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1,220
次編輯
變更
北京电子能谱中心
,無編輯摘要
'''北京电子能谱中心'''是为推进 [[ 北京 ]] 地区表面科学研究和表面分析技术的发展而建立的。因此,“中心”的任务,除直接为清华大学各院系科研提供分析服务外,按照国家有关大型 [[ 仪器 ]] 共建、共管,资源共享的原则,要面向社会,切实做到:
==主要职责==
(1)积极为我国信息半导体、 [[ 新材料 ]] 、能源、环境、纳米科技及军工科技的研究,提供分析服务:
(2)积极支持并服务于我国表面 [[ 物理 ]] 和表面化学基础研究:
(3)积极服务于京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和产品质量控制;
(4)开展表面分析技术研究,参于相关表面 [[ 化学 ]] 分析的国家标准制订;
(5)承接国内表面分析技术人员的培训;
(6)积极开展和国内外表面分析实验室及 [[ 专家 ]] 的学术交流。
中心由管委会统一领导。“中心”的日常工作,包括仪器运行管理、对外分析服务、经营管理及各种学术活动,分别由管委会所委任的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负责。为保证有效运作,“中心”将按照有关 [[ 章程 ]] ,严格实行规范化对外服务。
“北京电子能谱中心”是科技部、教育部、北京市科委联合规划投资建立的现代化表面分析 [[ 实验室 ]] 。于2005年5月建立,依托于清华大学化学系。
中心核心设备配备了当前最先进的“扫描俄歇纳米探针系统(PHI 700)”和“扫描成像X射线光电子能谱(PHI Quantera)”,每年全时对外提供测试服务,是我国表面分析方法研究中心和国内外表面分析技术 [[ 交流 ]] 中心,是我国重要的表面分析方法与仪器研究平台。成立以来,中心建立了实验室远程实时分析系统,开展仪器研究,进行关键部件的国产化尝试;并与多个单位合作,协助解决国家的一些重大关键问题。
==研究方向==
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固体表面化学、材料化学和环境催化等。同时,中心承担各类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220篇,总引用达到5500余次;发表论文的H因子为40。发布国家标准5项,参与制订国际标准1项。主编论着4部。科研工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项,在申请7项。研究工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 科学技术 ]] 奖(CAIA)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中心希望通过表面分析仪器与学科 [[ 建设 ]] 的结合,促进仪器在我国表面科学研究领域充分发挥作用,也通过学科的研究促进新的分析方法的建立,发展成为国内表面研究的基地,建设成为一流的分析研究型国家 [[ 仪器 ]] 中心。
==参考文献==
[[Category:303 科學教育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