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燕德妃

增加 3,102 位元組, 6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燕德妃'''({{bd|609年||671年|7月27日|catIdx=Yan,燕}}),涿郡昌平县人,中国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
'''燕德妃'''({{bd|609年||671年|7月27日|catIdx=Yan,燕}}),[[涿郡]][[昌平县]]人,[[中国]][[唐朝]][[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越王[[李貞 (唐朝)|李贞]]、江王[[李嚣]]之生母。

== 生平 ==

燕氏为[[隋朝]][[幽州]][[总管]][[燕荣]]的孙女,父燕宝寿与隋观王[[杨雄 (隋)|杨雄]]第三女杨氏的女兒。兄燕敬嗣,唐鄂郓二州刺史、昌平郡公。

燕氏年甫十三香名過振,[[武德]]四年李世民聘請燕氏,命召入後庭,首封[[贵人]]。[[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于[[贞观 (唐朝)|贞观]]元年(627年)立燕氏为'''[[贤妃]]'''<ref>[[徽號]]賢,即[[賢妃]]。(初唐後宮制度,一品夫人有:貴、淑、德、賢,同為正一品。)</ref>。同年<ref>又有一說是[[武德]]九年(626年)。</ref>,燕氏生下第八子[[李貞 (唐朝)|李贞]]。其后又生下第十一子[[李嚣]],在贞观六年(632年)[[李嚣]]夭折。

贞观末後十八年(644年),再次冊封'''[[德妃]]'''<ref>[[徽號]]德,即[[德妃]]。(初唐後宮制度,一品夫人有:貴、淑、德、賢,同為正一品。)</ref>。燕氏与唐太宗的另三位妃嫔[[武则天]]、[[杨婕妤 (唐)|杨婕妤]]、[[巢王妃杨氏]]俱为表亲(武則天外祖父楊達為杨雄之弟)。

[[永徽]]元年唐高宗即位(650年),立燕氏为'''越国太妃'''<ref>①太妃:即大妃,意即先帝的[[遺孀]]太夫人,也是繼位[[太子]]所承認的"長輩"。</ref> <ref>②高宗朝,尊冊先皇後官的[[遺孀]]們,為藩國太夫人共有三位:一.紀國太妃([[韋貴妃]])、二.越國太妃('''燕德妃''')、三.趙國太妃([[楊妃]])。</ref><ref>③[[妃]]、[[太妃]]、[[太妃|國太妃]]:僅有宮中地位,但毫無干涉政治和操縱朝庭的權柄。</ref>。遵照遺命,依其兒子[[李贞|越王贞]]出外遷居藩國封地。

[[乾封]]元年,高宗皇帝和[[武則天|武皇后]]登泰山[[封禪]],燕太妃一起擔任终献<ref>①[[资治通鉴]]記載:[[麟德]]二年,冬,十月,[[武則天|武皇后]]表称曰:「[[封禅]]旧仪,祭皇地示氏,太后昭配,而令公卿行事,礼有未发,至日,妾请帅内外[[命妇]]奠献」。([[唐高宗]]皇帝)诏曰:「禅社首以皇后为'''亚献''',越国太妃燕氏为'''终献'''」。</ref><ref>②[[舊唐書]]記载:事者皆趨而下。宦者執帷,皇后率[[六宮]]以升,行禮。帷帟皆以錦繡為之。百僚在位瞻望,或竊議焉。於是詔立登封、降禪、朝覲之碑,各於壇所。又詔名封祀壇為舞鶴台,介丘壇為萬歲台,降禪壇為景雲台,以紀當時所見之瑞焉。</ref>。[[咸亨]]二年(671年),不久燕太妃逝世于郑州(位於[[河南省]])外鄉,同年12月27日葬于唐[[唐昭陵|昭陵]]墓,享年六十三岁。

與武則天為遠房表親,燕氏之外祖父[[楊雄 (隋朝)|楊雄]]為武則天外祖父[[楊達 (隋朝)|楊達]]之兄,她們有同一外曾祖父[[楊紹 (北周)|楊紹]]
1,6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