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二律背反

增加 3,766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二律背反'''<br><img src="https://img.doc.wendoc.com/pic/c7cb11…”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二律背反'''<br><img src="https://img.doc.wendoc.com/pic/c7cb112d761f63fb662909a9/1-810-jpg_6-1080-0-0-1080.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doc.wendoc.com/bc7cb112d761f63fb662909a9.html 圖片來自文档下载]</small>
|}'''二律背反'''(antinomies)是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哲学基本概念。它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由于人类[[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体,误把宇宙理念当作[[认识对象]],用说明现象的东西去说明它,这就必然产生二律背反,而实践则可以让主观体现客观,论证[[相对性]]与[[绝对性]]统一的真理。
==概念==
二律背反,原出希腊文ANTINOMI,指规律中的矛盾,在相互联系的两种力量的运动规律之间存在的相互排斥现象。自然界存在的两种[[运动力量]]之间呈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相背相反的作用。

在康德的哲学概念中,二律背反指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理论或学说虽然各自成立,但是却相互矛盾的现象,又译作二律背驰,相互冲突或自相矛盾。

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的发现,在康德哲学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康德深入到了对理性的批判,不仅发现了以往形而上学陷入困境的根源,而且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康德将二律背反看作是源于人类理性追求无条件的东西的自然倾向,因而是不可避免的,他的解决办法是把无条件者不看作认识的对象而视之为道德信仰的目标。虽然他对二律背反的理解主要是消极的,亦揭示了理性的内在矛盾的必然性,从而对黑格尔的辩证法产生了深刻影响。

来源:康德在一定程度上仿照了芝诺的论证方法,用“二律背反”的方式证明时空的非现实性。
==问题==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理性在[[宇宙论]]问题上的四组二律背反:
===【静态】===
===①第1组二律背反(关于时间与空间)===
● 正题: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有限的。

● 反题: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无限的。
===②第2组二律背反(关于[[基本粒子]])===
● 正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单一的[[不可分]]的部分构成的。

● 反题:世界上没有单一的东西,一切都是复杂的和可分的。
===【动态】===
===③第3组二律背反(关于自由意志)===
● 正题:世界上存在自由。

● 反题:世界上不存在自由,一切都是必然的。
===④第4组二律背反(关于宇宙的成因)===
● 正题:世界有始因。

● 反题:世界无始因。

康德强调,这四组二律背反不是任意捏造的,它建筑在人类理性的本性上,是不可避免的。康德由此看到了理性认识的辩证性,看到了哲学史上各对立派别主张的冲突,指出独断认识的片面性,为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康德还指出二律背反的揭露 ,它是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人决不可能超越现象去认识物体,而[[实践理性]]的特性可化解此矛盾。在道德领域里,道德的普遍法则不可避免地要进入感性经验,否则就没有客观[[有效性]],于是在人的身上必然发生幸福和德行的二律背反,二者只有在“至善”中得到解决。在美学领域里,康德提出兴趣和概念的二律背反,目的在于揭露经验派和唯理派的观点在美学上的片面性。
==参考文献==
13,77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