》笔法运用到欧字的临摹中,形成了自己较为独特的欧体风格。这一时期李振九的代表作有《 [[ 武庠生李君仙航家传 ]] 》,此作以欧体为主,显然得力于《 [[ 九成宫醴泉铭 ]] 》、《 [[ 皇甫诞碑 ]] 》,并旁及《 [[ 黄庭经 ]] 》、《 [[ 乐毅论 ]] 》等,字写得精到峭拔,中法中矩。只是笔画偏开方、瘦,有黄自元的风骨,但较黄灵动。虽然严守前贤法度质朴端谨却又以博采众长而独具风韵。
王羲之以流美遒劲的书法艺术开一代风气,自南朝宋虞稣《 [[ 论书表 ]] 》将羲、献父子并称"二王"以来,"二王"几乎成了中国书法的代名词。"二王"书风几乎成了中国书法发展的一根主线。李振九在学书阶段也没有忽视对"二王"的临习。他初学行书临习的就是《集王羲之大唐三藏圣教序》、《兴复寺碑》、以及和他风格接近的《 [[ 云麾将军 ]] 》、王铎的《 [[ 拟山园帖 ]] 》。他把《 [[ 集王羲之大唐三藏圣教序 ]] 》临摹了多少遍,连他自己也难于计数。这一时期李振九的代表作有《 [[ 心经 ]] 》,从这幅作品来看,他是本着"察精拟似"要求自己的。已经纯熟的掌握了《 [[ 圣教序 ]] 》的笔法、结构和神韵。
碑帖并重的发展阶段
清末碑派在书坛占据了主流地位,康有为说"十室之社,三尺之童,莫不口北碑写北碑",虽然有些夸张,但也确实能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碑学的推崇。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三十余岁后,李振九开始将精力放在了北碑的临写和研究上,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有着独特的书法资源,北有邙岭不计其数的历代碑志,南有伊阙浩若繁星的造像铭记。因此李振九不但能够广收碑帖拓片,过眼历代碑版八百余种,而且还能以此广交书界名流。这一时期李振九先后出游苏州、上海、西安等地,切磋书艺,同时不少各地的书友到洛阳访古,也使他有了许多与外界沟通的机会,接受了一些当时较为新鲜的书学思想,这一点对于当时交通闭塞的豫西府城洛阳,是非常难得的。这一时期李振九将绝大多数时间用在了北碑书法临摹和创作上。书法风格有了一定的丰富和变化。
这一时期李振九对魏碑的临习也下了很大功夫,他见康有为、赵之谦、于右任等碑学大师的字沉雄博大,拙内蕴巧,心向往之,就大胆地学起魏碑来。在洛阳学习魏碑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他除临写龙门造像外,又大量写了魏碑墓志。如今留下了的作品如《 [[ 临元显墓志 ]] 》以及千唐志斋榜书大字《凤舞》、《槛前阁外》对联等,深得碑学三味。除此之外赵之谦书法对李振九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0年代李振九先后出游苏州、上海等地,得见不少赵之谦的书法墨迹,赵之谦将篆隶北碑和帖中的楷、行、草合而为一,自立新面。用笔劲健峭拔,结体整饬严密。是把碑帖结合最为成功的一位大家,这都对李振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赵之谦喜用侧锋和偏锋,时露妍丽之态,使李振九以中锋、藏锋为主的用笔得到了很大的丰富。此外李振九对汉隶碑志也临写颇丰。临孔庙三碑《 [[ 孔庙碑 ]] 》、《 [[ 礼器碑 ]] 》、《 [[ 史晨前后碑 ]] 》是隶书正轨,法度谨严;《 [[ 华山庙碑 ]] 》、《 [[ 刘熊碑 ]] 》、《 [[ 武蓉碑 ]] 》茂密清雅,浑厚坚挺;《 [[ 乙瑛碑 ]] 》、《 [[ 曹全碑 ]] 》秀丽工整,圆静多姿等等,尤以《 [[ 史晨前后碑 ]] 》为最。这一时期李振九的隶书作品也以意临为主,以《史晨前后碑》为主,内掺《孔庙碑》。劲遒秀峻,隽永安逸,颇具金石意趣。
清代碑学的兴起,本是为了反对陈陈相因的"阁帖"和日渐萎靡的书风,后代书家不断吸取碑学营养,但也是在一定帖学基础上的吸收发展。有成就的碑学书家大多得益于"二王"帖学的营养。就书法审美和书法创造而言,碑学和以"二王"为代表的帖学并不是截然对立的。李振九在这一时期坚持以"碑帖结合"的创作取向,以帖学补学碑之不足,因此"二王"在李振九书法面貌中的地位并未因学习北碑而受到影响,从他40岁前后所书《 [[ 行草深院曲栏联 ]] 》看,碑帖融合是其这一时期显著的特点。
秀润妍妙的成熟阶段
李振九终生,以行草见长。他的行草,师法"二王"。王羲之的书法达到了"会古通今"、"情深调合"的境地:"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也正是因为他能"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所以书法才达化境。在大风格下,他又能据心情的不同而写出各不相同的佳作,这也正是历代书家孜孜以求的。王献之书法挺然秀出,情驰神怡,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花开,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二王"把脱离了古法的真行草高度艺术化,并融入了士大夫阶层追求秀丽飘逸,流美自然的审美趣味,引起了历代一般知识阶层的心理共鸣,因此"二王书法"的影响是既广博且深邃的。作为传统知识分子,李振九对"二王"的学习,可谓终其一生。无论是在少年苦研欧阳率更,兼习颜、柳、虞、褚诸家的时候,还是在中年力攻北碑,追慕康有为、赵之谦、于右任的时期,李振九都没有放弃对"二王"的研习。
李振九的榜书,基本是欧、赵结合,兼有他家,可谓独树一帜。清末民国时期的洛阳,仅是一个经济文化均不发达的府城,洛阳城内大多是以手工业为主的小商铺、小字号,加之当时洛阳市民中能够对北碑书风了解和欣赏的人并不多,李振九的字越写的轨正秀媚,则越得到时人的赞赏,因此晚年靠鬻书为生的李振九为迎合当事人们的审美需要,开始辍止学写魏碑而改写起赵子昂的赵字来了。在当时的洛阳流行着一句民谚:"要想俏,欧见赵。"李振九在学书时期对欧阳询下过很深的功夫,后来又发现赵孟頫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在继承晋唐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变古为今,其用笔不含浑,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可识性非常高,适合用做牌匾招识。赵书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引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尤其作成大字非常美观。赵体书法点画需圆润华滋,结构布白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点安稳。笔圆架方,流动带行。这种风格的字在上匾时便于奏刀,且在刻出来后最能够保持原书的风貌。李振九以欧为主打下了写字的扎实基础,因而融汇赵字收效较快。他致力于将 [[ 赵孟頫 ]] 的《 [[ 寿春堂记 ]] 》、《 [[ 胆巴碑 ]] 》与 [[ 欧阳询 ]] 的《 [[ 九成宫醴泉铭 ]] 》结合。落墨凝练,气韵生动,颇具书卷之气。因此李振九榜书融汇欧、赵,刻出的匾额挂起来,笔画圆润华滋、沉雄秀健,结体方正谨严、宽绰秀美。现在洛阳市内仅存的大字的大字匾额"洛阳市体育运动场"和"洛阳市卫生防疫站"以及洛阳市民俗博物馆藏匾"衣钵真传"、"女宗佛相"尚可清晰地看出其欧字的骨架和赵字的用笔。 书法艺术的最高级境界应该把书法与书法家的人生合而为一,李振九正是用了一生的时间在感悟书法。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线为生命之本的。古人曾说"学书贵能通变",运笔中掌握提按、顿挫、徐疾,使线条呈现变化,可以达到"轻如蝉翼""重若崩云"之感,从而突出表现线条的和谐美。作为传统文人,李振九为人谦和,处事平和。对《[[易经]]》的研究使其对"通变观念"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对有法、无法的辩证把握,对趣味、技法、修养的推崇,建立起"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精神。使书法在这种哲学精神的影响下,点线画形才成为了富于神韵的、能够抒发性灵、畅神达意、飘逸洒脱书法艺术,体现了线条的和谐之美。李振九先生在书法研究方面穷其一生,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众多作品,同时也以他自己所走的学书道路,为后学揭示了书法发展的规律和学习门径。所以研究,整理李振九的书法作品是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