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1369年12月6日)他出生在吉水[[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父[[解子元]],元至正五年(1345)进士,授安[[福州]]判宫,迁太史院校书郎,除承务部、东莞县尹,在元末战乱中死于乱兵;父亲[[解开]],二魁胃监,五知贡举,以父死节赠官参知政事不拜,明初授以官又不受,一心从事著述、办学,培养人才;母亲[[高妙莹]],不但贤良淑慧,而且通书史、善小楷、晓音律。解缙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传说他自幼颖敏绝伦,有“神童”之称。其母画地为字,于腿盖中教之,一见不忘。5岁时,父教之书,应口成诵;7岁能述文,赋诗有老成语;10岁,日数诵千言,终身不忘;12岁,尽读《四书》、《五经》,贯穿其义理。
== 收藏单位== 《永乐大典》残本星散于世界各地公私藏家之手,目前散落在7个国家的30多个单位和个人手中,大约400册,800余卷。单位有:[[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台湾中央图书馆]]、[[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日本国会图书馆]]、[[日本东洋文库]]、[[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日本三理图书馆]]、[[日本静培堂文库]]、[[日本斯道文训]]、[[日本大阪府立图书馆]]、[[日本武田长兵卫]]、[[日本石黑传六]]、[[日本小川广己]]、[[英国图书馆]]、[[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英国伦敦大学东方语言学校]]、[[英国剑桥大学]]、[[英国马登]]、[[德国汉堡大学图书馆]]、[[德国科隆大学图书馆]]、[[德国柏林人种博物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美国康奈大学]]、[[美国波士顿图书馆]]、[[越南河内法国远东学院]]、[[韩国旧京李王职文库]]等。[[中国国家图书馆]]拥有221册(包括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60册)。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永乐大典》加起来,不到原书的百分之四! ==重要事件 年表==
正统十四年(1449年)南京文渊阁大火,《永乐大典》所据原稿付之一炬。
1983年:中国国家图书馆从[[山东]]入藏1册。
==收藏单位==
《永乐大典》残本星散于世界各地公私藏家之手,目前散落在7个国家的30多个单位和个人手中,大约400册,800余卷。单位有:[[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台湾中央图书馆]]、[[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日本国会图书馆]]、[[日本东洋文库]]、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日本三理图书馆、日本静培堂文库、日本斯道文训、日本大阪府立图书馆、日本武田长兵卫、日本石黑传六、日本小川广己、英国图书馆、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英国伦敦大学东方语言学校、英国剑桥大学、英国马登、德国汉堡大学图书馆、德国科隆大学图书馆、德国柏林人种博物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美国康奈大学、美国波士顿图书馆、越南河内法国远东学院、韩国旧京李王职文库等。中国国家图书馆拥有221册(包括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60册)。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永乐大典》加起来,不到原书的百分之四!
编辑本段《永乐大典》重要事件年表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收藏在南京文渊阁的《永乐大典》原稿差点毁于大火。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明世宗令人抄写一本副本,耗时六年。
明末清初:正本下落不明,疑毁于此时的战火。
雍正年间:副本收藏在翰林院。
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发现《永乐大典》有千余册不知所终。
光绪元年(1875年):不足五千册。
光绪二十年(1894年):翁同和入翰林院查点,仅存八百余册。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6月23日翰林院遭纵火,《永乐大典》几乎全部遭到焚毁,所余无几。翰林院内仅存六十四册被陆润庠运回府中。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政府批准将翰林院所存《大典》残本送归教育部,60册置于京师图书馆,4册置于教育部图书室展览。
1934年,馆藏《大典》达93册。
1951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将11册《永乐大典》归还中国。上海商务印书馆董事会将原藏商务印书馆所属东方图书馆的二十一册捐献出来。顾子刚捐赠三册,系北洋军阀徐世昌所有,周叔弢、赵元方、张季芗、郑广权、王富晋、陈李蔼如、赵玉林等先后各捐一册。
1954年: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赠还原藏日本满铁图书馆的《永乐大典》52册。
1955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图书馆赠还中国3册。苏联科学院通过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移赠1册。
1959年:收集《永乐大典》原本两百一十五册,加上副本、微缩胶片等,共七百三十卷,约占全书总卷数的3%。
1965年,赵万里捐出所藏2册《永乐大典》。
1983年:中国国家图书馆从山东入藏1册。
==正本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