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温江酥糖

增加 2,440 位元組, 10 天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温江酥糖'''香、甜、酥、脆、细腻、化渣,香不腻人、甜不见糖、酥不顶口、脆不觉硬,食后有芳人心田、心情舒畅之…”


'''温江酥糖'''香、甜、酥、脆、[[细腻]]、化渣,香不腻人、甜不见糖、酥不顶口、脆不觉硬,食后有芳人心田、心情舒畅之感。

中华饮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是各[[民族]]<ref>[https://www.sohu.com/a/481831764_121106869 【民族团结】56个民族简介 ],搜狐,2021-08-06 </ref>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晶。各民族[[饮食文化]]交流互动,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ref>[https://www.sohu.com/a/429220982_315594 老汤坊|中国饮食文化特点:注重风味,讲究美感],搜狐,2020-11-03</ref>。

==特产简介==

温江酥糖问世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温江酥糖创始人是明末[[温江县]]寿安乡著名糕点工人马敬山。他开设的糖果作坊吉祥斋,就以生产中式糕点著名。他精通中式糕点的蒸、烘、炸、烤等工艺技术,首创独具风味的新品种——酥糖;并用后汉名将“马援”的爵号“伏波将军”为[[商标]]。定名“伏波牌酥糖”。据说,马敬山自誉为马援后代,而马援在后汉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马敬山借此宣扬酥糖声誉。温江酥糖香、甜、酥、脆、细腻、化渣,香不腻人、甜不见糖、酥不顶口、脆不觉硬,食后有芳人心田、心情舒畅之感。

清[[光绪]]二十四年,县人马敬山,精通小糖[[技术]],在吴家场经营“吉祥斋”京果铺,创制酥糖。因与后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同姓,故取名“伏波牌”酥糖。嗣后,吴家场李土奇开“魁成号”京果铺进行仿造,取名“老君牌”酥糖。这两个产品,分别与民国23年、32年的四川省劝业会上赢得“酥糖创始第一家”锦旗和地方名产品金质奖,从此酥糖驰名,销路扩大。其后,鱼凫镇的“凤池轩”京果铺雇请马敬山之子为技师,生产酥糖。再后又有“寿康村”等京果铺相继仿造。全县年产酥糖约一万盒。

温江酥糖采取传统配方,用料考究,工艺独特,以白芝麻、精[[白糖]]、糕粉、熟面、诒糖、熟化猪油为配料,经过制面、制糖坯等工序,然后取锅两口,用暗火分别将面、糖反复迭制成薄片,以不见筋络为佳,再卷成筒状,切片包装。温江酥糖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

==参考文献==
[[Category:420 家政總論]]
43,40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