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伤寒论

增加 8,635 位元組, 5 年前
新建条目
'''伤寒论'''(医药图书)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ref>[http://haoshiwen.org/bookdes.php?id=34 《伤寒论》介绍]好诗文网</ref>

[[张仲景]]<ref>[http://www.henan.gov.cn/hngk/system/2006/08/22/010003293.shtml 张仲景]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2006年08月22日 来源:新华网</ref>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伤寒论

拼   音: Shang Han Lun

作   者: 张仲景

类别: 中医学

阐述内容: 外感热病治疗规律

出   自: 伤寒杂病论

地   位: 古代医学经典

卷   数: 共10卷

所   属: 中医

==书名==
伤寒是中国古人对外感病的通称,并不是某一疾病的专门病名。古人常把疾病的诱因当作病原,寒不仅仅是现代所说的受寒,而是所有外邪引起疾病的统称,出处可参照郝万山先生的讲义视频,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的伤寒也正是该义,与现代的伤寒症无关。

==内容简介==
===新版《伤寒论》===
新编《伤寒论(第2版)》为中医药学高级丛书(第二版)之一,是由全国近十所中医院校。科研机构专家共同编写而成。《伤寒论(第2版)》第一版自2000年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得到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可和好评。但十年过去,对《伤寒论》的研究又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些新的观点,新的成果亟待补充,故对该书进行修订。

本版仍以[[刘渡舟]]教授据明代[[赵开美]]摹宋刻本《伤寒论》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为蓝本,分上。下两篇编写。上篇十章,以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霍乱病,阴阳易差后劳复病分章论述。每证设原文,词解,提要,释义,选注,评述,治法,方药,方义,方论选,点评,临床应用,按语,现代研究等项阐述。下篇四章,分别为类证辨析,类方辨析,用药辨析。专题研究。书末附有方剂索引。

《伤寒论(第2版)》在第一版基础上,对临床应用,现代研究等栏目内容进行了筛选与补充,增补了部分专题研究,对第一版中存有争议或不规范之处进行了修订。力求内容准确。文辞精炼。符合学科的发展要求。《伤寒论(第2版)》对《伤寒论》进行了系统。全面。科学的挖掘,整理。研究,既有历代医家的精辟论述,又有当代新的研究成果,条分缕析,平正通达,全面。系统。深入地发掘《伤寒论》理论和实践资料,汲取历代研究精华,反映现代研究成果,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反映了当代伤寒学发展的最高水平。《伤寒论(第2版)》可供高等中医药院校师生,科研人员,高级临床中医师参考使用。

===古版《伤寒论》===
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

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ref>[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shanghanlun/98-3-1.html 辨脉法第一]中医世家</ref>

第二卷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总论六经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一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

第三卷至第六卷,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病的脉、证、治疗与预后。

第七卷至第十卷主要论述霍乱、阴阳易、劳复的证治及伤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ref>[http://haoshiwen.org/bookdes.php?id=34 《伤寒论》介绍]好诗文网</ref>

===六经形证===
六经形证,是《伤寒论》全书的纲领,它是把证候分类而定出来的,后世认为这是不废的法则,张仲景观察到热性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六个类型,同时又运用《素问》的精神分析了阳热、表实和阴寒、里虚。即“三阳证”与“三阴证”。 <ref>[http://www.henan.gov.cn/hngk/system/2006/08/22/010003293.shtml 张仲景]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2006年08月22日 来源:新华网</ref>

==流传==
《伤寒论》原书曾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在五代十国时期已经处于一线单传、存亡继绝的危机状态。此书在北宋国家书府秘藏八九十年,嘉佑年间(1056-1063),北宋校正医书局成立,选[[高继冲]]进献本为底本,由[[孙奇]]、[[林亿]]等校定,于1065年由朝廷诏命国子监雕版刊行,名为定本《伤寒论》,结束了从汉末至宋凡八百余年传本歧出、条文错乱的局面。<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f3cf320102x9s3.html 《伤寒论》版本小议 ]黎崇裕(2017-10-26 12:16:22)</ref>

金皇统四年即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刊行,有详注,逐渐取代白文本《伤寒论》,白文本南宋未再翻刻。至元代,白文本《伤寒论》除少数藏书家偶有其书外,社会上已无该书。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江苏常熟藏书家[[赵开美]]偶然得到北宋刻本《伤寒论》十卷,请优秀刻工将此书收刻于《[[仲景全书]]》中。北宋原刻本旋即丢失,现今仍在留存的只有赵开美本。赵开美本逼真宋版,后世尊称赵开美本为《宋本伤寒论》。赵开美本今存五部。《伤寒论》在国外亦有广泛影响。

除此之外,其他还有《唐本伤寒论》(唐·[[孙思邈]])《宋本伤寒论》(宋·[[高继冲]])《[[金本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已]])《宋本伤寒论》(明·[[赵开美]])《康治本伤寒论》([[日本]])《康平本伤寒论》(日本)《桂林本伤寒论》《敦煌本伤寒论》(残卷)等版本。

==历史贡献==
《伤寒论》突出成就之一是确立了六经辨证体系。运用四诊八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论治、立方、用药规律等,以条文的形式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对伤寒六经病各立主证治法,如“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太阳中风”用桂枝汤;阳明经证用白虎汤;阳明腑证用承气汤;少阳病用小柴胡汤……归纳总结了不同的病程阶段和症候类型的证治经验,论析主次分明,条理清晰,能有机地将理、法、方、药加以融会,示人以证治要领。

《伤寒论》另一突出成就是对中医方剂学的重大贡献。本书记载了397法,113方,提出了完整的组方原则,介绍了伤寒用汗、吐、下等治法,并将八法具体运用到方剂之中,介绍了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白虎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柴胡汤、小柴胡汤等代表名方。书中记载的的方剂,大多疗效可靠,切合临床实际,一千多年来经历代医家的反复应用,屡试有效。由于张仲景所博采或个人拟制的方剂,精于选药,讲究配伍,主治明确,效验卓著,后世誉之为“众方之祖”,尊之为“经方”。

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伤寒论》一书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被后世医家奉为经典。<ref>[http://haoshiwen.org/bookdes.php?id=34 《伤寒论》介绍]好诗文网</ref>

==在线阅读==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lun/98-2-1.html 1.伤寒论序_《伤寒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http://www.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64.html 2.伤寒论在线阅读(文学360)]

==相关视频==
[http://www.vodjk.com/zyjz/180126/1455706.shtml 1.《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概述 2018-01-26 ]

[http://www.vodjk.com/zyjz/160711/427928.shtml 2.《伤寒论》的人体系统解剖思想——三部六位体用观 2016-07-11]
3,8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