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48
次編輯
變更
吳訥
,→為官清廉
待到吳訥乘舟到達三峽夔州時,貴州三司官員派遣的差人追上來,再次奉上禮儀黃金百兩。原來,三司官員見吳訥不肯受禮,都感到過意不去,讓人追送於途中。本以為這一回吳訥肯定收下,誰想吳訥連封都未啟,就在其上題寫了一首《卻金詩》,詩雲:“蕭蕭行李向東還,要過前途最險灘。若有贓私並土物,任他沉在碧波間。”
1430年, 明宣德五年 (1430年) ,吳訥赴南京任右僉都禦史,不久升任左副都禦史,掌都察院事務。這是一個糾察吏治、監管政風的職位。當時,南京大理寺少卿楊複的家僕日日到玄武湖撈浮萍回去喂豬。玄武湖緊挨都察院的議事廳,經常有重要的公事會在此地商議。楊複不是普通百姓,而是當朝官員,家僕經常來撈浮萍,若是聽到了機密事宜回去告訴楊複,那就不得了。因此,吳訥禁止其家僕來玄武湖撈浮萍。楊複知道後,專門作了一首詩譏諷吳訥:
太平堤下後湖邊,不是君家祖上田。<br/>
這詩意思是說玄武湖又不是你吳家祖先遺留下的私產,我撈點浮萍你也不容許,心胸未免太狹窄了,哪能堪當大任呢!吳訥讀後,面不改色地抄了一遍,並署上自己的名字,反贈給楊複。這一贈,其意味就大大不同了:玄武湖不是你楊家祖上的私產,你卻連湖中的浮萍都不放過,還怎能堪當大任呢!吳訥不懼權貴,不因事小而不為,堅決履職盡責,出面制止,防微杜漸,其方正剛介可見一斑。
1436年, 明正統初年(1436年) ,光祿丞董正等盜竊官物,被吳訥得知,立即查辦。有人勸他:“你這樣做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於己不利,何必太較真呢。”然而,吳訥認為盜竊官物乃是大罪,更何況是以光祿丞為首的京官,影響惡劣,豈可含糊?最終,吳訥據實上奏朝廷,董正等人都受到了查辦,44人被發配戍邊。
1439年, 明正統四年 (1439年) ,已近68歲的吳訥告老還鄉,住在早已破敗的老屋裡,並題為“歸全堂”,過著布衣蔬食、戴月荷鋤的生活。江南巡撫周忱來拜訪吳訥時,見其居“環堵蕭然”,要為其翻新房屋,也被吳訥婉言謝絕。
吳訥做官一直做到左副都禦史。地位變了,但他廉政之風一直未變。年老退休回到家裡,穿的是粗布衣,吃的是粗茶淡飯,住的是破舊房舍。<ref>{{Cite Web|url=https://mil.news.sina.com.cn/2013-05-19/0359725104.html?from=wap|title=吴讷的《却金诗》|date=2013-05-19|website=sina|accessdate=2024-05-12}}</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