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感春十三首1-5

移除 5,648 位元組, 25 天前
無編輯摘要
|-
|[[File: 长米A612a13c91636c7d4199a49e314011ea.jpg|缩略图|center|[https://picimage.baikegushimi.soso.com/ugc/baikepic2org/28848file/20170706235233-1530118850a612a13c91636c7d4199a49e314011ea.jpg/0 原图链接 ] [https://baikewww.sogougushimi.comorg/list/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3079001&lemmaId=153012&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28848%2F2017070623523339-1530118850.jpg%2F0&type=1#simple_0 82730 张耒图片来源古诗大全网]]]
|-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张耒,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 全宋词 ]] 》《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ref>[https://www.slkj.org/a/zhanglei.html 张耒],经典古诗词网</ref>。
==正文==
==作者简介==
张耒 原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后迁居楚州(今淮安市楚州区 (1054~1114年 。马端临《文献通考》作“谯郡人” 秦少游《书晋贤图后》记载:“独谯郡张 文潜 与余以为不然……” 他在《[[思淮亭记]]》中 号柯山,人 “予淮南人也,自幼至壮,习于淮而乐之 宛丘先生、张右史 ”。祖父任职 福建,父亲中进士后,游宦四方,官 北宋 三司检法官,因亲老,乞请离京做吴江知县。母亲李文安。外祖父李宗易先以著作佐郎为谯县知县,历官尚书屯田员外郎,知光化军事,仕至太常少卿,以诗文名世,长于写诗,深受当时的大诗人晏殊的赏识。正是在这样的家庭里,张耒从小就受着正统的封建诗礼的熏陶,加之受业于“山阳学官”,少 和元年(1054 时即表现出对文辞的灵感,“十有三岁而好为文”(《[[投知己书]]》 ), 十七岁作《函关赋》,传诵人口。此后,他游学 陈州,得到当时在陈为学宫的苏辙的厚爱。熙宁 政和 四年 (1071 (1114 年), 苏轼出任杭州通判前,来陈州与其弟话别,张耒得以谒见苏轼,颇受青睐,自此便成为苏氏兄弟的门下客,并在东坡引荐下,应举姑苏。熙宁 享年 年(1073年),即张耒二 时,由神宗亲策为进士,王安石负责提举,授临淮(今安徽泗县)主簿,开始步入仕途。熙宁八年,苏轼在密州修“超然台”,张耒应约写了《超然台赋》苏轼称他“超逸绝尘”,有秀杰之气,“其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答张文潜书》),这是他们诗文交往的开始。与此前后,张耒与秦观、晁补之也有诗文唱和,结为知交
熙宁六年至元丰八年(1073年-1085年),张耒先后在安徽、河南等地做了十多年县尉、县丞一类地方官,并因秩满改官不断,往来京洛间,为政特别辛劳。“我迂趋世拙,十载困微官”(《悼逝》),“飘然羁孤,挈其妻孥,就食四方,莫知所归”(《[[上蔡侍郎书]]》)说的就 这段经历。张耒为官清廉,他本想凭着他那微薄的俸禄养其亲小,淡泊平生,然厄运频频而至,他的父母、前妻相继谢世,家境每况愈下,经济拮据,生活困窘。 元丰八年(1085), 神宗 崩,年幼的哲宗登位,支持旧党的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反变法派司马光,苏轼、苏辙相继奉调晋京。元祐元年(1086年)大臣范纯仁荐举张耒参加太学学 熙宁进 院考试。这次被荐参加考试的还有黄庭坚、晁补之等人,由翰林学士苏轼命题,考试结果三人同被拔擢,张耒被任为秘书省正字 其后 历任 临淮主簿、 著作 、秘书丞 、史馆检讨 ,直到起居舍人。元祐二年(1087年)春,苏轼主持礼部贡举,张耒被聘为读卷官,入试院检点审阅举子试卷。元祐三年(1088年),秦观被召到京师,任太学博士,校正秘书,亦入苏轼门下。在暇日与张耒或举酒欢宴,或同游京都名胜,诗文酬唱,作画题跋,互相砥砺,共受苏轼薰沐。这是他们难以忘怀的欢乐年代,也是北宋文坛上的盛事。他们“一文一诗出,人争传诵之,纸价为贵”。馆阁八年,张耒有缘披览国家藏书,过着“图书堆枕旁,编简自相依”的生活,其文翰学术也日有进益 。 哲宗 亲政后,新党得势,竭力报复元祐旧臣,随着苏轼等人的被贬,苏门弟子也受到株连。 绍圣 元年(1094年) 张耒在 以直龙 阁知润州 (今镇江)任上,徙宣州(今宣城)绍圣四年(1097年)贬黄州(今湖北黄冈)酒税监督,再贬复州(宋地名,今湖北天门)监竟陵郡酒税。元符二年(1099年)起为黄州通判 。宋徽宗 即位 四十七岁的张耒一度内 召为太常少卿 ,后又被启用为兖州、颍州(今阜阳)知州,但为时都很短促 当时 轼自海南迁内地,张耒赋诗相庆;“今晨风日何佳哉?南极老人度岭来。此翁身如白玉树,已过千百大火聚。”不久,噩耗传来,苏轼于途中卒于常州。张耒在颍州举哀行服,痛悼 门四学士之 代文豪和恩师。未想竟触怒了上方,于崇宁元年(1102年)被贬为房州(今湖北房县)别驾,安置于黄州,这是他在短短六七年内第三次被贬到那里,他在黄州先后共住了七八年,作为逐臣,他不得住官舍和佛寺,只能在柯山旁租屋而居 荒树枯木,蓬蒿满眼,自然令人惆怅莫名,但 江上鱼肥春水生,江南秀色碧云鬟”,倒也给他不少安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柯山脚下,张耒与 轼弟子潘大临结为紧邻,两人彼此安慰,相濡以沫,共守大节。据载,当时的郡守瞿汝文怜其家贫,欲为其购买一份公田,以种植豆粟蔬菜等,贴补家用,张耒敬谢不取。正是此地的哀和乐使他难以忘怀,故他自号为“柯山 门四学士  崇宁四年(1105年), 秦观 的儿子自藤州(今广西藤县)奉父柩归葬扬州,路过 州时 庭坚、 张耒 临江祭奠,他为好友 、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 “窜身瘴海,卒仆荒陋”而痛哭失声 作家 泪水未干 诗学白居易、张籍 黄庭坚又相继去世。崇宁五年 平易舒坦 宋徽宗诏除一切党禁 不尚雕琢 张耒才得任便居住。这年冬天 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 他自黄州经颍州 语言香浓婉约 回到故乡淮安,大约住了一年多时间。大 风格与柳永、秦 年间,移居陈州,监南岳庙,主管崇福宫 相近 由于晚 代表作有《[[少 长期赋闲,他贫病交加, 游]]》、 岁暮即事寄 [[风流 由先生 ]] 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 “肉似闻韵客,斋如持律徒。 那娇羞少 寒愁粉黛 的情态跃然纸上 男窘补衣裾。已病药三暴 让人羡煞爱煞 辞贫饭一盂。长瓶卧墙角,短褐倒天吴。宵寐衾铺铁,晨饮火数珠。”可以想见他当时已衣食不继,三月不知肉昧了。 尽管政治环境是如此恶劣,生活 那份温情美妙真 如此困穷,但诗人并没 向腐朽的蔡京集团屈服。以闻道苏轼自负,终生恪守 点“浓得化 移,即使遭受打击也不后悔,且引为人生最大的志趣 开” 诗人就这样坚持着,继苏辙和晁补之谢世之后,也在寂寞和痛苦中死去,据乾隆 著有 [[柯 阳县志 集]] 载,葬于故土淮安“治北七里”。 据陆游 《[[ 老学庵笔记宛邱集]]》 云:“文潜三子:秬、秸、和 。词有《柯山诗余》 皆中进士第 赵万里辑本 秬、秸在陈死于兵。和 后被指 陕西教官 元佑党人 归葬二兄复遇盗见杀。文潜遂无后 数遭贬谪 可哀也 晚居陈州 <ref>[https://www.y5000shicimingju.com/poetrychaxun/writerzuozhe/17893_2.html 张耒] 中国历史 诗词名句 </ref> ==主要作品== 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参考资料==
141,91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