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阿诺德·拉扎勒斯

增加 5,036 位元組, 6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阿诺德·拉扎勒斯 | 圖像 = File:勒斯.jpg|无框|居中|缩略图|center|[http://a3.att.hudong.com/77/85/0120000019339…”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阿诺德·拉扎勒斯
| 圖像 = [[File:勒斯.jpg|无框|居中|缩略图|center|[http://a3.att.hudong.com/77/85/01200000193390136323856994254_300.jpg

http://so.baike.com/s/tupian/%E9%98%BF%E8%AF%BA%E5%BE%B7%C2%B7%E6%8B%89%E6%89%8E%E5%8B%92%E6%96%AF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932
| 國籍 =南非约翰内斯堡
| 别名 =Arnold Allan Lazarus
| 職業 = 心理学家
| 知名原因 = 行为疗法
▪ 认知评价情绪理论
| 知名作品 =
}}

阿诺德·拉扎勒斯,南非心理学家,临床行为治疗法的先驱,他出生于南非约翰内斯堡。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他在当地接受教育。由于邻近的小孩子很少,使他常感孤单、恐惧。他小时候就学会弹钢琴,星期六早晨在一家电影院担任中场休息的演奏,酬劳约是1美金,但是到了14岁时他认为自己在钢琴演奏上并无天赋,因而兴趣转向健身、举重、拳击及摔跤。

'''简介'''

“从前我是个瘦弱的小孩,常常被欺负,所以我开始积极地锻炼身体”,这个决心使阿诺德·拉扎勒斯赢得了拳击举重比赛,并计划经营一家健身中心。拉扎勒斯在南非长大,在当地接受教育,却强烈认同美国,“我喜欢看超人和蝙蝠侠,并认同于这些英雄所捍卫的自由、正义及美国人作风。”

'''童年时'''

他就无法忍受种族主义与歧视。这些观念使他卷入许多打斗,也是投入拳击和举重的另一个因素。后来他进入约翰内斯堡的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先主修英文,希望将来成为记者,后转修心理学和社会学,1956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他和达芬妮(Daphne Ann Kessel)结婚,他们有一子一女。1957年获实验心理学硕士学位,1960年获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旋即赴英国伦敦莫尔伯勒门诊医院从事医学实习。

'''职业生涯'''

1959年他即开始私人执业,实习结束后回到约翰内斯堡继续专职私人开业医生。1960年任德兰士瓦(Transvaal)劳工教育协会副主席。1961年由于他在《变态和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发表关于小组治疗的论文而被公认为“临床革新者”。1963年A.班杜拉请他到美国斯坦福大学任心理学访问教授,因此举家迁往美国加州。1年后,他因怀念故乡,于是又重回南非约翰尼斯堡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医学院担任精神病学讲师。由于南非时局混乱,1966年又和妻子赴美国加州索塞里多(Sausalito),任行为治疗研究所主任,这一年,他和沃尔普(Joseph Wolpe)合著的《行为治疗法》出版。1967年,他出任费城坦普尔大学医学院行为科学教授,在那儿和沃尔普共事。沃尔普原是拉札陆斯的指导老师,后来因拉扎勒斯批评沃尔普观点过于僵硬狭隘,两人便不再合作。

'''行为疗法'''

1970年拉扎勒斯赴耶鲁大学担任临床训练中心主任,1972年,拉扎勒斯获得美国心理学专业委员会颁发的毕业证书,在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开设私人诊所行医。同时受位于新不伦瑞克的鲁特格斯大学之邀,任心理学教授兼主任,1974年任教于应用与专业心理学研究院。

'''所获奖项'''

拉扎勒斯曾获得许多荣誉与嘉奖,其中最受瞩目的是美国专业心理学协会的杰出成就奖,以及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的特别奖项。此外,他也是获得康明心理学奖(Annual Cummings PSYCHE Award)殊荣的第一人。

1999年,他得到两项终生成就奖,一项是由加州心理学会所颁,另一项是由行为治疗协会所颁发。他至今共出版了18本著作,以及超过300篇的学术文章。情绪词汇的分类1999年,拉扎勒斯将17种常见的情绪词汇分成五大类:不愉快的情绪(nasty emotion):气愤、羡慕、嫉妒;存在的情绪(existential emotion):焦虑、惊吓、自责、羞愧;被不利生存条件所引发的情绪(emotion provoked by unfavourable):安心、希望、悲伤、沮丧;移情作用的情绪(empathic emotion):感激、同情;被有利生存条件所引发的情绪(emotion provoked by favourable life condition):快乐、高兴、骄傲、爱。

'''主要著作'''

[[《行为治疗技巧》]]:Behavior Therapy Techniques, 1971 I Can If I Want To: 1975

[[《多重模式的行为治疗》]]:Multimodal Behavior Therapy, 1976 In the Mind's Eye: The Power of Imagery for Personal Enrichment, 1977

[[《多重模式的治疗实践》]]:1981 Don't Believe It for a Minute!: Forty Toxic Ideas That Are Driving You Crazy, 1993

参考资料
1. Arnold A. Lazarus Obituary .Town Topics.2013-10-09[引用日期2016-05-30]

2. Davison, Gerald C., and G. Terence Wilson. "Arnold A. Lazarus (1932–2013)." American Psychologist 69.6 (2014): 620-21. PsycINFO. Web. Apr. 2016.
1,93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