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984
次編輯
變更
深槽
,创建页面,内容为“ '''深槽'''是一个科技名词。 中华文明是一种独特的文明<ref>[https://www.sohu.com/a/328054718_120104890?_trans_=000019_wzwza 中华汉…”
'''深槽'''是一个科技名词。
中华[[文明]]是一种独特的文明<ref>[https://www.sohu.com/a/328054718_120104890?_trans_=000019_wzwza 中华汉字:人类发展史上空前绝后的文明瑰宝!],搜狐,2019-07-20</ref>,其文字也是非常独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中国]]由于其民族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与同化性而始终没有间断过的文化传承,这使汉字成为[[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约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出现的甲骨文<ref>[https://www.sohu.com/a/522146935_121124216?_trans_=000019_wzwza 传统荟萃 | 甲骨文],搜狐,2022-02-11</ref>被广泛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一直发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名词解释==
深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河床地貌形态。弯曲型河道的弯顶上下端为深槽,两弯之间的过渡段为浅滩。顺直型河道的深槽出现于主流弯曲的弯顶处,两个深槽之间的过渡段为浅滩。深槽和浅滩的存在,使河底纵剖面表现出一系列的起伏。其[[空间]]分布服从一定的规律,相邻两深槽的平均间距大约相当于河宽的5~7倍。深槽—浅滩地形的演变具有多年及年内[[周期]]性变化。前者与来水来沙的多年周期变化有关,后者取决于年内水流状况的变化。
浅滩一般表现为涨水期淤积,退水期冲刷;洪水期淤积,枯水期冲刷。深槽与此相反。浅滩是因输沙不平衡而造成的局部淤积。当水流绕过交错边滩或凸岸边滩时,环流的方向将发生改变。在环流发生转折的地方,因环流的消失或反向环流的干扰,水流挟沙能力降低,致使泥沙落淤而形成浅滩。
成因分析
理查兹(K.S.Richards)根据大尺度漩涡水流脉动与床面形态关系的理论,对深槽—浅滩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基本流速场的脉动对深槽—浅槽起作用,并推导出浅滩之间的间距应为河宽的2π倍。这与实测资料较为吻合。
意义
浅滩的演变与航道的状况密切相关,故浅滩的成因及演变规律的研究在航道整治上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