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司马丕

增加 5,86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司马丕
|圖片 = [[File:01300000014811121265234367415.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image.so.com/view?q=%E5%8F%B8%E9%A9%AC%E4%B8%95&src=tab_www&correct=%E5%8F%B8%E9%A9%AC%E4%B8%95&ancestor=list&cmsid=0124c1c8f54d19640c7d0473b2118366&cmran=0&cmras=0&cn=0&gn=0&kn=0&fsn=60#id=13ada242c2834dd5742e4b1569228f96&currsn=0&ps=58&pc=58 原图链接][http://tupian.baike.com/a0_58_23_01300000014811121265234367415_jpg.html 图片来源于互动百科网]]]
|圖片尺寸 =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341年
| 國籍     = 中國晋朝
| 别名     = 晋哀帝、琅琊王
| 職業     = 皇帝
| 知名原因 = 东晋的第六位皇帝
| 知名作品 = 《中书帖》
}}
'''司马丕'''(341年—365年),即晋哀帝(361年—365年在位),字千龄,晋成帝[[司马衍]]长子,晋康帝[[司马岳]]之侄,晋穆帝[[司马聃]]的堂兄弟、母周贵人。[[东晋]]的第六位皇帝。
咸康八年(342年),司马丕受封琅邪王。升平五年(361年),晋穆帝去世,皇太后令司马丕登基,改元隆和。兴宁二年(364年),司马丕断谷、饵药以求长生,结果中毒,[[崇德太后]]临朝摄政。 兴宁三年(365年),晋哀帝在太极殿西堂去世,时年二十五岁,谥号哀皇帝,葬于[[安平陵]]。
'''司马丕'''(341年—365年),即晋哀帝(361年—365年在位),字千龄,晋成帝司马衍长子,晋康帝司马岳之侄,晋穆帝司马聃的堂兄弟、母周贵人。东晋的第六位皇帝。咸康八年(342年),司马丕受封琅邪王。升平五年(361年),晋穆帝去世,皇太后令司马丕登基,改元隆和。兴宁二年(364年),司马丕断谷、饵药以求长生,结果中毒,崇德太后临朝摄政。 [1] 兴宁三年(365年),晋哀帝在太极殿西堂去世,时年二十五岁,谥号哀皇帝,葬于安平陵。司马丕在位时期,军阀斗争激烈,桓温当国,几次北伐,国家战乱不断,东晋已走向衰败, [[ 慕容 ]] 部猖獗和东晋发生多次战争均以东晋败退而终。司马丕还是一位书法家,代表作品有《中书帖》等。 [2] 本 名 司马丕 别 称 晋哀帝、琅琊王 字 号 字千龄 所处时代东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 建康(今江苏南京) 出生时间 341年 去世时间 365年 主要作品 《中书帖》 主要成就庚戌土断等 在位时间 361年—365年 谥 号 哀皇帝 年 号 隆和、兴宁 陵 墓 安平陵
=='''基本信息'''=={| class="wikitable"|-| 本名 || 司马丕 || 去世时间 || 365年|-| 别称 || 晋哀帝、琅琊王 || 主要作品 ||《中书帖》|-| 字号|| 字千龄 || 主要成就 || [[Category: 庚戌土断]]等|-| 所处时代 ||东晋 || 在位时间 || 361年-365年|-| 民族族群 || 汉族 || 谥号 ||哀皇帝|-| 出生地 ||[[建康]](今江苏南京) || 年号|| 隆和、兴宁|-| 出生时间 ||341年 || 陵墓 || 安平陵|} =='''生平经历'''=====早年经历=== 晋哀帝司马丕生于咸康七年(341年)。咸康八年(342年),受封为琅邪王。同年,[[晋成帝]]去世,本应司马丕登基,但[[中书令]][[庾冰]]因害怕其登基后失去权势遂以司马丕年幼为理由反对,于是司马丕叔父[[晋康帝]]登基,改元建元。 永和元年(345年),拜散骑常侍。永和十二年(356年),加 国古代 军将军。升平三年(359年),任[[骠骑将军]]。 ===登基为帝===升平五年(361年)五月,[[晋穆帝]]去世,皇太后[[褚蒜子]]下令说[[司马丕]]本来早就该登基为帝,他是皇室正统,如今没有 比他更适合当皇帝。于是司马丕登基。 五月,司马丕登基后大赦天下,同时封弟弟[[司马奕]]为琅琊王。 同年七月,将晋穆帝安葬在永平陵;九月,立妃子王穆之为皇后。 十一月,司马丕下诏让晋穆帝、晋康帝过继给晋显宗[[司马衍]]。 隆和元年(362年)正月,前燕将领吕护、傅末波攻陷小垒,兵临[[洛阳]]。 正月十三日,推尊生母亲周氏为皇太妃,进升琅邪王[[Category: 司马奕]]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 四月,吕护再次侵犯洛阳。五月,司马丕派北 国古代 郎将[[庾希]]、竟陵太守邓遐率领水军救援洛阳。七月,吕护 退守小平津。 十二月初一日,出现日食,司马丕下诏表示要减轻严峻繁琐的赋税,周详地商议法令,全部遵循减损之要。 兴宁元年(363年)正月,改元兴宁。同年二月,大赦天下。三月,司马丕生母皇太妃周氏去世于琅邪府,皇帝奔丧,诏令司徒、会稽王昱总管内外众务,同月将其下葬。后司马丕因为喜得一子而大赦天下。 同月,司马丕亲自下田劳动以发展农业。 兴宁二年(364年)三月八日,因为司马丕一向喜欢长生不老之术,按照[[道士]]传授的长生法,断谷、服丹药,侍中高崧谏曰:"这不是好事情啊,陛下不应如此。"哀帝不听,结果服药后药性大发而不能听政,于是崇德太后褚蒜子摄 。 司马丕先任命[[桓温]]扬州[[刺史]],后又派 让其入朝为[[宰相]],结果桓温不同意。兴宁二年(364年)七月,司马丕下圣旨让桓温入朝,但八月,桓温到了赭圻后就筑城居住在那里,桓温的权势和野心暴露。 ====中毒逝世===兴宁三年(365年)正月一日,皇后王穆之去世。 同月,司马丕在西堂去世,时年二十五岁。葬在[[安平陵]]。司马丕死后谥号为哀,和王皇后并葬于安平陵。 晋哀帝司马丕没有后嗣,皇太后下达诏令,让琅邪王司马奕继承帝位。 =='''为政举措'''=====庚戌土断===司马丕在位期间实行土断后,又在兴宁二年(364年)三月一日再次推行,史称"[[庚戌土断]]"或"[[庚戌制]]"。 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这一政策有利于行政统一和节省开支。时哀帝下令各地检阅户口把800寓户口编入所在[[郡县]],严行法禁,因364年3月1日是庚戌日,故此制亦称"庚戌制"。此制颁行后,彭城王司马玄隐匿5户,被查出后收付廷尉。在当时收效较大,但桓温死后,此法亦止。 ===关注民生===隆和元年(362年),司马丕登基不久,下诏减轻田税,一亩只收二升。 同年八月,司马丕令袁真运送五万斛米到洛阳,同年冬十月,赏赐大米给贫穷的人,每人五斛。 =='''历史评价'''==褚蒜子:琅邪王丕,中兴正统,明德懋亲。 《晋书》:哀皇宽惠,可以为君,而鸿祀禳天,用尘其德。 =='''书法成就'''== 司马丕的书法很好,晋朝偏安一隅,多文墨之气,司马丕也有书法作品。《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其中就收录了哀帝司马丕的书法真迹《中书贴》, 于2003年上海博物馆斥资450万美元从美国著名古董收藏家安思远处购回。 =='''家庭成员'''== 父亲:晋成帝司马衍。 母 亲:周贵人,晋成帝妃嫔,后因哀帝即位为皇帝,尊为皇太妃。 弟弟:晋废帝司马奕。 皇后:王穆之,太原晋阳人,王蒙之女,母为安国乡君爰氏。哀帝为琅邪王时,迎娶为王妃,即位后立为皇后,兴宁二年(364年)崩。 皇太妃:名不详,兴宁元年(363年)三月崩于琅邪王府第。 皇子,名不详,生于兴宁元年(363年)。 由于《后妃传》称王皇后无子,此子应为嫔妃所生。又,哀帝死后并无皇子可继位,亦无其皇子的传记,此子应在哀帝死前便已夭折。 =='''史籍记载'''==《晋书·卷八·帝纪第八》 《资治通鉴·晋纪》 =='''陵墓遗址'''==晋哀帝司马丕的陵墓为安平陵,位于今江苏省江宁县鸡笼山之南,不起坟。《元和志·卷二十五·上元县》:哀帝丕安平陵"在县北六里鸡笼山南"。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