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621
次編輯
變更
劳动与社会保障
,创建页面,内容为“ '''劳动与社会保障'''是中国的学术专用词。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ref>[https://cul.sohu.com/a/600456221_121124718 云…”
'''劳动与社会保障'''是中国的学术专用词。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ref>[https://cul.sohu.com/a/600456221_121124718 云端超市•第407期┃“说文解字,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文字”——篆书研究 主讲人:倪文东],搜狐,2022-10-28</ref>,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汉字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ref>[https://www.sohu.com/na/422820727_120655090 为什么中国人会发明象形文字?],搜狐,2020-10-06</ref>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名词解释==
劳动与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为了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生活水平而建立的一种保障制度. 分为: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安置等. 主体是国家和社会,对象原理上是全体国民,但基于国力的限制,目前只实施了一部分.占绝大部分人口的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于完善.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学科是培养社会保障及相关领域高级专业人才的新兴学科,也是日益重要的新兴学术领域。一般来说,本学科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社会保障学、社会政策、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基金、救济与福利、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员工福利与企业年金、中国社会保障政策分析,以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弥补市场缺陷的政府行为正日益显示出重要的意义,经济理论界也日益重视对社会保障理论的研究,面对社会经济实践的要求,社会保障学也成为很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专业普遍开设的重要课程.但也应该看到,在我国,对社会保障理论问题的研究只是近几年来的事情,社会保障学课程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学科体系很不成熟。可以说,我国的社会保障学是一个朝阳学科,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必然需要更多的社会保障方面的人才。
这个学科的知名高校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在这一领域内,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色。北京、武汉、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的一些重点高校对这个领域已经开展了相对扎实的研究。
其中,人大和武汉大学属于实力派。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90年代初,被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吸收为第一位中国籍会员,并为中国加入这一国际组织做出积极的努力。
上海的复旦、华东理工、上海大学则在社保的实践方面做得相对充实。
广州的中山大学因为靠近港澳台,所以在社工社保方面和这些地区交流相对较多,也颇具特色。
专业介绍:
隶属于公共管理学院(原劳动人事系),是一门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熟练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理论知识和法律、政策,充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劳动力市场机制,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管理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研究以市场为基础配置劳动力资源以及对社会就业进行管理、调控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开展就业供求研究及职业中介,职业培训,职业准入,职业指导等工作;学习、研究社会保障理论及运作模式,能够依据法律法规对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体系进行管理;学习、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能够运用法律武器对劳动争议进行有效的调节、仲裁处理和劳动关系监察工作。基于社会需求、专业属性及培养目标的要求,从强化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出发,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组织了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基本技能等知识模块,开设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统计学、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劳动就业学、劳动关系管理、职业指导等课程。这些知识模块的选择和组合与课程设置基本上满足了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对知识结构和技能的要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及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