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解缙斗权贵的故事

增加 5,184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B3DDF4" align= center| '''<big>解缙</big>''' |- |<center><img src=https://p6.itc.cn/images01/20230207/…”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B3DDF4" align= center| '''<big>解缙</big>'''
|-
|<center><img src=https://p6.itc.cn/images01/20230207/b20031393de949ecb559e66b776c5e7a.jpeg width="285"></center>
<small>[https://p6.itc.cn/images01/20230207/b20031393de949ecb559e66b776c5e7a.jpeg 来自网络的图片]</small>
|-
| align= light|
|}
'''解缙斗权贵的故事'''[[毛泽东]]曾引用过这样一副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副对联是用来讥讽那些徒有虚名而并无实学的人。对联的作者,是明代文学家解缙(公元1369—1415年)。他出生在江西吉水,自幼家境贫寒,一家人省吃俭用,才得以勉强供解缙上学。解缙聪明好学,作对联十分拿手。<ref>[https://www.gugong.net/wenhua/13477.html 解缙斗权贵的故事 故宫历史网] </ref>

少年时,他家对面住着一个专门欺压百姓的乡绅。一年腊月三十,乡绅家里张灯结彩,准备欢度除夕,富丽的宅院里头还有茂密的修竹掩映其间;相比之下,解缙家里却缺衣少食,显得格外冷清。解缙想,穷人也有穷人的过法,不必一味羡慕别人。因此写了副春联贴上:

门外千杆竹;

家内万卷书。

这副对联字句工整,笔力遒劲,引起了全村读书人的注意。乡绅知道后大为恼火,凭什么自家的竹林却给别人装了门面,就吩咐家人把竹子砍了个精光,之后便心满意足地说:

“看这穷小子还有什么‘门外千杆竹’!”

乡绅如此可恶,激起了解缙的报复之心,就立即拿来笔砚,在春联末尾分别添上一个字,春联就变成:

门外千杆竹短;

家内万卷书长。

这么一来,乡绅更气得七窍冒烟,盛怒之下,命家人把竹子连根刨掉。他自忖道:叫你添什么短长。

解缙见状自觉好笑,又在春联底下各添一字,春联变成:

门外千杆竹短命;

家内万卷书长存。

解缙的这副红春联得到了村里人的一致称赞。乡绅这才心痛自己白白毁了一片竹林,气得卧床了好几天。

解缙少年能诗善文,聪慧无比,名声日涨。后来曹尚书也听说了这事,他心想:区区一个毛头小子,如何传得如此神通,准是乡下人少见多怪。我得亲自考察一下。于是他就派人把解缙叫来。

解缙从容地走上大厅,面无惧色。曹尚书想当着满堂官宦的面,煞煞解缙的威风,也想趁此机会显示一下自己的博学,就对解缙说:“你不是擅长对对子吗?我出上句,你对下句。答非所对,算输;间有停歇,算输。”解缙还来不及答应,他便抢先念道:

小犊无知嫌路窄;

[[解缙]]听出对联别有含义,就挺了挺胸脯,毫不示弱地答道:

大鹏有志恨天低。

曹尚书手指堂前狮子:

石狮子头顶焚香炉,几时得了?

解缙随附:

泥判官手拿生死簿,何日勾销!

曹尚书抬手指天: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能下?

解缙轻挥手指:

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可弹!

至此,曹尚书事处心积虑想好的这几道难题,一个也没难住解缙,他心里暗暗着急。突然他想到可以利用解缙的“短处”替自己解围。他知道解缙的父母是卖烧饼、推豆腐磨子的“贱民”,就得意地问道:“你父母是做什么的?”无疑,如果解缙如实回答,必然会引起满堂官宦的耻笑;如果不据实回答,便是欺忘。无论那一种答案都不合适,曹尚书料定解缙受辱告败。

谁知解缙毫不迟疑,从容笑道:

严父肩挑日月前街卖,慈母手推磨盘转乾坤。

曹尚书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鄙夷地打量着解缙身上的粗布绿袄,恶意戏弄道:

出水蛤蟆穿绿袄;

说完他得意地哈哈大笑,在座官员也跟着哄笑以示讨好。

解缙镇定自若,他双眼斜视曹尚书身上的大红袍,待众人安静下来后,从容答道:

落汤[[螃蟹]]着红袍!

此言一出,曹尚书顿觉老脸无光,其他官员也大惊失色。这时,一个善于溜须拍马的官员忙上前替曹尚书帮腔,出联羞辱解缙:

两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解缙反应极快: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牲]]怎能出蹄(题)!

这官员面红耳赤,狼狈不堪;其它官员瞠目结舌,噤若寒蝉。曹尚书的诡计落空了,不但不能显示自己的才学,反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了面子。虽恼羞成怒,也无可奈何,只得拂袖退堂。从此,解缙更是声名远播了。

解缙刚正不阿,当官后仍常用诗文嘲弄[[贪官污吏]],当时的权臣对他又恨又怕。后来奸人给他安了个“犯上”的罪名,解缙最后冤死狱中。但是他的许多诗文、联语,至今仍深得百姓的喜爱。<ref>[https://history.sohu.com/a/638240187_121142141  明朝大才子解缙的趣味打油诗:智对难题,讽刺权贵,让朱元璋佩服 搜狐网]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43,4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