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开县

增加 24 位元組, 9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 align= light|
|}
[[ 开县一般指开州区]]
开州区隶属于重庆市,位于[[ 位于 重庆市 ]] 东北部]] ,三峡库区小江支流回水末端,介于北纬30°49′30″-31°41′30″、东经107°55′48″-108°54′之间,西邻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北依大巴山接城口县和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东毗云阳县和巫溪县,南近长江邻万州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三峡城市核心区、万开云板块一体化等将开州纳入重要组成部分。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万州为开州。
[[ 贞观 ]] 元年(627年),省西流县并入盛山县。
广德元年(763年),改盛山县为开江县,开州辖开江、新浦、万岁(万世改名)三县。
1997年3月,重庆市划归为中央直辖后,开县始属重庆市所辖。
2016年6月8日, [[ 国务院 ]] 批复同意撤销开县,设立重庆市开州区;同年7月22日,开州区正式挂牌成立。
2020年8月5日,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统计联席会议在达州召开,达州市,重庆市万州区、开州区和云阳县四地统计局就统计工作协同发展进行了深度交流,协商建立跨行政区域统计合作机制,并签订了《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统计战略合作协议》。
开州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地处长江之北,在大巴山南坡与重庆平行岭谷结合地带。处于北纬30°49′30″-31°41′30″、东经107°55′48″-108°54′之间,总面积3963平方公里。西邻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北接城口县和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东毗云阳县和巫溪县,南邻万州区。
开州区地层发育和地势起伏与四川盆地的地质发展历史密切相关。中生代三迭纪后期发生的印支运动,四川地台受到强烈的挤压,形成地槽型褶皱,出现开州区北部的大巴山背斜。到中生代侏罗纪晚期与白垩纪发生的燕山运动,四川盆地东部受到明显挤压,褶皱成东北西南走向的近乎平行的雁列式岭谷,形成温泉背斜——江里向斜——开梁背斜——浦里向斜——铁峰背斜
开州区在造山运动及水流的侵蚀切割下,形成山地、丘陵、平原三种地貌类型、七个地貌单元、八级地形面。山地占63%、丘陵占31%、平原占6%,大体是“六山三丘一分坝”,地势又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北部属大巴山南坡的深丘中山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最高处白泉乡一字梁横猪槽主峰,海拔2626米。三里河谷沿岸海拔较低,最低处为南部渠口镇崇福村, [[ 拔134 拔]]134 米。沿河零星块状平坝,地势开阔,土层深厚。开州区的山脉主要有观面山脉、南山山脉、铁峰山脉。观面山脉为大巴山支脉,北东南西走向;南山山脉从梁平县明月山分支,南西北东走向;铁峰山脉从忠县精华山延伸,南西北东走向。南山、铁峰山脉为川东平行岭谷的隔挡式褶皱带构成,背斜紧凑,形成低山;向斜宽敞,多成丘陵谷地或平原
开州区地处中纬度地区,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一般特点,季节变化明显。因为盆周山地阻挡,寒潮不易入侵,故气温比同纬度、同海拔的其他地区略高,冬暖春早,夏季海洋性季风带来大量温暖空气,夏季雨量充沛、温湿适度。但当季风锋面停留时,则又形成初夏的梅雨天气;而当太平洋高压控制川东一带地,七、八月出现高温少雨的伏旱天气。立体气候特点明显,因纬度引起的气温差异甚微,仅0.3~0.6℃;开州区可分为两大气候区:一是北部中山地带(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冷凉阴湿,雨日多、雨量大、光照差、无霜期较短、霜雪较大;二是三里河谷平坝浅丘地带,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光照虽处于全国同纬度的低值区,但仍比北部中山区强,少伏旱。
开州区植物种类繁多,拥有高等维管束植物76科302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23种、被子植物64科269种、蕨类植物7科10种。主要树种有石栎、青冈、小叶青冈、山茶、木荷、樟、桢楠、棕榈等。
野生动物有200余种。其中兽类26种、鸟类78种、爬行类11种、两栖类19种、鱼类13种、无脊椎动物75种。主要兽类有獐子、 [[ 金丝猴 ]] 、野猪等,鸟类主要有白鹤、画眉、布谷鸟、雉鸡、鹰等 。
=='''人口民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开州区常住人口1203306人。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开州区共有31个民族: [[ 汉族 ]] 、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 [[ 苗族 ]] [[ 彝族 ]] 、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 [[ 傣族 ]] 、傈僳族、佤族、高山族、土族、达斡尔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仡佬族、塔吉克族、独龙族、门巴族等。
在常住人口中,汉族占99.9%,少数民族占0.1%。
99,3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