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米丘

移除 66 位元組, 4 年前
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
=== 艺术家 米丘和飘===米丘和飘
从1982年到1987年,北京对米丘的意义绝不仅仅停留在建筑专业方面。他的个人摄影展和抽象水墨画展也同时举行。1985年,他甚至一个人禅坐一天,玩起了行为艺术。深入广西、贵州等贫困山区的生活与出入政府上层机构参与规划的实践像火锅冰啤一齐刺激着他的胃。他兼收并蓄,不舍不弃,身在建设部公干5年,心却在各种艺术门类之间跳跃,"一个都不能少"。米丘认为,圈子艺术家是可怕的,把艺术隔离为与社会不同步的东西,导致了90年代中国艺术的张力和影响力的严重收缩。青年时期的趣味一脉相承了下来。10年之后的1997年,作家余秋雨写了一篇《欢迎米丘》的文章说:"欢迎米丘,也就是欢迎他的文化态度。我认为,米丘的文化态度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从对抗走向对话。他不接受一切粘滞的归属,把自己的活动范围开拓得很广,现代油画、抽象水墨、表演艺术、行为艺术、文化策划、艺术管理,一一介入。他软化、甚至取消了其间的种种界限,因此也就软化、甚至取消了对抗。"
=== 中西合璧,艺商兼通===
1987年,米丘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了欧洲。 在英国、法国、瑞典、挪威转了一圈后,米丘选择了挪威,他喜欢北欧人对土地、对自然的淳朴感情。
中国人喜欢在欧洲的chinatown抱成一团其乐融融,但米丘宁可孤独。他住在奥斯陆的"高尚住宅区",借来大量英语原版奥斯卡获奖影片的录像带学英语,有意识地钻进没有华人的西方圈子里,几星期几个月不讲一句中文,以此逼迫自己用外语思维。以后环境改善了,他在不同地方设立画室,有自己的助手,有专业摄影师对他的创作不断地记录,他的秘书能使用四国语言,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及日常朋友中很少有中国人。究其原因,米丘不过是想"在西言西",达成对西方文化的真正了解。
他举办的个人展览和作品的行为艺术在不同的国家引起了轰动,他的肖像与其他七位挪威最有名的艺术家并列,印制成400万份火花在欧洲出售。
米丘在欧洲的得意之作有两个,一是"传真行为"行为艺术,二是"欧洲·中国文化交流计划"。前者是他最成功的行为艺术作品,而后者令米丘回到阔别8年的中国,并在一个时期内频频成为欧洲米丘工作中米丘工作中 杂志的封面人物。 
1993年,配合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米丘事前向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发寄信函,要求围绕艾滋病的主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回传真。那几天,展览厅里的传真机简直像一个有生命的肌体,嗒挞嗒挞地响个不停,一百多个国家的不同文字在同一时间讨论着艾滋病这个世界性的主题,参与者有国家总统、艺术家、400多名艾滋病患者、公司职员、宗教人士及少年儿童;传真内容包括绘画、诗歌和文章。然后米丘将这些传真全部印刷成红色,在皇宫与市政大厅之间铺成一道长148米、宽4.8米的大型"血道",旁边就是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发广场。恰好那天下雨,血道泛出了红光,反射到众多参观者的脸上,米丘感到了生者与死者之间的交流,艺术对话的目的达到了。
同年,米丘创立欧·中文化交流计划(ECCEP),任首席执行人,他依托的机构是作为欧洲最重要的艺术中心之一的海涅·昂斯塔艺术中心。一年之内,米丘就搞了十几个项目。1996年,他在欧洲举办的"中国艺术五千年"展览,以中国大陆14个大型博物馆的200件国家级文物串起中国历史的脉络,向欧洲人展示中国无比辉煌的古代艺术。他的设计主题是空气、石头和土,仅是土的主题,便从黄河运来了36吨黄土(米丘当年36岁)在展厅铺垫,铺了将近3000平方米,埋进60个无热能的纤维灯柱,意大利花岗岩做成两条通道,金缕玉衣悬浮空中,使展览本身成为一件精心设计的艺术品。观者无不震撼,甚至流泪。这实在是前所未有的展览方法!配合这个展览,还举办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的文化活动,梅兰芳剧团的演出、上海芭蕾舞团的演出、瓷器讨论会、国际文化和健康研讨会、大型中国和世界的学术讨论都获得成功。
来自中国,了解西方,既懂艺术,又识市场,且处于一个对艺术界深具影响力的职位--这种组合在当时乃至今天的中国艺术家中,也仅米丘一人而已。
===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在9月6日开幕的"2006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观众们惊艳于一座730平方米的江南小镇─这一次把江苏水乡同里"复制"到水城威尼斯的,是上海的建筑艺术大师米丘。届时,观众可以乘船从河宁波老外滩宁波老外滩 上直接抵达展厅的门口。
为了把同里古镇"运"到千山万水之外的威尼斯,米丘此次动用了两只集装箱,而主题为"建构宣言"参展作品,由"碑","古镇印象","百宝箱","耕乐堂","生命之轮","冥思者","古镇记忆"及"理想建构"这八件作品构成,零感和素材全部取自于五六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的同里古镇。其中的"同里镇耕乐堂木建构模型",更是按照始建于明代,占地6亩4分,现存三进四十一间的"耕乐堂"实物以纯樟木1比1复制而成。
更为震撼的是,"古镇记忆"这个部份,将会以展览现场一个三米乘四米,深度为一米,并且波光荡漾的水池为"银幕",把事先拍摄的同里古建筑影像直接投映到这个"水幕"之上。
以同里为素材的整组作品,将通过影像,听觉,嗅觉等艺术手段组合形态,给人以完整的思考感受。米丘表示,作品表达的是"过去,当下与未来的延续性,重新树立'建构'概念,对中国和西方城市建设和建筑进行反思,强调历史文脉的延续性与建构的重要性,通过对历史,文化,生态,经济,社会资源的全方位的整合,展示文化理想,建构合理秩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的。"
=== 幸福生存===
米丘在欧洲有几年过着很孤独的生活,但感觉内心在呼吸。他回忆起1996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阳光中,伦敦白金汉宫所具有的质感、材料、光线都美轮美奂得令他感动得掉泪。其实他看到的只是局部。多少年过去了,建筑师们留下的是依然年轻的建筑。
还是这年秋天,米丘去了上海崇明岛,那里有很多从外面买来的服役过期的旧船。船厂将旧船上的设备拆下来卖掉,再将船体钢材切下来卖。他们不是在船坞里拆船,而是让船直接冲岸,然后像受伤的巨兽一样倒下;几百名工人接着上船切割船体,不是有序有组织地切割,而是任意地用各种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在肢解大船。米丘目睹了这一切,眼看着旧船冲岸掀起的巨浪拍死好多人,眼看着一艘船的"死亡"。他在那里呆了很多天,受到极大的心灵震撼,旅欧9年有秩序的生活被打乱了。在这种非常不文明的行为的强暴下,所有的钢板都扭曲了,所有的发动机都割裂了,他感觉到船也是有生命、有经历、有故事的。船厂经历于米丘是一次精神事件,延续了他对幸福生存的思飘-1飘-1 考,以及对"飞"的意象的表现。 
大概在1994年的时候米丘就在考虑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由此产生了"幸福生存"的主题。人的生活本身应该是幸福的。但幸福建立在哪里?历史?独立性?自由?依赖?幸福不是依赖,它是独立的自己建立起来的。幸福并不需要额外的东西,而是内心的一种平衡。他有不少朋友都结过不止一次婚,生活都比以前好了,地位也比以前膨胀了,但是,他们仍然觉得不幸福。
米丘经常看但丁的《神曲》,一段一段地读但丁,里面描述的乌托邦建筑是一个绝对艺术化的过程。建筑是一个很具神秘性的东西。作为一种对话和寻求平衡的空间,建筑所承载的人文色彩、宗教色彩和理想色彩很重。我们引以为傲的、受到启示的始终是一个理想化的东西,即非功能化的建筑。如同他学建筑却关注建筑的审美价值,米丘开始提炼可以承载幸福生存主题的艺术造型。
 
小时候,飞的意象就经常出现在米丘的梦中。现在,他有了"翅膀"。从1999年至今,他创作了13件有"翅膀"的作品--幸福的,哀伤的,希冀的,休闲的,飞翔的,静止的……米丘说,翅膀也是有生命的、特有人性的东西,他能令它变幻出上百种表情,就像手势的表达一样。翅膀跟米丘个人的现实状态特别吻合,而被社会和公众契合与认同只是一种偶然。
 
==主要作品==
98,9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