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942
次編輯
變更
冰坝
,创建页面,内容为“ '''冰坝'''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汉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展台上一颗无可取代、熠熠闪光的明珠<ref>[https://www.sohu.c…”
'''冰坝'''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汉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展台上一颗无可取代、熠熠闪光的明珠<ref>[https://www.sohu.com/a/316633117_161835 中国汉字: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搜狐,2019-05-26</ref>。汉字之美,美在庄重典雅,形神兼具。她承载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厚重[[历史]]与灿烂文化<ref>[https://www.sohu.com/na/409127320_120712932 汉字演变简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汉字字形看五千年社会变迁],搜狐,2020-07-22</ref>。她的美,是无与伦比的。
==名词解释==
河流解冻时,由上游流下的大量冰块受阻,形成的冰块堆积体,阻塞住整个河流断面,像一座用冰块堆成的堤坝。
冰坝严重堵塞河道,使上游水位壅高,造成上游城镇及工矿区受淹,或抬高水电站尾水位,减少发电量。当冰坝承受不住上游河段的冰和水压力时即自然溃决,大量流冰突然下泄,撞击沿河两岸[[建筑]]物,会造成较大损失。冰坝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仅几天。
形成条件
动力条件
解冻开河时上游来水量增加,或封冻时河槽蓄水量大,在解冻时下泄并逐段累积,是形成冰坝的必要条件。
河道形态
游荡性河道及河槽宽、窄、深、浅变化大的河道易形成冰坝。
河流流向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动的河流(段),由于上游气温高于下游,上游先于下游开河,则大量冰块受阻于下游冰盖前而形成冰坝。如黄河内[[蒙古]]河段和山东利津河段,以及[[东北]]的黑龙江上游和松花江下游。
防止措施
可概括为3类
利用上游水库调节流量
下游河道封冻前加大泄流量形成较高的冰盖,增加冰盖下过水面积;解冻时减少下泄流量或适时分水,是防止形成冰坝的有效措施。
破冰
一旦冰坝形成,可采用爆破、飞机轰炸、炮轰、破冰船撞击等破冰方法,或撒土融冰。
冰情预报
掌握冰情变化,可及早采取措施,防止形成冰塞、冰坝等。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