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3,601
次編輯
變更
榕江县
,创建页面,内容为“榕江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县,位于贵州东南部,黔东南州南部,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
榕江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县,位于贵州东南部,黔东南州南部,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面积3315.8平方公里,2013年人口42万。县政府驻古州镇。
邻接的县市有:东边黎平县、从江县,南边荔波县,西边三都水族自治县、雷山县,北边剑河县。
==历史沿革==
榕江,昔称古州。
元至元二十年(1360年),置古州八万洞总管府,后改军民府,属思州安抚司。
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古州蛮夷长官司,属思州宣慰司;
二十六年(1393年)置古州卫,寻废;
永乐六年(1408年)设古州司流官吏目;
十二年(1414年)以古州蛮夷长官司属黎平府。
清雍正五年(1727年)设开泰县承分驻古州;
七年(1729年)设古州镇,置古州厅,以黎平府同知驻其地;
乾隆元年(1736年)置古州兵备道;
二年(1738年)移开泰县丞分驻朗洞。
1913年,改古州厅为榕江县,属黔东道;
1923年直属于省;1935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1936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1937年以后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攻占榕江县。
1950年,属独山专区。1952年,属都匀专区。
1956年,划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将从江县并入。1961年,将从江县分出。
2007年至今,辖6个镇、13个乡(其中6个民族乡)
截止2019年榕江县共辖9镇10乡(含6民族乡)1街道。全县辖有古州、忠诚、寨蒿、平永、乐里、朗洞、栽麻、八开、平江9镇,崇义、平阳、两汪、计划4乡,仁里、三江、定威、兴华、水尾5水族乡,塔石瑶族水族乡,车民街道办事处。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介于东经108°04′-108°44′、北纬25°26′-26°28′之间。南北长93千米,东西宽66.5千米,国土面积3315.8平方千米。地跨珠江与长江流域。东邻黎平县、从江县,西与雷山县、三都县接壤,北界剑河县,南接荔波县。
===气候特征===
榕江县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边缘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河流深切,中间地势低落,山地特色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8.1℃,积温大于6500℃,降水量1200多毫米,年平均日照1300多小时,无霜期超过310天。空气质量优良,年日平均值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榕江县地面森林覆盖率74.71%,活立木蓄积量2128万立方米。全县有植物2000多种,其中400多种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珍稀树种青钱柳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二级保护的20种,三级保护的17种。
===矿产资源===
截至2012年,榕江县地下矿产资源有金属矿锑、铁、金、汞、锰、铅、铜和钒8种,其中锑金属储量11.29万吨,有非金属矿硅石、石煤、高岭土、沙石等。
===水资源===
榕江县有大小河流67条,总长1303公里,水资源理论蕴藏量25.99万千瓦,可开发10.37万千瓦。
==人口民族==
2018年公安户籍人口数37.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是8.73万人,乡村人口是28.89万人,2018年常住半年人口29.03万人。
榕江县境内居住着侗族、苗族、汉族、水族、瑶族等15个民族。
==生产总值==
2018年累计实现生产总值69.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人均GDP为23881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18.36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完成18.69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完成31.77亿元,增长13.9%。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5.5%、27.6%和46.8%。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拉动度)分别为1.76%、2.37%和6.32%。
==交通运输==
===铁路===
贵广高铁:设置榕江站
===公路===
国道: 321国道、 356国道
高速: 厦蓉高速
省道: 880省道
===水运===
船舶顺榕江而下可直达广州。
==教育资源==
===职中===
榕江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高中===
榕江县第一中学
榕江县民族中学
榕江县实验高中
榕江县第三高级中学
===初中===
榕江县第二中学 榕江县民族中学 榕江县忠诚中学 榕江县寨蒿中学
榕江县朗洞中学 榕江县乐里中学 榕江县平永中学
榕江县车江中学 榕江县栽麻中学 榕江县两汪中学
榕江县平阳中学 榕江县平江中学 榕江县八开中学
榕江县仁里中学 榕江县塔石中学 榕江县兴华中学
===小学===
只列县城内的小学
榕江县第一小学 榕江县第二小学 榕江县第三小学 榕江县车寨小学
==旅游资源==
2008年,国家文化部授予榕江县“中国民族文化艺术之乡”。
有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B级景区、4个A级旅游村寨和5个B级旅游村寨。是全省三个优先发展的重点黎从榕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已形成三宝千户侗寨为核心的都柳江多民族文化旅游线和以茅人河为核心的环雷公山苗风侗韵旅游线。
榕江苗山侗水风景名胜区:2009年12月28日被列为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资源类型丰富,底蕴深厚的苗族、侗族文化与秀丽的自然山水有机融合,原生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而且空间分布集中。这里侗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古朴。
===西山苗王庙===
位于榕江县城西卧龙冈上。从城内步行一公里可达。属榕江县著名的历史文物旅游景点。兴建时代无考。庙内有苗王塑像,身长七尺,赤足芒鞋,着左衽服,双目炯炯有神,昔日香火旺盛。文革时期,庙曾被毁,后群众自愿筹款捐物按原样恢复。2005年,国家帮助扩建,现有面积1490平方米。
===古榕群景区===
位于县城北3千米的三宝千户侗寨,是省古榕风景名胜区的有机组成部分。三宝侗寨沿寨蒿河而居,昔时洪水泛滥冲击河岸,该地侗族人民为抵御河水对沿岸的冲刷侵蚀,于河沿岸边遍榕树作河堤抵御洪水。经过数百年的精心培植,小树长大终成护河长堤,大者数人方能合抱,枝干苍劲向水面发展,倒映于河水之中,形成了一条罕见的沿河林荫带,是当地人民劳作后休憩的好地方。
现榕堤旁侗寨中建有三宝鼓楼,为侗乡第一高大鼓楼,入选基尼斯世界。
====古榕包碑====
在美丽的侗乡车江寨头河堤上的古榕群中,有一棵神奇的榕树,清乾隆年间栽植,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榕荫下有个用红砂条石砌成的古渡口。民国八年,寨民维修渡口时,在榕树旁立了一块有关渡口记载的石碑,碑高约1米,宽0.7米。没想到,这棵榕树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就把这块石碑紧紧地包住,形成了“古榕包碑”一大景观。
====古榕吞庙====
在县城小东门外,原清代古州“接官厅”门前的古老河堤上有株老态龙钟的古榕,种植于清康熙二十九年。这株榕树原植于一座高约2米,面阔1.5米的小土地庙后边。岁月沧桑,斗转星移,雄心勃勃的榕树长大后,居然将所谓主宰一方水土的土地庙吞人口中,形成了“古榕吞庙”的奇特景观。
====生死恋树====
在忠诚镇大桥东岸的河边,原有一株高10余米,胸围6米多的苦楝树,树旁长着一棵幼嫩的榕树。岁月悠悠,春秋轮回,榕树吸足日月之精华,大地之灵气,迅速生长,渐渐地,将苦楝树揽入自己怀中,又慢慢合拢,纳入自己体内。如今,树的下半节,两树已“同体”,成为一根主干;树的上半节,既有洋洋洒洒的榕树,又有翠绿娇羞的苦楝树。两树合一,恩恩爱爱,生死与共。
====珠郎娘美树====
在车江乡口寨村小学近的河坎上,有两株连根并立的大榕树,他枝叶交织,高矮相近,粗细相同,树身从到下相距仅为40厘米,如同相亲相爱的对情人。当你立足细看,左边一株犹如弯照水梳头的“腊乜”(侗语,姑娘),右边株好似站在姑娘身后为其撑伞遮荫的多“罗汉”(小伙子)。因此,人们将这两株对称为“珠郎娘美树”(侗族民间传说一对著名的恋人),实为侗乡一佳景。
====九龙入海====
在榕江酒厂南面约100米处的河堤上有株古榕,发达的根系,纵横交错,上下盘结,铺满了一面河,交织如网,拱起如桥,洞开如窗,盘结扭曲如同游龙直入河水之中,其势磅礴,形态生动,故有“九龙入海”美称。
====榕根瀑布====
在忠诚镇干列村河岸,有清澈澄碧的寨蒿河从这里流过,在20多米高的河岸上,巍然挺立着一株古榕,密集盘结的古榕根紧贴着陡峭的岩壁,伸入河中,形成诱人的“榕根瀑布”奇景。
====夫妻榕树====
在五榕山的古老灵宫殿前,左右各有一棵古榕,它们相隔仅4米,而枝叶密密交织,如同携手相望的夫妻,它们咫尺天涯,苦思苦想而不能结合,因此,人们称为“夫妻榕”。
河堤上游,有一奇观为"古榕包碑",位于车江河古渡口旁,一株古榕竟将一座石碑用根须包裹起来。这座碑为1919年所立的公德碑,纪念捐资修建渡口的人,后来被旁边的榕树"据为己有",构成奇特的"树包碑"景观,令人惊叹榕树旺盛的生命力。
==民俗文化==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1986年,侗族大歌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亮相,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2009年9月,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族牯脏节===
苗族吃牯脏的时间,一般在农历十月或十一月的某个“亥”日或“辰”日,通常举行7天。前3天是大娱乐,全寨大吹芦笙,进行踩芦笙堂欢跳芦笙舞活动。
到第4天寅时,举行吃牯脏踩堂仪式。此时,走在最前面的是穿花衣、羽毛裙,头戴特制的白野鸡毛帽的牯脏头;跟着的是领头的芦笙队,然后,是众多的芦笙队和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牯脏牛和扛着已故先人生前所喜欢的衣物的人们;最后是放鞭炮、铁炮的和参加牯脏活动的队伍。队伍绕牯脏堂3圈,便由牯脏头对着牯脏牛念一阵《吃牯脏词》,念毕后就回家。当人们离开牯脏堂时,土铁炮、火药枪和芦笙齐鸣,霎时,牯脏堂上芦笙阵阵,枪炮声声,人声鼎沸,一片欢腾。
次日寅时(即凌晨3-5点钟),人们将牯脏牛牵到“祭祖堂”,由牯脏头念了一阵《祭祖词》后并鸣枪三响,这个时候呢,各家各户便开始祭祖。
==参考文献==
邻接的县市有:东边黎平县、从江县,南边荔波县,西边三都水族自治县、雷山县,北边剑河县。
==历史沿革==
榕江,昔称古州。
元至元二十年(1360年),置古州八万洞总管府,后改军民府,属思州安抚司。
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古州蛮夷长官司,属思州宣慰司;
二十六年(1393年)置古州卫,寻废;
永乐六年(1408年)设古州司流官吏目;
十二年(1414年)以古州蛮夷长官司属黎平府。
清雍正五年(1727年)设开泰县承分驻古州;
七年(1729年)设古州镇,置古州厅,以黎平府同知驻其地;
乾隆元年(1736年)置古州兵备道;
二年(1738年)移开泰县丞分驻朗洞。
1913年,改古州厅为榕江县,属黔东道;
1923年直属于省;1935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1936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1937年以后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攻占榕江县。
1950年,属独山专区。1952年,属都匀专区。
1956年,划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将从江县并入。1961年,将从江县分出。
2007年至今,辖6个镇、13个乡(其中6个民族乡)
截止2019年榕江县共辖9镇10乡(含6民族乡)1街道。全县辖有古州、忠诚、寨蒿、平永、乐里、朗洞、栽麻、八开、平江9镇,崇义、平阳、两汪、计划4乡,仁里、三江、定威、兴华、水尾5水族乡,塔石瑶族水族乡,车民街道办事处。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介于东经108°04′-108°44′、北纬25°26′-26°28′之间。南北长93千米,东西宽66.5千米,国土面积3315.8平方千米。地跨珠江与长江流域。东邻黎平县、从江县,西与雷山县、三都县接壤,北界剑河县,南接荔波县。
===气候特征===
榕江县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边缘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河流深切,中间地势低落,山地特色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8.1℃,积温大于6500℃,降水量1200多毫米,年平均日照1300多小时,无霜期超过310天。空气质量优良,年日平均值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榕江县地面森林覆盖率74.71%,活立木蓄积量2128万立方米。全县有植物2000多种,其中400多种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珍稀树种青钱柳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二级保护的20种,三级保护的17种。
===矿产资源===
截至2012年,榕江县地下矿产资源有金属矿锑、铁、金、汞、锰、铅、铜和钒8种,其中锑金属储量11.29万吨,有非金属矿硅石、石煤、高岭土、沙石等。
===水资源===
榕江县有大小河流67条,总长1303公里,水资源理论蕴藏量25.99万千瓦,可开发10.37万千瓦。
==人口民族==
2018年公安户籍人口数37.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是8.73万人,乡村人口是28.89万人,2018年常住半年人口29.03万人。
榕江县境内居住着侗族、苗族、汉族、水族、瑶族等15个民族。
==生产总值==
2018年累计实现生产总值69.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人均GDP为23881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18.36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完成18.69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完成31.77亿元,增长13.9%。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5.5%、27.6%和46.8%。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拉动度)分别为1.76%、2.37%和6.32%。
==交通运输==
===铁路===
贵广高铁:设置榕江站
===公路===
国道: 321国道、 356国道
高速: 厦蓉高速
省道: 880省道
===水运===
船舶顺榕江而下可直达广州。
==教育资源==
===职中===
榕江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高中===
榕江县第一中学
榕江县民族中学
榕江县实验高中
榕江县第三高级中学
===初中===
榕江县第二中学 榕江县民族中学 榕江县忠诚中学 榕江县寨蒿中学
榕江县朗洞中学 榕江县乐里中学 榕江县平永中学
榕江县车江中学 榕江县栽麻中学 榕江县两汪中学
榕江县平阳中学 榕江县平江中学 榕江县八开中学
榕江县仁里中学 榕江县塔石中学 榕江县兴华中学
===小学===
只列县城内的小学
榕江县第一小学 榕江县第二小学 榕江县第三小学 榕江县车寨小学
==旅游资源==
2008年,国家文化部授予榕江县“中国民族文化艺术之乡”。
有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B级景区、4个A级旅游村寨和5个B级旅游村寨。是全省三个优先发展的重点黎从榕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已形成三宝千户侗寨为核心的都柳江多民族文化旅游线和以茅人河为核心的环雷公山苗风侗韵旅游线。
榕江苗山侗水风景名胜区:2009年12月28日被列为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资源类型丰富,底蕴深厚的苗族、侗族文化与秀丽的自然山水有机融合,原生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而且空间分布集中。这里侗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古朴。
===西山苗王庙===
位于榕江县城西卧龙冈上。从城内步行一公里可达。属榕江县著名的历史文物旅游景点。兴建时代无考。庙内有苗王塑像,身长七尺,赤足芒鞋,着左衽服,双目炯炯有神,昔日香火旺盛。文革时期,庙曾被毁,后群众自愿筹款捐物按原样恢复。2005年,国家帮助扩建,现有面积1490平方米。
===古榕群景区===
位于县城北3千米的三宝千户侗寨,是省古榕风景名胜区的有机组成部分。三宝侗寨沿寨蒿河而居,昔时洪水泛滥冲击河岸,该地侗族人民为抵御河水对沿岸的冲刷侵蚀,于河沿岸边遍榕树作河堤抵御洪水。经过数百年的精心培植,小树长大终成护河长堤,大者数人方能合抱,枝干苍劲向水面发展,倒映于河水之中,形成了一条罕见的沿河林荫带,是当地人民劳作后休憩的好地方。
现榕堤旁侗寨中建有三宝鼓楼,为侗乡第一高大鼓楼,入选基尼斯世界。
====古榕包碑====
在美丽的侗乡车江寨头河堤上的古榕群中,有一棵神奇的榕树,清乾隆年间栽植,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榕荫下有个用红砂条石砌成的古渡口。民国八年,寨民维修渡口时,在榕树旁立了一块有关渡口记载的石碑,碑高约1米,宽0.7米。没想到,这棵榕树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就把这块石碑紧紧地包住,形成了“古榕包碑”一大景观。
====古榕吞庙====
在县城小东门外,原清代古州“接官厅”门前的古老河堤上有株老态龙钟的古榕,种植于清康熙二十九年。这株榕树原植于一座高约2米,面阔1.5米的小土地庙后边。岁月沧桑,斗转星移,雄心勃勃的榕树长大后,居然将所谓主宰一方水土的土地庙吞人口中,形成了“古榕吞庙”的奇特景观。
====生死恋树====
在忠诚镇大桥东岸的河边,原有一株高10余米,胸围6米多的苦楝树,树旁长着一棵幼嫩的榕树。岁月悠悠,春秋轮回,榕树吸足日月之精华,大地之灵气,迅速生长,渐渐地,将苦楝树揽入自己怀中,又慢慢合拢,纳入自己体内。如今,树的下半节,两树已“同体”,成为一根主干;树的上半节,既有洋洋洒洒的榕树,又有翠绿娇羞的苦楝树。两树合一,恩恩爱爱,生死与共。
====珠郎娘美树====
在车江乡口寨村小学近的河坎上,有两株连根并立的大榕树,他枝叶交织,高矮相近,粗细相同,树身从到下相距仅为40厘米,如同相亲相爱的对情人。当你立足细看,左边一株犹如弯照水梳头的“腊乜”(侗语,姑娘),右边株好似站在姑娘身后为其撑伞遮荫的多“罗汉”(小伙子)。因此,人们将这两株对称为“珠郎娘美树”(侗族民间传说一对著名的恋人),实为侗乡一佳景。
====九龙入海====
在榕江酒厂南面约100米处的河堤上有株古榕,发达的根系,纵横交错,上下盘结,铺满了一面河,交织如网,拱起如桥,洞开如窗,盘结扭曲如同游龙直入河水之中,其势磅礴,形态生动,故有“九龙入海”美称。
====榕根瀑布====
在忠诚镇干列村河岸,有清澈澄碧的寨蒿河从这里流过,在20多米高的河岸上,巍然挺立着一株古榕,密集盘结的古榕根紧贴着陡峭的岩壁,伸入河中,形成诱人的“榕根瀑布”奇景。
====夫妻榕树====
在五榕山的古老灵宫殿前,左右各有一棵古榕,它们相隔仅4米,而枝叶密密交织,如同携手相望的夫妻,它们咫尺天涯,苦思苦想而不能结合,因此,人们称为“夫妻榕”。
河堤上游,有一奇观为"古榕包碑",位于车江河古渡口旁,一株古榕竟将一座石碑用根须包裹起来。这座碑为1919年所立的公德碑,纪念捐资修建渡口的人,后来被旁边的榕树"据为己有",构成奇特的"树包碑"景观,令人惊叹榕树旺盛的生命力。
==民俗文化==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1986年,侗族大歌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亮相,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2009年9月,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族牯脏节===
苗族吃牯脏的时间,一般在农历十月或十一月的某个“亥”日或“辰”日,通常举行7天。前3天是大娱乐,全寨大吹芦笙,进行踩芦笙堂欢跳芦笙舞活动。
到第4天寅时,举行吃牯脏踩堂仪式。此时,走在最前面的是穿花衣、羽毛裙,头戴特制的白野鸡毛帽的牯脏头;跟着的是领头的芦笙队,然后,是众多的芦笙队和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牯脏牛和扛着已故先人生前所喜欢的衣物的人们;最后是放鞭炮、铁炮的和参加牯脏活动的队伍。队伍绕牯脏堂3圈,便由牯脏头对着牯脏牛念一阵《吃牯脏词》,念毕后就回家。当人们离开牯脏堂时,土铁炮、火药枪和芦笙齐鸣,霎时,牯脏堂上芦笙阵阵,枪炮声声,人声鼎沸,一片欢腾。
次日寅时(即凌晨3-5点钟),人们将牯脏牛牵到“祭祖堂”,由牯脏头念了一阵《祭祖词》后并鸣枪三响,这个时候呢,各家各户便开始祭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