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36
次編輯
變更
上地幔
,無編輯摘要
<small>[https://www.sohu.com/a/338461614_286128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上地幔'''是 [[ 地幔 ]] 的一部分, 即B 即[[B 层]( [[ 莫霍面 ]] ~400千米) 和C 和[[C 层]](400~670千米),曾称 [[ 榴辉岩圈 ]] 。
==基本介绍==
upper mantle;outer mantle
物质成分除硅、氧外,铁、镁显著增加,铝退居次位,由类似 [[ 橄榄岩 ]] 的 [[ 超基性岩 ]] 组成,平均密度3.8克/厘米^3,压力约1.2~1.35GPa,温度为400~3000℃,物质状态属固态 [[ 结晶质 ]] ,但具较大的塑性;地震波的P波速度约为8.10千米/秒,S波速度约为4.7千米/秒。
==物质成分==
整个 [[ 地幔 ]] 物质成分,一般认为与球粒陨石相近,即以铁、镁、 [[ 硅酸盐 ]] 为主。据高温高压实验资料推断,上地幔B层以橄榄石结构的铁镁硅酸盐为主,硅氧四面体以孤岛状分布在金属离子间,也称岛状硅酸盐。至C层,铁镁硅酸盐变成以尖晶石结构为特征。在670千米以下,则以钙钛矿结构铁镁硅酸盐为特征。在地幔硅酸盐晶格间或缝隙中,可能含有少量流体(即含有氮、 [[ 卤素 ]] 、 [[ 碱金属 ]] 、碳、氧、氦、硫的化合物),有人称为幔汁,引起地幔热对流,使地幔内部温度变化较小,平均每向下1千米,温度仅增加1℃左右。
==相关资料==
根据 [[ 地球物理 ]] 和地质学研究结果发现在上地幔上部深度约60~250千米范围内,存在一不连续低速带,地震波速(vP)在深60千米处,从8.2千米/秒,下降到深150千米处的7.7千米/秒,在深250千米处又上升为8.2千米/秒,属于软流圈,岩石可以存在局部的熔融。横波vS从相应的4.6千米/秒降至4.0千米/秒。热量约(1.1~1.5)×10^31焦,已高于物质在该深度的熔点,局部呈熔融或软化状态。一般认为这可能是基性或超基性岩浆的发源地,故称软流圈。深源地震也发生在上地幔中,最深达720千米。因此对上地幔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有了很大的发展。 厚度为20~400千米。地震波速在其内部随深度增加的梯度较小,在60~150千米间,许多 [[ 大洋区 ]] 及晚期造山带内有一低速层,可能是由地幔物质 [[ 部分熔融 ]] 造成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