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范扬

增加 3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范扬 ''' ,1955年生于 [[ 香港 ]] ,祖籍 [[ 江苏 ]] 南通市。1978年入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学习,1982年毕业。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代表作品
[[ 周恩来 ]] 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邮票范扬、时卫平合作。
==个人经历==
1978年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已调入中国画研究院为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研究室主任。擅长中国画,工写兼备,作风淳厚,意味纯正。作品多次参加海内外各级大型展览,多家专业刊物作为专题介绍。作品《支前》,《苦麓烟峦》等为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等展馆收藏。
范扬的山水画
范扬的画,乍看极多 [[ 黄宾虹 ]] 的意味。但范扬似乎并未声称他私淑黄宾虹,他自言自接 [[ 董其昌 ]] 。他的画中果然有一特征:不用苔点。了解山水画,了解山水画史的人,应该知道不作苔点而欲成其为山水画殊为不易。而董其昌的山水画特征也正是线条为多,苔点极少;线钱为主,苔点其次。范扬循此再进一步,索性去苔点而全以线条构成。他现在的山水画如果再加上苔点,就可能像是黄宾老的仿作而缺失了他自己的“范家山色”的那些线条,似乎已将苔点、墨彩等一一裹挟其中,因此,范扬的山水画并无缺失苔点之憾。
范扬自由轻松地任其笔底的线条逸写而出。范扬笔下的山水是潇洒的山水,是傲放的山水,是淋漓的山水,是华滋的山水。然欲潇洒而能出尘,傲放而得沉着,淋漓而又劲挺,华滋而致清健,则谈何容易!要进入到这样的境地,非大师莫能。而如果以“大师”的高标准来要求中年的范扬,未免太过苛刻。但我相信范扬必有心于此,不仅向往,实已在着力朝此迈进了。他曾表示“不是说已经做到了,可我之所想,我的追求,我的路子就是要在痛快中沉着”。
范扬先生的画最能体现中国画学精神,盖因范画正是在形而上之精神气象上着力;在画格与人格上去俗亲雅;在道技兼修上更重悟道。且不论其家学禀赋之渊源、才情格致之养成,技能修为之历练,但观其画作,行家里手莫不动容叹为惊愕。其画气象沉雄而不板滞、活脱而无浮滑、流动而无轻邃、华滋而无妍媚,真是一个迥出天机、若骤若驰、斡流旋转的心象世界。
[[ 范迪安 ]] 先生所论:“范扬在两个世纪之交这几年里似乎得到了神助,以爆发出来的强劲之力将自己的画境大大地做了提升,在他的作品面前,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作画之际‘情驰神纵、超逸优游’的状态。就笔墨的意态而言,他浓笔酣墨,落在幅上皆成‘文章’,显示出解衣磐礴的畅快,达到了通权达变的火候。就描绘的内容而言,他打通了山水、人物、花鸟原有门类界限,只要面对自然,便能‘临事制宜,从意适便’,信手拈来皆得理法,在散乱的节脉中荡起形象的生机。”观其画、识其性而知其人。因为中国画学,实为人学。人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而传统的审美实际上又是对自我人格的欣赏。人的胸襟、品藻决定画的格调气象。古人有“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之说,故读书修品成为传统画家终生之修为。当然人之天性各有不同,或刚或柔,关键在于得正气而不染乎邪病也。
范扬作画虽无古人“突然绝叫三五声”之狂,却有“笔所未到气已吞”之慨,他落笔率意,不假思索,笔笔相生,息息不绝,纵横涂抹,生趣滔滔。笔下山川云水,如浩荡洪流滚滚而至,驰骋自如,令人惊慑。其气概又如冲陈之骁将,奔突如风,气雄万夫。诚如古人描写“得道者”作画的神情:“当夫运思落笔,时觉心手间有勃勃欲发之势,便是机神初到之候,更能迎机而导,愈引而愈长,心花怒放,笔态横生,出我腕下,恍若天工,触我毫端,天作妙绪。前者之所未有,后此之所以难期,一旦得之,笔以意发,意以发笔,笔意相发之机,即作者亦不自知所以然。”
范扬属羊,性格和顺,心地实在,读书时是好学生,做事时也随遇随缘。广交游,多朋友,画友中口碑不错。
范扬出身诗文书画世家,不乏才情。一般说来,世家子弟往往聪明有余,沉稳不足,可以顿悟,不耐渐修,范扬却是能够立定精神,扎牢根基,含英咀华,厚积薄发。上大学前,范扬在老家南通的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研究民间刺绣和剪纸。当时,海内外诸多名家如 [[ 庞薰琴 ]] [[ 吴冠中 ]] 等 到研究所讲学,启发学术,提携后进,范扬获益良多。
[[Category:中国现代画家]]
19,44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