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傅小石

增加 13,072 位元組, 6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傅小石1939年生,江苏省美术馆专业画家,南京市残疾人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傅小石 别…”
傅小石1939年生,江苏省美术馆专业画家,南京市残疾人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傅小石

别名
傅益筠

国籍
中国

民族


出生地
江西新余

出生日期
1932年

职业
画家

毕业院校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代表作品
《梁楷》《布袋和尚》《山鬼》《傅小石工笔画集》
===概述===
傅小石

傅小石,江苏省美术馆专业画家,南京市残疾人协会主席。江西新余人。自幼受父亲傅抱石熏陶,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近年多作中国画,1979年作品参加“未名画展”后曾在日本,新加坡,香港及北京,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琵琶行》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其它作品《夜市图》《山鬼》等。

傅小石先生自幼受父亲熏陶绘画,但他不满足于仿效父亲的作品而勇于探索刻意求新,形成了自己独创的泼墨没骨人物画风,特别擅长以国画表现手法画出具有油画效果,立体感极强的国画人体。这在目前国画人物中还极为少见。傅小石的作品生动传神,酣畅淋漓,题材丰富多彩。

折叠荣誉
傅小石先生从学生时代(1957年)起即历经坎坷。他曾被错划成右派,文革时又因保护父亲的画而被冤入狱十年,致使左腿断残。在狱中他花费了七年的时间写成了四万多字的《图案设计新探》文稿,并不断进行素描创作。在1979年平反时,他因过分激动突患脑中风,右半身偏瘫。四肢仅剩左手不残。1980年他以坚强的毅力改用左手作画,之后在南京,扬州,南通,苏州,北京以及新加坡,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内外各大城市先后共举办了十九次画展。美国的中国画廊及东方博物馆,澳大利亚,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的美术馆均藏有他的艺术精品。香港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 片厂,江苏电视台,珠江电视台,南京电视台等均有播送他的专题介绍。国际日报,世界日报,台湾民主报及雄狮,艺术家等各大报刊均有登过有关他的报道,国家还四次为他出版画集。其中包括了大量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的作品。傅小石先生自强不息的优良品格和执著敬业精神为世人崇敬。

===简介===
傅小石

傅小石,1932年生,江西新余人,系著名国画大师傅抱石之长子。江苏省美术馆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上世纪五十年代就读中央美院,后因政治牵连,遭遇坎坷,致半身偏瘫,三肢失灵,以顽强的毅力改用左手习画,且不满足于仿效父亲的作品而勇于探索刻意求新,形成了自己独创的泼墨没骨人物画风,特别擅长以国画表现手法画出具有油画效果、立体感极强的国画人体,在目前国画人物中还极为少见。傅小石的作品生动传神,酣畅淋漓,题材丰富多样,广被国内外机构和私人收藏,并在海内外成功举办过三十多次个人画展。

古人云:唯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画家傅小石,当也有古先贤之风,他虽是画坛宗师傅抱石之长子,却一生命运多舛,遭际坎坷,乃至四肢三残,几陷于人生绝境,但他却用仅余的健全的左手,克服重重困难,在画坛开拓出一片新天地,以顽强的毅力创作出上千幅中国历史人物画及富有油画效果立体感的人体国画,深受国内外收藏家的喜爱,国内外的美术馆对他的作品均有收藏。

===经历===
傅小石幼承家学,耳濡目染,8岁时即能为他人诗集作封面配插图。在中学时,既是学习尖子,也是文艺骨干。1956年,傅小石考上中央美院,这一切似乎预示着他将走一条顺利的艺术道路。但天有不测风云,1957年,傅小石被打成右派,调往南京藏经楼劳动改造。1970年,傅小石更被诬陷私藏其父傅抱石的画作,企图“叛国投敌”,被判刑十年。在被打成右派的日子里,在狱中劳改的岁月中,傅小石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想方设法,学习不辍,习画不辍。在狱中,他按着照片画妻子和孩子的素描,照着破镜子画自己的头像,见到猪画猪,见到羊画羊,并写就4万多字的《图案设计新探》一书。1974年,傅小石在狱中跌断左腿,成了瘸子,1977年申请保外就医回到家中。当时家里一贫如洗,一家人挤住在不到20平方米的陋室里,傅小石因陋就简,用一块三夹板一头搭在床上,一头用书垫着,当做画桌作画。

1979年,命运又一次将傅小石推向深渊。这年2月,傅小石因接到彻底平反的消息后激动不已,突患中风,当场昏迷,到医院做开颅手术,命虽保住,但却落得右半身瘫痪,四肢三残,他无法再使用右手作画了。这一打击几乎使傅小石崩溃。但家人的爱与鼓励使他很快走出绝望的阴影。他开始用左手重头学习画画。一开始,圆圈画不圆,直线画不直,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傅小石气得一次次将画笔扔下,又一次次捡起来重新开始……经过无数的艰辛苦练,傅小石终于迎来一片蓝天,并攻克造型、笔墨难度极大的水墨人物画,硕果累累。他先后在京、沪、津、宁、港、台和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左笔”人物画深受海内外观众的赞美与青睐。

===追求===
傅小石之“奇”,还在于他面对成功不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寻求变化,突破自我,自水墨人物变为彩墨人物,又变为泼彩人物……开拓了中国人物画的新领域,他融中西绘画于一炉的没骨人物画,气足神完、形神兼备、潇洒酣畅、淋漓尽致,具有鲜明个人风格和浓厚审美魅力,令人惊叹叫绝!

到底是继承父亲画风,还是另起炉灶?很多年前,刘海粟大师就勉励傅小石:“你要画呀!超过你爸爸,至少跳出他的樊篱,自立门户。”敢于突破“生命极限”的傅小石在绘画上也是一种突破姿态,选择了向许多人视为禁区的高难度的没骨人物画挺进。中国人物画是薄弱科目,而没骨人物画是在渗透性极敏感的生宣纸上,通过墨、色、水微妙变化塑造形体、神态、动势非常复杂的人物形象,尤要求画家具备高超的人体造型能力和熟练地驾驭笔、墨、色、纸与水相互关系的能力,还要有丰富绘画创作经验才能孕育出新作,因此许多画家对此望而却步。傅小石却知难而上,继承傅抱石思变求动美学思想,为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他巧妙吸取西画造型技法和水彩画用水用色技法,还采用其他画种颜料入画,使水、色、墨恰好现出神奇迷离的视觉效果。评论界认为,小石虽承接其父精妙“水法”,却更多地运用在人物画方面。小石的水墨人物、彩墨人物、泼彩人物到没骨人物,用水的难度极大,都要克服用水不当造成的烂、俗、浊、滞的毛病。墨非水不醒,色非水不丽,水助色丽墨醒使人物形象形显神清。傅小石更在用中国笔墨表现人体生理结构美上做出了很大的探索。中国人物画对人体解剖结构特征的研究可谓是个空白,多半是把所有人体生理结构全部用服饰遮掩了,抹杀了人体美的表现。有专家这样评价:“小石的人体画得益于造型准确优美,用线走笔不多,笔笔勾勒在人体解剖结构位置上。赋色全依据人体体积的凹凸和阴阳背向一笔抹过,显现出人体的质感,背景的大笔渲染与人体成为强烈的艺术反差,更呈肌肤的白皙生机感。”

中国画历来主张“夫画者,从于心者也”,“笔墨乃性情之事”,所以画家的品德、气质、修养、心灵情感等必然会反映在作品上。70多年崎岖生活之路,傅小石遭遇太多不公与苦难,但他画中对于正义的呼喊和美好生活的憧憬却为评论界所赞赏。傅小石对伸张正义的历史题材情有独钟,许多画卷透出一股凛然正气,观众在欣赏作品时既被画中人物的刚正形象所感染,也从这些形象、氛围里仿佛听到小石为人间正义的呐喊,仿佛看到他情绪涌动的身影。多年的苦难也使傅小石更加热烈地追求生命自由和美好生活,憧憬着真善美的理想境界。他的画中经常出现健壮丰满、体态优美、意气风发的裸体女性形象,或骑奔马、或沐瑶池,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些作品寄托着傅小石的追求和理想,表露着傅小石渴望追逐逝去的青春和隐伏心中沸腾的生命活力,让人体味到画家对健康的热望和对生命的歌颂。这使其作品在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之外,更蕴含着一种弥足珍贵的战胜厄运的不屈不挠精神,以及对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开拓精神。他的老师黄永玉指出:“它的意义远在作品之上。”

==情深伉俪==
傅小石与妻子王汝瑜

傅小石的画作,映现着他的生命奇迹,也映现着一个女人——他的夫人王汝瑜的辛勤奉献。在这左笔画带来的荣誉背后,是一段坎坷的艺术追求之旅,也是一段艰辛而浪漫的爱情道路。

当年,分配到藏经楼做管理员的王汝瑜为小石的朴实和才华所吸引,不顾亲近右派将会带来的不幸,毅然与小石相爱结合,在几十年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中相濡以沫。“文革”中傅小石入狱,王汝瑜被要求与小石离婚,她却坚持了下来,在备受歧视的艰难生活中想法设法给狱中的丈夫提供精神和物质的鼓励。傅小石中风后,感觉人生失去了意义。王汝瑜不停地安慰小石,给他打气,还将精心收集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类书放在小石的床前,一有空就讲给他听。当傅小石用左手开始习画,无数次一气之下将画笔扔在地上不肯再画,是王汝瑜一次次将画笔捡起来,手把手地帮小石运笔,训练小石用左手画画……王汝瑜所做的一切重新唤起了小石的信心,他的左笔画一天天“像样”起来……

王汝瑜不仅在生活起居上精心照顾傅小石,还在艺术上直接帮助傅小石,马不停蹄地为小石操办画展的各项事务。从1979年至今,支持陪伴着傅小石在国内外举办过30多次画展,去过美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走南闯北,除了带着他丈夫的画,还要带上沉重的箱子、书画材料,夫人为了小石摔跤几十次。

王汝瑜说,她为小石打理画展,不是为了名和利,而是因为自己爱小石,因为小石热爱艺术,所以她也热爱艺术,自己甚至宁愿甘于清苦,也舍不得卖掉小石的一张画。面对小石的理想,她所能做的就是让他的画作和他的艺术追求展示在世人面前,让世人知道他的艺术、他的创作和他的追求。

傅小石九死一生而能有今天的成就,他深情地说:军功章的百分之八十,当归夫人王汝瑜!

虽然画作自20多年前的一张四元钱飞涨到今天数万元一平尺,见惯了人生风雨的傅小石夫妇,却轻名利,远流俗,继续浸没在他们的艺术世界里。

===作品===
《女神》

构图和色彩效果,油画的感觉更强烈一些,但细细观摩,则明显的感觉到笔墨的味道,从这里看,东西方艺术的相互影响、吸收和嬗变,好象并不存在难以跨越的鸿沟,也许这幅出色的作品,便是最好的印证。

《选后图》

原是出自东汉桓帝刘至选后之典,画面女官做仰首吃惊状,也许是惊叹选女的美貌绝伦,屏风处被选女子因羞用物蒙脸,扭曲着身体,不敢正视,那种惊、羞之情刻画的十分惟妙惟肖。画面人物,一张一弛,一明一暗,巧用了西方黄金分割律的合理格局。

《浴》

原是小石研习日本浮世绘后的即兴之作。“浮世”即为日语音译,是现实、世俗、浮华世界之意。由此意引申出的绘画是些瞬间欢乐,过眼烟云的画面和许多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场景的描绘,浮士绘是日本民族引为骄傲的画种,曾使许多欧洲画家痴心倾倒,它曾成为法国印象派乃至西方现代派美术的灵感源泉。画中浴女个个体形健康丰满,喧闹嬉戏,无拘无束,背景用大块墨晕写出了浓烈升腾的澡堂蒸汽,画面用笔明快、简练、诙谐,充满了强烈的节奏感和浓厚的反朴归真的艺术风味。

===绘画作品===
1,5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