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6,737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
'''面向受端电网稳定的多源化协同优化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本 [[ 项目 ]] 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目前我国正在从以传统同步电源和高压电网为特征的第二代电力系统向第三代电力系统转变,正如周孝信院士所述第三代电力系统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 [[ 能源 ]] 发电为主,骨干电源与分布式电源结合,以主干电网与区域配网、微网混联为特征。
==项目简介==
上海电网作为典型的受端电网目前受正处在向第三代电力系统转型的道路上,表现为外来电力主要经特高压直流接入、大规模海上风电的集中接入、分布式新能源风电与光伏电源的分散接入,电网网架结构向主网与区域配电网和微电网混联转变。这一转变使得受端电网呈现多源化的特征,包括电源与电网设备的多源化:类型多、数量多和控制方式多。多源特征增加了受端电网控制的灵活性,但同时也增加了电网稳定控制的复杂性,无序控制易给系统造成不同源之内与之间的稳定性问题。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联合 [[ 上海电力大学 ]] 与国网公司华东分部与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4家单位,在 [[ 上海市 ]] 科委、国家自然基金、上海市教委等项目的支持下,经历了10余年的科技攻关,突破抑制多源化受端电网功角与次同步有功功率振荡的协同控制,受端电源与电网多源参与电压稳定分析方法与多无功源协同控制技术和改善交直流受端电网内与外来电多电源频率稳定的协同调频三大关键技术,形成了从理论方法、技术标准、监测控制装置到控制系统的系列研究成果,取得以下创新内容:
==项目技术方案==
(1)揭示了海上风电馈入受端电网引发新型次同步振荡的发生机理,基于概率分析 [[ 理论 ]] ,首创了多运行方式、多随机因素、多类型电源参与条件下的受端电网功率振荡抑制方法,提出了多源鲁棒阻尼控制器协调技术,有效抑制了低频与次同步振荡。
(2)提出了受端电网传统电源与 [[ 新能源 ]] 全局决策协同调频技术、燃气机组与新能源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动态优化控制算法、风电与燃气机组滚动调频调峰控制策略,改善了受端电网的频率稳定性。
(3)构建了受端电网全局AVC优化-区间协同-区域内自治的统一无功控制体系,提出了全局最优无功控制、网省无功多源协同控制 [[ 方法 ]] ,充分挖掘了传统燃气机组低功率调相运行潜力,提升了电网动态无功的响应能力。
本项目已申请发明专利25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项;获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论文47篇,其中SCI/EI收录17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8篇;制定行业标准1项,地区技术 [[ 规 范1 范]]1 项。论文被国内外专家学者引用达 331次,并给出了积极的评价。 项目成果经上海市电机工程学会鉴定,认为该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基于概率法的多同步电源与新能源机组鲁棒电力系统稳定器协调控制改善受端电网稳定性、多随机因素下风电机组与同步电源次同步相互作用抑制控制等技术为国际领先水平。 推广及应用情况:项目成果在上海、 [[ 江苏 ]] 、浙江、安徽等省市调度系统中进行了广泛应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近3年,项目组与合作单位共同研发的新技术新增产值3.1亿元,新增利润4699.5万元,新增税收1174.6万元。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成果为我国受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多源协同控制关键技术,并带动相关清洁能源控制设备产业的 [[ 发展 ]] ,支撑受端地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Category:500 社會科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