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赵尔巽

增加 14,246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赵尔巽'''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赵尔巽 |圖片 = File:T0197e63de10f6e018b.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8%B5%B5%E5%…”
'''赵尔巽'''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赵尔巽
|圖片 = [[File:T0197e63de10f6e018b.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8%B5%B5%E5%B0%94%E5%B7%BD&src=tab_www&correct=%E8%B5%B5%E5%B0%94%E5%B7%BD&ancestor=list&cmsid=f91c35cd381ae5965aa623ff372d625c&cmran=0&cmras=0&cn=0&gn=0&kn=18&fsn=78&adstar=0&clw=266#id=e4c9d35a56a4cfebfdde85bcc2ba8af5&currsn=0&ps=69&pc=69 原图链接][http://mini.eastday.com/404.html 图片来源于东方资讯网]]]
|圖片尺寸 =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公元1844年5月23日
| 國籍 = 中國--清朝
| 别名 =
| 職業 = 东三省总督、清史馆馆长
| 知名原因 = 创办奉天讲武堂、主编《清史稿》
| 知名作品 = 《刑案新编》《赵留守攻略》  
}}

'''赵尔巽'''(1844年5月23日-1927年9月3日),字公镶,号次珊,又名次山,又号旡补,清末汉军正蓝旗人,奉天[[铁岭]]人(今辽宁铁岭市),祖籍[[山东]][[蓬莱]]。

清代同治年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安徽]]、[[陕西]]各省按察使,又任[[甘肃]]、[[新疆]]、[[山西]][[布政使]],后任[[湖南]][[巡抚]]、[[户部尚书]]、[[盛京将军]]、湖广总督、四川总督等职。

宣统三年(1911年)任东三省总督。[[武昌起义]]后在奉天(今辽宁)成立保安会,阻止革命。民国成立,任奉天都督,旋辞职。

1914年任清史馆总裁,主编《清史稿》。[[袁世凯]]称帝时,被尊为"嵩山四友"之一。

1925年[[段祺瑞]]执政期间,任善后会议议长、临时参议院议长。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赵尔巽

别名:公镶,次珊,次山,旡补

国籍:清朝→中华民国

民族:汉军旗人

出生地:奉天铁岭(今辽宁铁岭市)

出生日期:公元1844年5月23日

逝世日期:公元1927年9月3日

职业:东三省总督、清史馆馆长

主要成就:创办奉天讲武堂、主编《清史稿》

代表作品:《刑案新编》《赵留守攻略》

旗籍:汉军正蓝旗

葬处:[[北京市]]怀柔县怀北镇神山村北

祖籍:山东[[蓬莱]]

==人物生平==
===主政湖南===
赵尔巽,生于清宣宗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原籍辽宁铁岭, 汉军正蓝旗人,出生于铁岭的官宦世家 。

赵尔巽祖父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任山东[[莱州]]知府,全家定居[[掖县]]城里。其父亦在莱州府为官。赵尔巽同治十三年(1874年)中进士,入选[[翰林院]]编修。

1903年1月,赵尔巽由山西布政使调充湖南巡抚。下车伊始,他把创办新式教育作为"新政"的第一急务。当时清政府规定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学堂,因此久负盛名的岳麓书院计划改为湖南大学堂,但旧派人物、岳麓书院山长[[王先谦]]等人百般阻挠,此事搁浅。

赵尔巽下令将已成立的高等学堂迁到书院内,迫使王先谦等人离开。赵尔巽的新政措施,受到常德学务帮办、新派人物熊希龄等人的大力支持。

[[熊希龄]]响应巡抚衙门要求各道、府设一所师范学堂,以解决中小学堂师资匮乏问题,联合湘西士绅上呈一份在常德共同设立西路师范学堂的禀稿。赵尔巽阅后,批准照办。

1903年秋天,西路师范学堂成立,熊希龄担任副办,实际主持校内外一切事务。他的办学才干,逐渐受到赵尔巽的赏识。

当时,英、日等国矿商纷纷勾结地痞流氓收买矿契,掠夺湖南境内矿山。名叫[[卜洛克]]的英商携三十万银子跑到长沙,设立商号,贿赂当局,图谋采矿。

为保卫矿权,熊希龄等人经深思熟虑,觉得"非购地不足以保矿",于是向巡抚府呈文.要求设立矿务购地公司,将矿权集中于人民之手,并建议将原有阜湘、沅丰两公司合并为湖南全省矿务总公司,以抵制外商插手湘矿。赵尔巽欣然采纳这一建议,于当年6月成立矿务总公司,布告通商各埠:"凡华洋人来商办矿,均须总公司章程不得违越。"有效保全了湘省矿权。这一办法被视为全国样板,先后有九个省参照湘矿公司章程办理矿务。

经过几个月的考察,这年底,赵尔巽上奏朝廷,极力推荐熊希龄,恳请免除对熊的严加管束。当时清廷正需要笼络维新人士,又看在封疆大吏的面上,降旨照准。赵尔巽立即委任熊为西路师范学堂监督,放手让他办理一切学务。

赵尔巽在湖南所办的多项新政,诸如废除书院、创办各级学堂、派遣留学生、裁撤绿营、编练新军等,均找熊希龄商量对策.熊希龄知恩图报,尽力出谋划策.次年5月,赵尔巽调离湖南,由端方继任巡抚一职。赵尔巽不忘向新任巡抚推荐熊希龄,使他继续受到重用。熊希龄后来怀念赵尔巽时说"龄弟不才,受知实深",乃肺腑之言。<ref>[https://www.360kuai.com/pc/9672a614ca110c6a1?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赵尔巽将军为赴任为何要准备两个月?从赵尔巽赴任,窥探晚清官场],快资讯,2019-09-10</ref>

===督川时期===
1904年署理户部尚书。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赵尔巽任盛京将军,相当于后来的东三省总督地位。在任时着意整理财政,开始成立财政局,铸造银元,创办东三省银号,发行纸币。因其措施得当,为人清廉,在任两年,使奉天省财政大有改观。

督川时期奏设"经征局"负责清理财赋,一年时间财政裕平。对凉山少数民族,实行"改土归流",设"平夷局"联络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感情,受到少数民族的拥护。

转督东三省,时值武昌起义爆发,各省革命气氛热烈,奉天省革命党人正准备约定时间举义响应,赵尔巽以"保境安民"为名调集大军准备镇压,革命被迫转入地下。中华民国成立后,赵尔巽被解除职务去[[青岛]]隐居。赵尔巽来青岛后住在宁阳路。当时青岛人因其巷中住有清朝遗臣,遂名"清官巷"。不久,王公大臣蜂拥沓至,多居巷中,于是众人又呼为"赃官巷"。赵尔巽用大量资金在青岛购置大片房产,他在高密路、天津路、海泊路等建了一大批房子出租或出卖,是当时青岛首屈一指的大富翁。

===反对共和===
1912年2月清[[宣统帝]]宣布退位,赵尔巽的心腹谋士、保安会参议总长[[袁金铠]]代赵尔巽草拟的"东三省反对共和十二条"。在外交上也是只承认大清帝国与各国所订之条约,其他"概不与闻"。随后赵尔巽、[[张作霖]]、袁金铠等人周密策划,对奉天乃至东三省全境的革命党人和无辜平民进行大规模屠杀。据当时的报告称:"前后为赵尔巽、张作霖等肆意残杀同胞人达数千以上,及集合各要地进退维谷者不下数万人,乃赵尔巽犹派兵剿捕,日事搜杀,军队所至,殃及妇孺,灭绝人道,至此已极。刻虽赞成共和,实为民军公敌。"

辛亥革命后,逊清王公贵族、高官大吏纷纷跑到青岛居住。赵尔巽长期担任巡抚、总督之类的高官,宦囊充实,初来乍到便住进[[德国]]人兴建的斯脱兰大饭店。会前旅馆租金很贵,可每年夏天都人满为患,让赵尔巽很不舒服。搬入新居后,不甘寂寞的赵尔巽与[[陆润庠]]、[[劳乃宣]]等旧官僚组成"十老会",常常怀念过去当官的日子。隆裕太后驾崩时,遗老们在胶州海关举行公祭,赵尔巽因悲伤过度,又加上遭遇风寒,竟卧病不起。

袁世凯窃取总统职位后,多方拉拢有名望的人士。1914年他下令成立清史馆,聘请能员编撰《清史》,拟定赵尔巽为馆长,[[于式枚]]、[[刘廷琛]]二人为副馆长。赵尔巽于1914年受袁世凯之聘,出任清史馆馆长。醉心于恢复帝制的袁世凯想藉清史馆延揽胜朝遗老、山林隐逸之士,争取他们的同情与支持。而赵尔巽则想通过纂修清史,以示不忘先朝隆恩。<ref>[https://www.360kuai.com/pc/952b4ac9b4bd6e514?cota=3&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赵尔巽新官上任,为何打起了蒋百里的主意],快资讯,2019-05-03</ref>

===潜心编史===
袁世凯刚上任时,曾邀请赵尔巽出山,赵以"不当二臣"拒绝,还自比为义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声称"青岛就是首阳山"。虽然答应国史馆长之聘,但赵尔巽以生病为由,迟迟不肯动身赴京。他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为他弟弟赵尔丰"昭雪罪名"。赵尔丰在四川保路运动中杀害请愿民众,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之一,其民愤极大,被老百姓称为"赵屠夫"。武昌起义后,赵尔丰被革命党人镇压。袁世凯知道赵尔巽的意图后,立即授意黑龙江护军使朱庆澜上呈为赵尔丰议恤立传。然后,派人赴川调查赵尔丰事件,最后为其"昭雪罪名"。赵尔巽见条件已经满足,就赴京任职。他宣称:"我是清朝官,我编清朝史,我做清朝事,我吃清朝饭。"又自诩为三国时的关羽"降汉不降曹"。赵的做法遭到许多遗老的谴责。

1914年3月,赵尔巽被袁世凯召为清史馆馆长。赵尔巽到任后,立即在秦老胡同设置清史馆临时筹备处,着手组织筹建工作。他起初预算开办经费为一万元,每月常用经费一万二千元,实际需临时开办费二万元,每月经费二万二千元。当时清史、国史两馆同时筹建,预算也同时递交。财政部向国务院上报说,国史馆预算经费每月仅八千多元,比清史馆节省得多。赵尔巽对财政部将两馆相提并论,且为国史馆抱屈的说法大为恼火,上书袁世凯,呈请清史馆缓办。其时国史馆长王闿运因与馆员意见不合离京返湘,受其影响,赵尔巽也萌生退意。袁世凯闻讯,一面安抚赵尔巽,一面谕令财政部从速向清史馆如数拨款,筹建工作才继续进行。

时值军阀混战,国力衰微,经费极为紧张,特别是1917年后,费用几乎到毫无着落的地步。赵尔巽对清王朝心怀眷恋之情,认为事关一代国史,"失今不修,后业益难著手",再困难也"不敢诿卸"。一方面节约开支,敦促同仁加快进度、多尽义务,一方面以其资望向各军阀募捐,并言:"不能刊《清史》,独不能刊《清史稿》乎!"终于1927年编成《清史稿》,为研究清朝历史提供了权威史料,并极尽褒扬之辞。当年9月3日赵尔巽在北京病逝,时年83岁。翌年,《清史稿》正式付印出版。

==个人成就==
辛亥革命之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迫退位。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于1914年成立了清史馆,着手编纂清史。1914年3月9日,袁世凯发布大总统令,批准成立清史馆。馆址即设于北平东华门内,延聘汉军正蓝旗人前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为馆长。赵尔巽起初不愿就任,袁世凯劝以修清史乃歌颂大清功德之事,正遗老所当效力之处,赵尔巽乃出任清史馆馆长。赵尔巽任清史馆馆长时,已是古稀之龄。他一直主持编纂《清史》,网罗了一大批学者。依历代正史体例,分纪、传、表、志四类编撰,各类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如"志"中的邦交、交通,"表"中的大学士、军机大臣,"传"中的畴人、藩部等。1927年赵因病去世,由[[柯劭忞]]总纂完成初稿,以《清史稿》命名出版,全书五百二十九卷,为历代正史中规模最大的一部。<ref>[https://www.diyifanwen.com/tool/zgjdmrmy/105223524295246752.htm 赵尔巽的名言、名句、名言警句],第一范文网,2017-05-02</ref>
==轶事典故==
为了在动荡中稳定东三省局势,免受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赞成共和的影响,赵尔巽与袁金铠等人密谋成立"奉天国民保安会"。在奉天各界代表会议上,奉天巡防军统领张作霖在会场内外密布武装人员,甚至公然掏出手枪压制要求宣布东三省独立、响应武昌起义的革命党人,胁迫代表们就范。赵尔巽在张作霖枪杆子的支持下,宣布成立奉天保安会,他本人"当选"为会长。张作霖保驾有功,当上了军事部副部长,并将所部二千多人开进省城镇慑民众。由于赵尔巽与张作霖这种特殊关系,后来《清史稿》缺乏经费时,张大帅提供了巨额捐款。赵尔巽死后,张作霖根据赵尔巽生前建议,续聘柯劭忞兼代清史馆馆长,委派袁金铠督率刊印、管理经费。奉天保安会成立之后,赵尔巽电告清廷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邀功。这时,控制东三省局势的赵尔巽与担任内阁总理大臣的袁世凯保持极为密切的关系。东三省在赵尔巽的控制之下,当全国大多数省区都已升起五族共和的旗帜之后两个月,最后一个迫于形势不得不降下大清的黄龙旗。<ref>[https://www.360kuai.com/pc/9fe71a7cc68e3cd27?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赵尔巽与风尘女子合影落入太监之手,为消除影响花一万两银子赎回],快资讯,2019-10-24</ref>
==作品欣赏==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60">
File:赵尔巽 ·.jpg|赵尔巽书画作品
File:8acedce7fe1949719a6b3f62a0f07f93 th.jpg|赵尔巽书画作品
File:LskLfq99MM b.jpg|赵尔巽书画作品
File:T01bfe9148a8629d429.jpg|赵尔巽书画作品
File:赵尔巽 无标题.jpg|赵尔巽书画作品
File:Zc-22130-671.jpg|赵尔巽书画作品
File:T01fc4c3d4736c37f8f.jpg|赵尔巽书画作品
File:T0132dce679ea37b738.jpg|赵尔巽书画作品
</gallery>
==视频==
<center>
{{#ev:youku|XODk0NDE4Mzcy|640|center|<big>赵尔巽公馆-辽宁文保志愿者活动纪实</big>|frame}}

1、赵尔巽公馆-辽宁文保志愿者活动纪实

{{#iDisplay:g0892abt1su|640|370|qq}}

2、东北王张作霖:东三省总督被吓到,袁金铠向赵尔巽推荐张作霖!
</center>
== 外部連結 ==
*[http://ren.bytravel.cn/history/1/zhaoer35412.html  博雅人物网]
==参考资料==
14,6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