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耀州中学

增加 84 位元組, 22 小時前
無編輯摘要
|}
'''耀州中学'''(Yaozhou Senior High School),全称铜川市耀州中学,位于 [[ 陕西省 ]][[ 铜川市 ]] ,截至2019年5月30日,学校占地70003平方米,建筑面积35350平方米,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校长为刘孝安,校训<ref>[https://www.sohu.com/a/31337348_162758 校训 学校重要的文化符号],搜狐,2015-09-10</ref>为“学以至理,行以至诚”。
截至2022年7月14日, [[ 学校 ]] 有教职工247名,截至2020年1月4日,有教学班52个。
耀州中学,前身为创建于1940年的耀县县立 [[ 初级中学 ]] ;1949年,原省立中山中学并入耀县初级中学,成为完全中学;先后经历铜川市第三中学、耀县中学等阶段;2002年,改为耀州中学。
==学校简介==
耀州中学创建于1940年9月,前身系省立中山中学和耀县初级中学。地处素有人杰地灵之称的古耀州城内,占地面积106亩。属1978年省教育厅确定首批办好的114所重点 [[ 中学 ]] 之一。几年来,学校在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校长赵教育带领全校师生,高兴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认真贯彻落实各级 [[ 基础教育]]<ref>[http://www.ccutu.com/267094.html 基础教育包括哪些阶段],有途网,2020-01-07</ref>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坚持科研兴教战略,强化内部管理,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育人环境。现化信息技术教育设施齐全,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现拥有40个教学班,学生2560名,教职工165人,其中:硕士1人,本科学历102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66人,经过省、市 [[ 培训 ]] 的教学骨干有28人,师资力量雄厚,教风正,学风浓。学校办学目地明确,思路清晰,教育教学质量连年稳步攀升;素质教育硕果累累;省级各科奥赛屡屡夺魁;全市高考状元层出不穷;“三小活动”如火如荼。
获市、省、国家给表彰奖励156人次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 [[ 论文 ]] ,论著180多篇(部)
1998年被陕师大授予“实验教学基地”
1998年被中国数学协会,省 [[ 数学 ]] 竞赛委员会授予“优胜团体奖”
1999年被省教科所批准为“科研 [[ 项目 ]] 学校”
2000年获铜川市普通中小学争创名校论坛“二等奖”
2001年被省教育厅授予“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工作先进单位”
2001年被市委、市 [[ 政府 ]] 授予“文明单位”
全铜川市高状元98、99、02、03连年不断
2001年被国家 [[ 基础教育 ]] 中心,外语教学研究中心授予“外语实验学校”
2001年被省中学生生物竞赛委员会授予“优秀组织奖”
2001年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 [[ 语文 ]] 专业委员会“读报知识竞赛集体奖”
2001年获市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2002年获市“经旗团委”
2002年获陕西师大中学 [[ 历史 ]] 报社“团体一等奖”
2003年获陕西省中学生生物竞赛委员会“优秀组织奖”
2003年获市规代管理学校
连续多年获(县)区教育 [[ 系统 ]] 先进单位、高考质量进步奖
98至03年, [[ 高考 ]] 上省线人数连年翻番,有多名学生被全国名牌重点大学录取。
目前,学校在各级 [[ 政府 ]] 及教育部门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下,做习题建省给重点高中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们将一如既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负众望,创办一流教育,让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
==历史沿革==
渭水之北,华原盛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地处耀州城西北一隅的耀州中学,颇负声誉。1940年夏,地方贤达段仙舟、胡正修、刘景三等热心倡导,征得官方同意,于城内山寿寺创办县立初级中学。1942年, [[ 国民政府 ]] 教育部借安排抗日战区失学青年为名,在本县塔坡文正书院旧址开办的国立中山中学(翌年改为省立)1949年10月并入耀县中学,本县始有完全中学。迄今已有65年的光荣校史,1978年被陕西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办好的114所重点中学之一。1984年,改制为全日制高级中学至今。时序更替,校名几经改换,先后称耀县县立初级中学、铜川市第三中学、耀县中学等,伴随着改革开放和耀州区的成立,2002年12月,耀县中学更名为耀州中学。
==教学宗旨==
斗转星移,岁月嬗变,耀州中学承六十五载之辉煌余脉,跨入新的世纪,以新的观念,开创一个锦绣的新起点。“以人为本,人人为才”,是我们几十年为之 [[ 奋斗 ]] 的育人目标。历任校长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严谨治校,几代教职工辛勤耕耘,扬帆前进,享誉三秦。新世纪的教育由于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我们必将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 [[ 创新 ]] 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我们推崇“人本、自由、个性”的理念,因而保证培养人才规格的多样化,以适应经济全球一体化所带来的空前激烈的竞争,从而使我们 [[ 培养 ]] 的学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765,9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