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希尔珀特

移除 13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出生日期 =1862年
| 國籍 = 德国
| 别名 =David Hilbert 大卫·希尔伯特
| 職業 = 数学家
| 知名原因 =著名数学家
| 知名作品 = 《几何基础》</br> 《线性积分方程一般理论基础》</br> </br> </br> 《理论逻辑基础》
}}
''' == 人物简介 == [[ 戴维·希尔伯特''' ]] ,又译大卫·希尔伯特,D.(David Hilbert,1862~1943),德国著名数学家。 他于1900年8月8日在 [[ 巴黎 ]] 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了新世纪数学家应当努力解决的23个数学问题,被认为是20世纪数学的至高点,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力推动了20世纪数学的发展,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希尔伯特 ]] 领导的数学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数学界的一面旗帜, [[ 希尔伯特 ]] 被称为“数学界的无冕之王”,他是天才中的天才。中文名 戴维·希尔伯特 外文名 David Hilbert 国 籍 德国 出 生 1862年 去 世 1943 成 就 数学家人物生平编辑
== 人物生崖 == [[File: 希尔伯 特1.jpg|缩略图]]希尔伯特 出生于东普鲁士哥尼斯堡(前苏联加里宁格勒)附近的韦劳,中学时代他就是一名勤奋好学的学生,对于科学特别是数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善于灵活和深刻地掌握以至能应用老师讲课的内容。他与17岁便拿下数学大奖的著名数学家 [[ 闵可夫斯基 ]] (爱因斯坦的老师)结为好友,同进于哥尼斯堡大学,最终超越了他。 1880年,他不顾父亲让他学 [[ 法律 ]] 的意愿,进入 [[ 哥尼斯堡 ]] 大学攻读 [[ 数学 ]] ,并于1884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取得讲师资格和升任副教授。 
1892年结婚。1893年他被任命为正教授。
 
1895年转入哥廷根大学任教授,此后一直在数学之乡哥廷根生活和工作。
1886年的希尔伯特1886年的希尔伯特 他于1930年退休。在此期间,他成为 [[ 柏林 ]] 科学院通讯院士,并曾获得施泰讷奖、罗巴契夫斯基奖和波约伊奖。 1943年 [[ 希尔伯特 ]] 在孤独中逝世。但由于大量数学家的到来, [[ 美国 ]] 成为了当时的世界数学中心。 主要成就 编辑 科学研究希尔伯特照片希尔伯特照片(6张) [[ 希尔伯特 ]] 是对二十世纪数学有深刻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领导了著名的哥廷根学派,使哥廷根大学成为当时世界数学研究的重要中心,并培养了一批对现代数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数学家。 [[ 希尔伯特 ]] 的数学工作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他几乎都集中精力研究一类问题。按时间顺序,他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不变量理论、代数数域理论、几何基础、积分方程、物理学、一般数学基础,其间穿插的研究课题有:狄利克雷原理和变分法、华林问题、特征值问题、“ [[ 希尔伯特 ]] 空间”等。 在这些领域中,他都做出了重大的或开创性的贡献。 [[ 希尔伯特 ]] 认为,科学在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科学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他指出:“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和终止。”1912年的希尔伯特1912年的希尔伯特 在1900年 [[ 巴黎 ]] 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上, [[ 希尔伯特 ]] 发表了题为《数学问题》的著名讲演。他根据过去特别是十九世纪数学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提出了23个最重要的数学问题。这23个问题统称 [[ 希尔伯特 ]] 问题,后来成为许多数学家力图攻克的难关,对现代数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希尔伯特 ]] 问题中有些现已得到圆满解决,有些至今仍未得到解决。   他在讲演中所阐发的相信每个数学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的信念,对数学工作者是一种巨大的鼓舞。他说:“在我们中间,常常听到这样的呼声:这里有一个数学问题,去找出它的答案!你能通过纯思维找到它,因为在数学中没有不可知。”三十年后,1930年,在接受哥尼斯堡荣誉市民称号的讲演中,针对一些人信奉的不可知论观点,他再次满怀信心地宣称:“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希尔伯特去世后,这句话就刻在了他的墓碑上。
希尔伯特之墓。
希尔伯特之墓。 [1]
3,2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