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36
次編輯
變更
李侍堯
,無編輯摘要
'''李侍堯''' (?一1788年),字欽齋,漢軍鑲黃旗人,二等伯李永芳四世孫。父官戶部尚書元亮。清朝乾隆時期大臣,出征台灣有功,得以入列“紫光閣平台灣二十功臣”。 ==生平簡介==[[File:李侍堯.jpg|thumb|right|[https://img1.pixpo.net/img/26/5/0k2tsupqel/sg_0K2tsUPQEl.jpg原圖鏈結][https://www.pixpo.net/history/0K2tsUAB.html] ]] ===劾前將軍錫特庫廢弛馬政===乾隆初以廕生授印務章京,見知高宗。累遷至正藍旗漢軍副都統。乾隆十七年(1752年),調任 為熱河副都統。二十年,擢工部侍郎,調戶部。署廣州將軍。劾前將軍錫特庫廢弛馬政,錫特庫下吏議。奏定廣州滿洲、漢軍駐防官制兵額。 ===兩廣總督===二十一年,署兩廣總督。奏:「廣東各屬買補倉穀,兼雜上、中、下三等,而報以上價。應碾米,用上穀;應借糶,用中、下穀。」上諭以所言洞悉情弊,諭各省督撫嚴飭州縣買補當碾試,務得上穀。又請禁廣東制錢攙和古錢,並吳三桂 偽號錢事。上諭以「前代錢仍聽行用。[[ 中國吳三桂]]利用偽號錢,令民間檢出,官為收換,供鼓鑄之用」。又奏廣州駐防出旗漢軍官兵曠米,平糶便民,上從之。二十三年,守備[[ 清朝張彬佐]] 官員 禁村民演劇被毆,奏請飭讞。上謂:「未得懲創惡習之意。應先治刁民,後議劣弁,庶刁悍之徒知畏懼。」二十四年,實授總督。奏:「廣東各國商舶所集 , 於1758年5月27日-1761年5月27日 請飭銷貨後依 期 間 回國,不得住冬;商館毋許私行交易;毋許貸與內地行商貲本;毋許雇內地廝役。」二十五年,又奏:「粵海關各國商舶出入,例於正稅船鈔外有各種規禮,應請刪除名色,併為歸公銀若干。各口僕役飯食、舟車諸費,於此覈銷。」並下部議行。廣西巡撫[[鄂寶]]以貴縣僮民[[韋志剛]]不法 , 奉旨接替知縣[[ 陳弘謀石崇光]] 擔任察報,避重就輕,請奪官。上以事由崇光察報,命毋奪官;侍堯奏先經面諭崇光體勘,始行察報,上令逮崇光按鞫。又奏志剛實無不法事,崇光猜疑妄報,仍奪崇光官。上以侍堯與鄂寶各懷意見,飭以「秉虛公,除習氣」。 ===嘗薦星垣,坐降調=== 二十六年,召授戶部尚書、正紅旗漢軍都統,襲勛舊佐領。二十八年,授湖廣總督。奏:「湖廣行銷淮鹽,抬價病民,請酌中定價。」命兩淮鹽政高恆赴湖廣會議,奏請按淮商成本,酌加餘息,明定限制,從之。加太子太保。二十九年,調兩廣總督。右江鎮總兵[[ 李星垣]]坐婪賄得罪,命侍堯按鞫,擬絞。上以侍堯嘗薦星垣,今擬罪輕縱,責侍堯回護,坐降調。以憂還京師。署工部尚書。三十一年,調署刑部。三十二年,回 兩廣總督任。襲二等昭信伯。 ===用兵西南===三十四年,師征緬甸,命侍堯傳檄暹羅。時暹羅方為甘恩敕所據,侍堯以為不宜傳檄;以己意宣諭暹羅各夷目,密偵緬甸,苟入境,令擒以獻,上韙之。豐順民[[朱阿]] 姜謀為亂,督吏捕治。三十八年,授武英殿大學士,仍留總督任。安南內亂,令廣西鎮、道嚴防。入覲,賜黑狐端罩。四十年,兵部以廣東民糾黨結盟,不數月至五起,當追論武職弛縱罪 。 全名 侍堯奏言:「武職既協緝,復追論弛縱罪,則規免處分,必致暗 為 消弭,兇徒轉得漏網,請寬之。」上從其請,並諭曰: 「 侍堯此奏,意在挽回積習。然亦惟侍堯向不姑息屬僚,朕所深信,始可為此言。若他人,未可輕為倣效也。」 ===處理“緬甸遣越州民入關為諜案”===四十二年,雲貴 總督 兩廣 [[圖思德]]奏緬甸投誠,籲請納貢。上命大學士[[阿桂]]往蒞其事,並調侍堯雲貴總督。緬甸頭人[[孟幹]]謁侍堯,請緩貢。侍堯偕阿桂奏:「孟幹等語反覆,遵旨斷接濟,絕偵探,示以威德,不予遷就。」上召阿桂還。緬甸歸所留守備[[蘇爾相]],侍堯遣詣京師。緬甸乞遣孟幹 等 處 還,侍堯諭令歸所留按察使銜[[楊重英]],上嘉其合機宜。四十三年,奏獲緬甸遣騰越州民入關為諜,送京師。尋奏:「永昌、普洱界連緬甸,擬每歲派兵五千五百,在張鳳街、三臺山、九龍口諸 地 方提督軍務 防守。」上諭以「揆度邊情,不值如此辦理」。侍堯復請於杉木隴設大汛,撥騰越兵五百;千崖設小汛,撥南甸兵二百,輪駐巡防;並分守虎踞 、 銅壁等關。從之。 ===貪縱營私,奪官===四十五年,雲南 糧 饟兼 儲道[[海寧]]訴侍堯貪縱營私狀,命尚書[[和珅]] 、侍郎[[喀寧阿]]按治。侍堯自承得道府以下餽賂,不諱,上震怒,諭曰:「侍堯身為大學士,歷任總督,負恩婪索,朕夢想所不到!」奪官,逮詣京師。和珅等奏擬斬監候,奪爵以授其弟[[奉堯]]。又下大學士九卿議,改斬決,上心欲寬之,復下各直省督撫議。各督撫多請照初議定罪,獨江蘇 巡撫 [[閔鶚元]]迎上意,奏:「侍堯歷任封疆,幹力有為。請用議勤議能之例,寬其一線。」上乃下詔,謂:「罪疑惟輕,朕不為已甚。」改斬監候。 ===特旨授予三品頂戴、孔雀翎===四十六年,甘肅撒拉爾回蘇四十三為亂,上遣大學士阿桂視師。特旨予侍堯三品頂戴、孔雀翎,赴甘肅治軍 事 。甘肅冒賑事發,總督[[勒爾謹]]得罪,命侍堯領總督事,會阿桂按治。勒爾謹及前布政使[[王亶望]]、布政使[[王廷贊]]、蘭州知府[[蔣全迪]]皆坐斬。上命諸州縣侵冒二萬以上擬斬決,一萬以下斬候,於是皋蘭知縣[[程棟]]等二十人皆坐斬。四十七年,奏:「皋蘭等三十四廳、州、縣虧庫帑八十八萬有奇、倉糧七十四萬有奇,請於現任總督以下各官養廉扣抵歸補。 」 的該 上命寬免。又請豁免節年民欠三十萬兩。旋命予現任品級頂帶,加太子太保。 ===瀆職怯懦,將其奪 官 職 ===四十九年,廣東鹽商[[譚達元]]訴侍堯任兩廣時,總商沈冀州歛派公費餽送,上命尚書[[福康安]]按鞫,請罪侍堯。上責侍堯償繳公費,免其罪。蘇四十三亂既定 , 上屢諭侍堯密察新教回民。至 是 兼轄,鹽茶廳回田五等復為亂,侍堯會固原提督[[ 廣西剛塔]] 地區的捕[[ 廣東田五]] 。田五自戕,得其孥誅之。無何,田五之徒復攻靖遠。侍堯駐靖遠,令剛塔督兵往,亂久未定。上命大學士阿桂 、 廣 尚書福康安 視師。渭城陷, 西 兩省之最高 安副都 統 治者 [[明善]]戰死,賊據石峯堡。上責侍堯玩延怯懦,奪官,仍在軍效力督餉。侍堯旋督兵赴伏羌。福康安 至軍,發侍堯玩愒貽誤諸罪狀。逮熱河行在 , 亦為清朝封疆 王 大 吏 臣按鞫,擬斬決。上仍令從寬改監候。五十年,諭釋 之 一 。署正黃旗漢軍都統。署戶部尚書 。 湖北江陵民訴知縣[[孔毓檀]]侵賑,命侍堯往按。奏言毓檀未侵賑,但治賑遲緩,坐奪官。命署湖廣總督。奏上年孝感被災饑民[[劉金立]]等掠穀,生員[[梅調元]]糾眾毆殺金立,並生瘞二十三人。上逮前總督[[特成額]]及知縣[[秦樸]]等治 其 罪。未幾, 實 早於1757 授。 ===獎以「深合機宜,得大臣體」===五十二 年 間 , 他已代理入覲。臺灣民[[林爽文]]為亂,調侍堯閩浙總督,駐蚶江。時前總督[[ 鶴 常青]]督兵渡臺灣,侍堯以兵力不足,調廣東、浙江兵濟師。又慮賊據笨港劫糧械,撥缯船分防鹿耳門、鹿仔港。上獎以籌濟有方。亂久未定,上以常青非將才,命福康安 為將軍督師;並寄諭常青全師以歸,待福康安 至,再籌進取。侍堯恐常青宣露上旨,人心惶惑,節錄發寄,并具疏請罪。上大悅,獎以「深合機宜,得大臣體」。賜雙眼孔雀翎。福康安劾提督柴大紀,上責侍堯徇隱。五十三 年,侍堯亦奏大紀貪劣諸狀,自請治罪,上寬之。 ===復命圖形紫光閣,列前二十功臣===臺灣平,命仍襲伯爵。建福康安等生祠於臺灣,命侍堯居福康安 、[[海蘭察]] 之次。復命圖形紫光閣,列前二十功臣。侍堯短小精敏,過目成誦。見屬僚,數語即辨其才否。擁几高坐,語所治肥瘠利害,或及其陰事,若親見。人皆悚懼。屢以貪黷坐法,上終憐其才,為之曲赦。十月,疾聞,命其子侍衛毓秀往省。旋卒,諡恭毅。<ref>[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ttscgi/ttsquery?0:17880926:mctauac:TM%3D%E6%9D%8E%E4%BE%8D%E5%A0%AF 由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共同製作]</ref> ==李侍堯多次犯法,乾隆為何不忍殺他?==他宦海沉浮多年,幾起幾落,《清史稿》中說李侍堯「屢以貪黷坐法,上終憐其才,為之曲赦。」這其中究竟有什麼玄機?李侍堯為官生涯的第一個挫折發生在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這一年李侍堯調任為兩廣總督。其屬下的右江鎮總兵李星垣貪腐罪行被發現,清廷嚴命李侍堯按律將其羈押,擬罪處刑。李侍堯長期在兩廣做封疆大吏,經年累月就在地方上飛揚跋扈,有了自己的「小集團」,這個獲罪的李總兵,當初也是李侍堯保舉方得以為 任 該 一方,自然屬於李侍堯的「自己人」,於是在對待李星垣的問題上含含糊糊從輕處理了。乾隆帝得知李侍堯對罪臣處罰過輕,於是責備李侍堯袒護他,將其降 職 以示懲戒 。 另外,1764 但李侍堯畢竟是皇上寵臣,不久清廷將其召回京城署理工部尚書。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又調署刑部。乾隆三十二年(1767 年 ),再回到兩廣總督任上,襲二等昭信伯。這一次官場挫折並沒有給李侍堯帶來多大的打擊,但是接下來這次事件就令李侍堯差點丟了性命。李侍堯在地方上任職已久,為人陰刻囂張,在地方進貢問題上也有不少貪墨行徑 , 手下僚屬對 他 亦再度 也是敢怒不敢言,後來的大權臣和珅與李侍堯不和,於是利用雲南糧儲道海寧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上訴李侍堯貪縱營私的罪狀。乾隆大為震驚,特命尚書和珅、侍郎喀寧阿按律治理。李侍堯過往的不少劣跡敗露,清廷下詔將其奪官,逮捕 回 京。和珅等上奏擬斬監候,奪取爵位並授給其弟李奉堯。又下大學士九卿商議李侍堯的罪狀,改為斬立決。乾隆帝一方面有惜才之心,李侍堯所犯並非叛國謀逆之類的死罪,不至於處死。乾隆曾臣下公開講「李侍堯歷 任 該 封疆,辦事明干,在督撫中最為出色」,還誇李侍堯「最能辦事」。不難看出乾隆皇帝對他的賞識。另一方面李侍堯是自己一手提拔,現在卻身陷囹圄,也使得皇帝臉面難堪。乾隆最終決定庇護李侍堯,下旨 要 職 各部商議,改為斬監候。李侍堯這才撿回一條命來。次年李侍堯又回到官場,繼續做乾隆皇帝的臣僕。之後有鹽商檢舉李侍堯在兩廣任上貪贓,乾隆皇帝也只是派人將李侍堯抓起來拘押幾天「意思意思」。1781年3月,撒拉爾回人反清起事爆發,於是李侍堯就從刑部大牢請出來,將他封為甘肅總辦軍務。”4月,又旨命李侍堯為“管理陝甘總督事。”大難不死的李侍堯到了七十歲時,因為辦理甘肅貪污案十分得力,就賜他極品頂戴。從此李侍堯又風光了,直到1788年10月因病逝世。所以李侍堯不是斬首,而是病逝 。<ref>[https://www.pixpo.net/history/0K2tsUAB.html 李侍堯多次犯法,乾隆為何不忍殺他?]</ref>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