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南开大学

增加 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南开大学 编辑Nankai University ''' 中国高校 ==简介==''' 南开大学 ''' (Nankai University,NKU),简称“南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首批2011计划、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等,是“学府北辰”之一。 [1-2]  南开大学由 [[ 严修 ]] [[ 张伯苓 ]] 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正式成立于1919年 ,1937  1937 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而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湖南长沙合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8  1938 年迁往云南昆明,长沙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  1946 年回天津复校并改为国立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 [1] [3-4]  
截至2019年1月,学校占地445.19万平方米,其中八里台校区占地122.50万平方米,津南校区占地245.89万平方米,泰达学院占地6.7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197.96万平方米;有专业学院26个、本科专业86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有专任教师2082人;全日制在校学生27621人,其中本科生15862人,硕士研究生8197人,博士研究生3562。
== 文化传统 编辑== === 学校标识=== === 校名=== 
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校名
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校名
学校中文校名标识采用毛泽东主席1950年手书“南开大学”字体。
 1904年8月,严修、张伯苓东渡日本考察教育归国后,将严氏家馆和王益孙家馆合并,招收新生,于1904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中学。   校舍在严宅偏院,初称“私立中学堂”,后易名“敬业中学堂”、“私立第一中学堂”。   此后得 [[ 郑菊如 ]] 捐城西南“南开洼”地10亩,起建校舍。   该地位于天津城西南的开洼地带,有“南开洼”之称,简称“南开”。“南开”地名由此而来 。1907  1907 年秋,由严宅迁入新校舍,学校因所在地名改称“南开中学堂”,后改称“私立南开学校”。 [143-144]  1950年,南开大学学生会给 [[ 毛泽东 ]] 写了一封信,希望为南开题写校名。毛泽东很快回信,并题写了好几幅“南开大学”,嘱托挑选一幅最满意的使用。经过挑选,最终确定了现在使用的这幅题名。 [144] === 校徽=== 
为纪念南开系列学校百年校庆,2004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启用了新的校徽。
 南开大学标志形象的基本元素由图形标志和字体标志两部分构成学校校徽学校校徽(2张) 。其中,图形标志是其核心元素,在实际应用中也称为“校标”。 
南开大学校徽的核心图像为八角形,它既是南开大学校标的原始形态,也是其核心形态。八角星行由两个正方行叠加、结合而成,八个角皆为直角,分别指向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一是体现“方方正正做人”之意,二是体现南开人“面向四面八方,胸怀博大,广纳新知,锐意进取”之精神。
 
八角星行方圆互动,融合东西,体现了南开大学“智圆行方”的入世哲学、“追求卓越”的立世哲学和“允公允能”的济世哲学。
 
校标中的“南开”二字凝练厚重,而孤形排列的“NANKAI UNIVERSITY”简约明快,表征了南开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面向世界的东方学府,图标下部以“1919” 具体说明南开大学的创建时间。
 学校徽章为毛泽东主席手书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本科生用徽章为白底青莲紫字,研究生用徽章为青莲紫底白字,教师用徽章为青莲紫底银字。 [4] [145] === 校色===南开大学的校色为南开紫,又名青莲紫。由于青莲紫体南开紫南开紫(2张) 现了南开人“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品格和卓尔不群、特立独行的鲜明个性,一直为南开人所喜爱、崇尚,校徽、校旗等一些南开标识物均以之为基调,网页与宣传品等也常常用此颜色。 在实际使用中,南开校色依明度可展开为10个色阶,不同色阶可作为标准色彩使用在不同明度的背景上,亦可作为背景色。 [146]  
校旗
校徽
校徽
学校校旗为青莲紫色旗帜,中央印有白色字体的毛泽东主席手书校名。 [4] === 校钟===
在南开主楼后广场上,悬挂南开精神的象征——校钟。
 
南开大学校钟
南开大学校钟
两边铜铸支架也呈钟型,支架上架一横梁,校钟悬挂其上,学校每逢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都会鸣钟纪念。
 校钟系德国克虏伯工厂制造,铜钟钟面铸有整部 [[ 《金刚经》 ]] ,重达一万三千余斤 。1904  1904 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英军将该钟取走作日常用钟,八国联军向天津交还政权后,大钟移至海光寺,后海光寺赠与南开大学作为校钟。铜钟置于思源堂西侧,以4根弓形梁柱做支架,并悬挂于约2米高的台基之上。 1937年7月28日,日军进攻天津,南开建筑被毁,大钟亦不知所终。战后学校多方查索校钟,但杳无无音 。1997  1997 年7月,学校决定重铸校钟,由王钟泉设计,江苏冶金机械厂铸造。新南开校钟重达3000公斤,钟高1.937米。钟的周边雕刻着60枚校徽图案,意寓60周年,钟正面是“南开”两个大字。钟上文字由书法家康殷书写,左面是校歌,中间是校训。 [147-148] === 吉祥物=== 南开大学的吉祥物为南小开。南开大学始建于1919己未羊年,以羊为吉祥物可彰显南开校史悠长。   在中华文化中羊常有踏实肯干、温和乐群、长于开拓之高风,恰与南开“允公允能”相协相映,而山羊取义于八音之首羯鼓,有礼乐和谐之意,在西方文化中羊亦是象征纯洁的图腾。山羊“小开”也表达了南开师生能够齐心协力,锐意创新,争做学界“领头羊”的美好期待。 [149] == 精神文化== === 校训===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校训
张伯苓手迹
张伯苓手迹
在南开初创之时,校父严修便提出了“尚公”、“尚能”的主张,1934年,校长张伯苓化《诗经·鲁颂》中“允文允武”为“允公允能”作为南开校训。“允”为文言语首助词,“既、又”的意思。“允公允能”意即“既有公德,又有能力”,以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之能力”。   “日新月异”语本 [[ 《礼记·大学》 ]]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即与时俱进,每天每月都要有所创新和发展。南开校训作为一种永久的精神力量、博大的精神力量、强烈的感召力量,启迪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南开人,鼓舞他们为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150]  校训中文标准字体源自1962年4月 [[ 吴玉如 ]] 为张伯苓校长夫妇合葬墓碑撰写的碑文拓片,后加以标准化处理。 [151] === 校歌===为巩固团体精神,南开在五四运动前创制了南开大学校歌,编校歌的动议,是1917年5月16日在东京南开同学会欢迎当时赴日本参加远东运动会的张伯苓校长和南开运动员茶话会上,由留日南开学生 [[ 张蓬仙 ]] 提出。 1918年末,张伯苓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回校后,即请音乐教员 [[ 孙润 ]] 生审定一歌,曲子采用的是西方的圣诞之歌——《Oh Christmas Tree》。 [152-153]  
渤海之滨 白河之津 巍巍我南开精神
 
汲汲駸駸 月异日新 发煌我前途无垠
 
美哉大仁 智勇真纯 以铸以陶 文质彬彬
 
渤海之滨 白河之津 巍巍我南开精神
 
南开大学校歌
南开大学校歌 [153]
=== 南开镜箴===
南开镜箴,又称四十字镜箴、容止格言,由南开体系创建人张伯苓订立的。
 
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气象:勿傲、勿暴、勿怠。
 
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 校庆日=== 南开大学校庆日为10月17日
[[Category:600 史地類:中國史地]]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
14,6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