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趙烈文

增加 2,15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趙烈文對大清帝國命運的預言,“不出五十年矣”就要滅亡的判斷===
[[File:趙烈文_(2).jpg|thumb|right|
[http://pic1.52shijing.com/52shijing/mb/d/file/20190117/362f52fb1216a11ee5794467508bec8c_z_480_320.jpg原圖鏈結]
[https://www.google.com/search?rlz=1C1ASUC_zh-TWTW840TW840&sxsrf=ACYBGNRA02GKSnvJDcM2f6Y39d0YvUH8yg:1568466387681&q=%E8%B6%99%E7%83%88%E6%96%87-%E7%9B%B8%E7%89%87&tbm=isch&source=univ&sa=X&ved=2ahUKEwin4YTPsNDkAhWCJaYKHcv-A2wQ4216BAgJECM&biw=1060&bih=505#imgrc=Q8ImLZZg7RUfmM:] ]]
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即公曆1867年7月21日晚,時任兩江總督的曾國藩與趙烈文聊天。趙烈文對大清帝國的命運產生了深深的思索,最終得出了“不出五十年矣”就要滅亡的判斷。這個預言的分量不言而喻。曾國藩聞罷,“蹙額良久”,然後頗為小心翼翼地詢問道:“然則當南遷乎?”趙烈文明確地否定了這個可能,認為大清“恐遂陸沉”,不會像東晉、南宋那樣有偏安江南的機會。
曾國藩不死心,又提出了“本朝君德正,或不至此”的觀點,試圖推翻趙烈文的預言。但趙烈文再次明確地打破了曾的幻想:“君德正矣,而國勢之隆,食報已不為不厚。國初創業太易,誅戮太重,所以有天下者太巧。天道難知,善惡不相掩,後君之德澤,未足恃也。”他認為清朝打天下時殺人太多,得天下太容易,好運已經用完,君主再有德行也靠不住了。經過趙烈文一一剖析之後,曾國藩顯然被說服了,情不自禁地吐露心聲:吾日夜望死,憂見宗祏之隕。”
>學界公認其價值不在被譽為晚清四大日記的《翁同龢日記》《湘綺樓日記》《越縵堂日記》《緣督廬日記》之下。<ref>[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19162277/ 趙烈文的一生>豆瓣小組]</ref>
 
==《能靜居日記》==
[[File:趙烈文_(3).jpg|thumb|right|
[http://g.search.alicdn.com/img/bao/uploaded/i4/i2/3428806687/TB1GP1CmxrI8KJjy0FpXXb5hVXa_!!0-item_pic.jpg原圖鏈結]
[https://www.google.com/search?rlz=1C1ASUC_zh-TWTW840TW840&sxsrf=ACYBGNRA02GKSnvJDcM2f6Y39d0YvUH8yg:1568466387681&q=%E8%B6%99%E7%83%88%E6%96%87-%E7%9B%B8%E7%89%87&tbm=isch&source=univ&sa=X&ved=2ahUKEwin4YTPsNDkAhWCJaYKHcv-A2wQ4216BAgJECM&biw=1060&bih=505#imgrc=1ALcDdV_gt9erM:] ]]
 
先後為曾國藩、曾國荃機要幕客。是書即趙氏從幕後日記,起咸豐八年(1858)五月四日,迄光緒十五年(1889)六月二十日,對曾國藩與清廷的矛盾,南京失陷時清軍燒殺擄掠之暴行,及李秀成被俘等事記敘頗詳,對研究太平天國歷史有較高的參考價值。書系南京圖書館藏抄本。1962年中華書局版《太平天國史料叢編簡輯》選錄咸豐十年二月至同治七年(1868)間記事。台灣省有原稿影印本。
 
別名 趙惠甫日記
 
卷數 五十四卷
《能靜居日記(套裝共4冊)》五十四卷,起自成豐八年(1858)五月,止於光緒十五年(1889)六月,跨度長達三十二年,記錄了作者二十七歲至五十八歲這一人生階段的重要經歷。其中所記咸豐、同治年間時局、政事、軍情,特別是有關湘軍集團、太平天國、捻軍以及晚清朝廷的情況,尤具價值,是研究那一段歷史的核心史料之一。《能靜居日記(套裝共4冊)》在其他如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宗教、民俗等方面的內容亦多有涉及,包羅晚清社會萬象. <ref>[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740281/ 能靜居日記(全四冊)>豆瓣書店]</ref>
72,9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