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李雪三

增加 18,30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李雪三是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李雪三将军长期战斗在政治工作的领导岗位上,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军队的建设,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宏伟大业,奋斗了六十多个春秋,贡献了毕生精力。
== 章节标题 简介 ==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李雪三
| 图像 =
[[File:P4YBAFswYpyARR7mAACYhrQuWXU587 b.jpg|缩略图|李雪三]] [http://www.kfzimg.com/G06/M00/77/A2/p4YBAFswYpyARR7mAACYhrQuWXU587_b.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so.com/view?ie=utf-8&src=hao_360so&q=%E6%9D%8E%E9%9B%AA%E4%B8%89&correct=%E6%9D%8E%E9%9B%AA%E4%B8%89&ancestor=list&cmsid=4d6b82151f2dbb06bb4e8387df0e4fb3&cmran=0&cmras=0&cn=0&gn=0&kn=12&fsn=72&adstar=0&clw=248#id=d491eca5710cc1e6db6710a2697b23e6&currsn=0&ps=67&pc=67 来自360网]]]
| 图像说明 =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YYYY|MM|DD}} <!-- 逝世用: {{Birth date|YYYY|MM|DD}} --> 1910年10月14日| 出生地点 = 河南省修武县周流村|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YYYY|MM|DD|YYYY|MM|DD}} <!-- 死亡日期在前, 出生 1992年12月22 期在后 --> | 逝世地点 =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李育林 | 职业 = 将军
| 知名于 = <br>
}}
== 人物经历 ==
1910年10月14日,李雪三出生于河南省修武县周流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7岁起读书,15岁考入焦作卫辉中学,半年后又考入洛阳省立第四师范。
 
1928年,春在郑州考入西北军官学校,毕业后在国民党第26路军任排长。
 
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后加入中国工农红军。
 
193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5军团第38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赣州、漳州、水口等战役和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和东征、西征战役。后任红15年团第73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
 
1936年12月,任红15军团政治部统战部部长。翌年2月被派往陕南抗日第1军任军政治委员,后任红15军团警卫团政治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警卫营教导员,第687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第344旅独立团政治委员,冀鲁豫支队第1大队政治委员,八路军第2纵队新编第2旅政治部主任。率部参加了平型关、町店、张店、讨伐国民党顽军石友三部等战役战斗和开辟豫北、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3师第8旅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参加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盐阜区反"扫荡"及合德镇、陈家港、阜宁、两淮等战役战斗。抗日战争胜利后,率部穿越苏鲁冀热辽5省赴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第3师第8旅政治委员,第2纵队第4师政治委员、纵队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第39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率部参加攻打长春、保卫四平、三下江南、东北1947年夏秋冬季攻势作战和辽沈、平津、渡江、衡宝、广西等战役。
 
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率部参加第一至第五次战役。
 
1952年1月,担任志愿军归国代表团总团长,率6个分团170名代表回国向祖国人民汇报,受到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52年8月起,任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国旗勋章。
 
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6年回国后,任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顾问。
 
1977年9月,任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筹建小组组长,负责筹建后勤学院。
 
1978年初至1982年任后勤学院副政治委员。
 
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2年12月22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第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人物经历 ==
人生历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李雪三同志历任红五军团四十一师政治部技术、三十八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宣传干事、宣传科长,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政治部宣传科长、军团政治部统战部长,陕南"抗日第一军"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五次反"围剿"和围攻赣州、水口、漳州等战役,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了著名的直罗镇和东征、西征等战役。在艰难困苦的斗争中,立场坚定,不怕牺牲,坚决拥护和宣传党的正确路线,为红军部队的思想建设、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壮大红军力量做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李雪三同志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警卫营政治委员,六八七团政治处主任,冀鲁豫支队第一大队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二纵队新编二旅政治部主任,新四军三师八旅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大战和中解村、张店、盯店、"讨伐石友三"等战斗。在山西中解村阻击战中,他率部与日军激战,胜利完成任务,受到上级表彰。在开辟苏北盐阜地区抗日根据地的战斗中,率领全旅官兵经过五十多天的激战,粉碎了日军疯狂的大"扫荡",指挥了强攻陈家港、合德镇以及解放阜宁、淮安和淮阴等战斗。在开辟和坚持冀鲁豫根据地和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率领部队冲锋陷阵,深入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武装,为开辟和扩大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李雪三同志历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四师政治委员、纵队政治部主任、第三十九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攻克通辽、池南、白城、齐齐哈尔战斗和建立西满根据地的斗争,参加了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和夏、秋、冬季攻势。其间,他领导部队开展的立功运动和"忆苦三查"运动,有效地激发了广大指战员的阶级觉悟和战斗意志。在辽沈战役中,率部首战义县、主攻锦州、会战辽西、解放沈阳,充分发挥了政治工作的威力;在平津、渡江、衡宝、广西等战役中,领导部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指战员胜利完成战斗任务,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国后,李雪三同志历任第三十九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等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率部首批入朝,参加了第一至五次战役和阵地坚守防御作战。在参加云山战斗的指挥中,一举歼灭美伪军四千余名,创造了中国军队首战美军并取得胜利的记录。在第三次战役中,协助军长制定突破临津江、攻战汉城、水原等地的战斗,创造了取胜老秃山战斗的战例。他参与组织领导志愿军后勤保障的政治工作,为建立"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建立了功勋,荣获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一级国旗勋章,表现出了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1952年1月,他作为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团长,率团先后在国内作巡回报告五千多场,广泛宣传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多次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56年10月,李雪三同志任总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领导了军队后勤政治工作。1977年12月受命复建后勤学院、并任后勤学院副政治委员。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军委指示,经常深入总后基层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积极参与和指导后勤学院教学改革,培养后勤现代化指挥和管理人才,为军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荣誉评价 ==
1955年,李雪三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李雪三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李雪三将军长期战斗在政治工作的领导岗位上,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军队的建设,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宏伟大业,奋斗了六十多个春秋,贡献了毕生精力。李雪三将军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鞠躬尽瘁的一生。他为革命建立的功勋将永载青史。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将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去怀念和学习。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盐阜区整风大会》(1943年)
 
《张爱萍将军作整风报告》(1943年,新四军三师副师长兼九旅旅长[[张爱萍]]在苏北整风会议上)
 
《盐滩之战》组照(1943年5月,新四军攻克苏北陈家港战斗纪实:"张爱萍师长指挥战斗"、"战士勇猛冲锋"、"指战员对敌发起总攻"、"敌指挥所被打着火"、"敌伪缴械投降"、"军民抢运食盐")
 
《合德镇战斗》组照(1944年于苏北"突围之敌被击毙"、"敌寇缴枪投降"、"打扫战场")
 
《山东人民欢迎新四军北上》(1945年日本投降后)
 
《新四军通过河北霸县运河大桥向东北挺进》(1945年9月)
 
《新四军通过古长城冷口进军东北》(1945年9月)
 
《东北野战军通过巨流河大桥向沈阳进军》(1948年9月于辽沈战役)
 
《东北野战军二纵队入关作战》(1948年11月)
 
《第四野战军经过湘西向广西进军》组照(1949年11月)
 
==抗美援朝 ==
1950年10月李雪三参加抗美援朝,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率部参加第一至第五次战役。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赴朝进行的正义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在军事上援助蒋介石,同时扶持朝鲜、越南等国的反动势力,建立针对中国的包围圈。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即采取武装干涉政策。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明,宣布出兵朝鲜,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同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美、英等国的操纵下通过决议,联合国会员国要派兵随从美国军队入朝。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同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遣责美国侵略朝鲜、台湾及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号召"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正义和自由的人类,尤其是东方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奋起,制止美国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新侵略。"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并在14日发出《关于举行"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周"的通知》。抗美援朝运动开始播及全国,形成第一个高潮。
 
1950年9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75000人在朝鲜西海岸的仁川港登陆。此后,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严重,转入战略退却。10月1日,美伪军越过三八线,随后侵占平壤,并继续向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进犯。
 
从8月27日起,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和轰炸扫射。面对这种形势,中共中央根据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0月19日,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分别从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口、辑安等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参战。从10月25日至12月24日,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连续进行了两次战役,歼敌5万余人,于12月6日收复平壤,并把敌人赶回到三八线附近,初步扭转了朝鲜的战局。
 
1950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简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成立。各行政区、省市先后成立分会或将原有的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合并改组为抗美援朝分会。11月4日,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发表宣言,"誓以全力拥护全国人民的正义要求,拥护全国人民在志愿基础上为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任务而奋斗。"4日至11日,全国自然科学联合会、全国科普协会、社会科学研究会、全国妇联、全国青联等人民团体分别发表宣言,拥护中共中央和各民主党派的联合宣言,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11月27日,全国政协与各民主党派举行联席会议,于12月1日发出《关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对慰劳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运动的协议的通知》。12月22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新年拥政爱民拥军优属运动的指示》。1951年2月16日,全国政协发出电文,号召把抗美援朝运动"进一步地普及和深入到每一农村、每一机关、每一学校、每一工厂、每一商店、每一街道和每一民族聚居的区域。"3月14日,抗美援朝总会发出通告,"努力普及深入抗美援朝的实际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务使全国每一处每一人都受到这个爱国教育,都能积极参加这个爱国行动。"此后,抗美援朝运动进入了更加普及和深入发展的阶段。
 
1951年1月14日,抗美援朝总会发出《关于慰劳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并救济朝鲜难民的通知》。1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全国人民踊跃参加爱国募捐运动。到5月30日,全国人民就捐款1186亿余元,捐献慰问袋77万多个,慰问品126万多件。4月初到5月中旬,由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群众代表组成的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分赴朝鲜各地,慰问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及群众。
 
1951年6月1日,抗美援朝总会发出通告,号召全国各界同胞捐献飞机、大炮。此后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青年团中央、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纷纷发表宣言、通告,号召各界同胞积极捐献。到9月25日为止,共捐献飞机2481架,捐款入库的达9970亿元。
 
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7日,志愿军发动了第三次战役,歼敌1.9万多人。1月25日至4月21日,志愿军又发动第四次战役,歼敌7.8万人。4月11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被撤职,由侵朝美军第八军军长李奇微接任。4月22日至6月10日,志愿军又取得第五次战役的胜利,共歼敌8.2万余人。
 
1951年7月10日,联合国军方面和中朝方面在朝鲜开城首次举行谈判。美国在谈判桌上进行政治讹诈,要求将军事分界线划在中朝军队控制的三八线以北地区。以后朝鲜战场出现了谈谈打打的复杂局面。8月18日,美军集中8个师的兵力,发动了"夏季攻势",接着又于9月29日发动了秋季攻势。与此同时,美国空军实行所谓"绞杀战",对中朝人民军队后方和后方运输线实行大规模的日夜轮番狂轰滥炸,企图切断中朝人民军队前线粮食弹药的供给,迫使中朝方面接受其谈判条件。经过中朝人民军队的英勇战斗,到10月下旬便粉碎了敌人的攻势,共歼敌25万人。
 
1952年初,美国侵略军公然违背国际公约,在朝鲜北部和中国东北地区撒布大量带有鼠疫、霍乱、伤寒和其他传染病的动物和昆虫,企图以所谓的"细菌战"从根本上削弱中朝军民的战斗力。2月24日,抗美援朝总会主席郭沫若发表声明,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坚决声讨并制止美军撒布细菌罪行。3月8日,周恩来发表声明,抗议美国政府使用细菌武器和侵犯中国领空。为了战胜美国的细菌武器,中朝两国人民紧急动员起来,开展防疫卫生运动,采取种种措施,动员一切可能的人力、物力、药力扑灭带菌毒虫。美国的细菌战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极大公愤,使美国完全陷于世界人民的声讨、审判的被告地位。4月28日,"细菌将军"李奇微下台,由美军上将克拉克接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的"细菌战"遭到失败。
 
1952年6月23日,美国侵朝空军大规模轰炸了中国境内的鸭绿江水电厂。7月11日,美国空军对北朝鲜和平城市平壤进行轰炸扫射。中国各地掀起了抗议声讨活动,揭露和抗议美国这一暴行。美国企图阻挠中朝战俘全部遣返,并对其俘获的中朝人员施行极其野蛮的摧残和迫害,引起了中朝人民的极大愤慨。1952年2月至10月,《人民日报》多次发表社论和声明,揭露和谴责美军迫害战俘的罪行。全国人民也积极掀起了抗议活动,要求全部释放战俘。
 
为了挽回败局和迫使中朝方面接受美国的谈判条件,克拉克于1952年10月14日发动了上甘岭战役。美军先后投入6万多人的兵力,出动3千架飞机和170多辆坦克,动用18个炮兵营,进攻不到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在44天的激战中,美军向上甘岭发射了200万发炮弹和5千枚炸弹,发动了900多次冲锋。但是,志愿军战士,守住了阵地。此战役志愿军歼敌2.7万人。1953年5月中旬到6月中旬,中国人民志愿军配合停战谈判,先后发动两次进攻性作战,歼敌4万余人。7月13日,中朝人民军队发起金城战役,歼敌5万余人,收复土地178平方公里。
 
美国在形势更加不利的情况下,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同中朝代表签订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历时3年零32天的朝鲜战争结束。中朝军队共歼敌百余万人,其中美军39万人,击落击伤敌机12200余架,击沉击伤敌舰艇257艘,击毁和缴获敌军各种作战物资无数。至此,中国人民抗美援朝运动也胜利结束。
 
朝鲜停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又帮助朝鲜人民为战后的恢复和建设作了大量的工作。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返回祖国。
 
在西山居1999年制作的电脑游戏《决战朝鲜》中,人物"江雪舟"的原型即是李雪三。
1,91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