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柘荣县

移除 3,54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柘荣县.jpg|缩略图|右|[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6424018898&di=d5303ca8f2fca95ea84c3d11b2f193a6&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80913%2F30f2e132b864417185f9a760de690d60.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53606318_202366 来自搜狐网图片]]]
''' 柘荣县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福建省 ]] 东北部,是 [[ 宁德市 ]] 下辖的一个县,邻接 [[ 浙江省 ]]
柘荣县与 [[ 福鼎市 ]] [[ 福安市 ]] [[ 霞浦县 ]] [[ 浙江省 ]][[ 泰顺县 ]] 交界,通行 [[ 闽东 ]] 语柘荣话。据《读史方舆纪要》:“柘洋东山,东望海外数百里。”县名可能就是因柘树成洋而得名。
柘荣县, [[ 福建 ]] 省宁德市辖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东接福鼎,西连福安,北邻浙江省泰顺县,介于北纬27°05'-27°19'(27°209'),东经119°43'-120°04'(119°897')之间,主要溪流有龙溪、交溪、西溪和东溪等。境内土壤以红黄壤为主,呈偏酸性,可开发山地面积大。矿藏有铁、 [[ 石英 ]] [[ 铅锌 ]] [[ 明矾 ]] [[ 硫磺 ]] 。纪念地有闽东独立师兵工厂旧址、闽东 [[ 苏维埃 ]] 政府主席马立峰殉难地等。柘荣县是闽东北的内陆山区县,原称柘洋,早在新石器时代和 [[ 商周 ]] 之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自古以来就是闽浙交界商品集散地,素有“闽浙咽喉”之称。
中文名称 柘荣县
别 名 柳城、柘洋
所属地区 [[ 福建省 ]][[ 宁德市]]
政府驻地 双城镇
面 积 538.22平方千米(2012)
方 言 通行 闽东方言柘荣方言,部分 [[ 福州 ]]
著名景点 [[ 东狮山 ]] 风景名胜区、鸳鸯头草场、明游朴墓、九龙井、凤岐古民居等
火车站 [[ 福安 ]] 站 福鼎站
一级达标学校 柘荣一中
人 口 10.5744万人(2012)
气候条件 属中 [[ 亚热带 ]] 湿润气候
机 场 水门机场(军用) [[ 宁德 ]] 通勤机场(规划中)
车牌代码 闽J
代 码 350926
著名人物 [[ 游朴 ]] [[ 袁天]]
==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柘荣县地处 [[ 闽东 ]] 北内陆山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 太姥山 ]] 脉主峰东山顶海拔1480米,是全县最高点;英山乡下清水坑海拔仅78.8米,是全县最低点。属中山、低山类型区,平均海拔在600米左右。县境内峰峦起伏,地势呈东高西低。山地面积509.16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94.6%,平均海拔600米左右。
==气候特征==
该县年平均水量在1600-2400毫米,降水充沛。3-4月春雨季,占年总量的16.5%,其特点是雨日多,雨量少,强度弱;5-6月梅雨季,占26.3%,其特点是雨区广,雨量多,湿度大,雨时长而稳定;7-9月台风雷阵雨季,占41.3%,其特点是降水量最多,降水突然,强度大,雨量变化大,极不稳定;10月-翌年2月少雨季,占16.5%。
 
===蒸发和温度===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境内属火山岩地带,截止2009年,已探明的矿产有高岭土、紫砂陶土、明矾、 [[ 石英 ]] [[ 花岗岩 ]] [[ 辉绿岩 ]] 等10多个品种,尤其是紫砂蕴藏量高达260万吨,其品质可与 [[ 江苏 ]] 宜兴紫砂相媲美,素有“北有宜兴,南有柘荣”之称;辉绿岩、花岗岩成材率较高,年开采量分别可达1万立方米;天然矿泉水经鉴定为低矿化度,含锶和偏硅酸,获1992年全国天然矿泉水展览会金奖。
==历史发展==
县名似以柘洋得名。据《读史方舆纪要》:“柘洋东山,东望海外数百里。”
柘荣县在宋为长溪县灵霍乡柘洋里,元为 [[ 福宁 ]] 州灵霍乡柘洋上里。
明初属 [[ 福宁县 ]] ;明成化九年(1473)属 [[ 福宁州 ]]
宋设库溪(今富溪)巡检司。
明正统六年(1441)设柘洋巡检司。
[[ 康熙 ]] 三十九年(1700)裁撤,清 [[ 乾隆 ]] 四年(1739)复置。
[[ 雍正 ]] 十二年(1734),属福宁府 [[ 霞浦县 ]]
[[ 宣统 ]] 元年(1909)至 [[ 国20 国]]20 年(1931),为霞浦县上西柘洋区。
1932年,为霞浦县第六区。1933年,为霞浦县第四区。
1934年4月, [[ 中国共产党 ]] 在柘洋开辟 [[ 苏区 ]] 成立霞浦上西柘洋区 [[ 苏维埃政府 ]]
同年5月-10月,柘洋苏区建立霞鼎泰县苏维埃政府,属闽东苏维埃政府。1935年6月,设立柘洋特种区,直属 [[ 福建省 ]] 第一行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公署驻 [[ 长乐县 ]] 城,公元1938年即 [[ 国27 国]]27 年移驻闽侯,公元1942年移驻 [[ 福安 ]] )。1943年9月,属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 [[ 福安县 ]] 城)。
民国34年(1945)10月1日,撤销柘洋特种区建制,设置柘荣县,仍属第八行政督察区。1947年4月,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福安县城)。1949年6月15日柘荣县解放,属第三专区(专员公署驻福安县城,1950年3月改名福安专区)。1956年8月12日,柘荣县制撤销,原县境并入福安县辖。
1961年10月15日,柘荣恢复县建制,仍属福安专区。
1970年7月1日,柘荣县建制再次裁撤,原县内的城关、东源、宅中、黄柏、富溪、楮坪、英山7个人民公社划归福安县辖,乍洋人民公社划归 [[ 福鼎县 ]] 辖。
1975年3月15日,柘荣再次恢复县建制,属 [[ 宁德 ]] 地区。
1989年8月18日,国务院批准,柘荣列入对外开放的全国55个市、县之一。
==行政区划==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成立初期,柘荣县人民政府下设1个双城镇和第一(富溪)、第二(石咸)两个区,暂时沿用旧保甲编制贯彻新政。
1950年1月,撤销双城镇,划全县为3个区。6月,废除旧保甲制度,实行民主建政,建立乡政府。全县划分为3个区,辖24个乡。
1966年,东源公社增设洋边1个大队(由东源大队析出)。
1970年7月1日,柘荣县建制再度裁撤,将城关、东源、富溪、黄柏、宅中、楮坪、英山7个公社及其所辖73个大队并入 [[ 福安县 ]] 管辖(并入后,城关公社改称柘荣公社);乍洋公社辖11个大队划入 [[ 福鼎县 ]] 管辖。
1972年,英山公社增设田头洋1个大队。
1973年,黄柏公社增入下坪1个大队。
1975年3月15日,柘荣县再次恢复建制,原划给 [[ 福安 ]] [[ 福鼎 ]] 管辖的8个公社,全部划归柘荣。同时,在柘荣撤县期间,福安县潭头公社划归黄柏公社管辖的下坪大队,也随同柘荣复县而划入柘荣管辖。撤县期间的柘荣公社在 [[ 复县 ]] 后仍恢复为城关公社。此时,全县共辖8个公社、86个大队。
7月,楮坪公社增设茶湾(由湾里大队析出)、靴岭尾(由金家洋大队析出)2个大队;英山公社的和尚洋大队改称凤洋大队。全县共辖88个大队。
2003年,柘荣县辖2个镇、7个乡:双城镇、富溪镇、城郊乡、乍洋乡、东源乡、黄柏乡、宅中乡、楮坪乡、英山乡。2003年末,户籍人口10.01万人,其中
柘荣县属 [[ 亚热带 ]] 海洋性季风气候,适宜发展山区农业生产。由于山多田少,农业基本设施差,抗灾能力低,耕作方法落后,生产发展缓慢。
2009年,柘荣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亿元,同比增长6.0%;农民人均纯收入5282元,增长7.4%。药、茶、竹木、食用菌、反季节蔬菜、养殖等产业进一步壮大,全县药材种植面积达41520亩,其中太子参面积38050亩;茶园面积38770亩;食用菌产量(干鲜混合)4369吨,完成造林面积1.2万亩,人工更新面积0.3万亩,成林抚育面积2.2万亩。培育形成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10年粮播面积和粮食产量保持稳定,中药材、茶叶、油茶、食用菌等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7.5亿元,增长1%。农民人均纯收入5992元,增长13.4%,增幅名列全市第一。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在稳定太子参、白术、木瓜等大宗中药材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引进建业农林等农业产业化企业,积极发展名贵中药材,建立红豆杉种植基地2000亩。柘荣太子参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国家标准委验收。茶叶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新植 [[ 金观音 ]] 、黄观音等优质品种茶2580亩,全县乌龙茶品种面积1.1万亩,比重达25%。
==工业方面==
柘荣在宋代就有制陶业, [[ 明代 ]] 就有银矿开采业, [[ 清代 ]] 有造纸业。 [[ 民国时期 ]] ,柘荣境内有造纸、酿酒、打铁、铸锅、榨油、磨粉、染布、木器、竹器等手工业。生产多取家庭、作坊形式,规模小,工具简单,地点分散。至 [[ 国35 国]]35 年(1946)才出现一家机器动力的碾米厂。1949年全县有作坊26家和粮食加工厂1个,全年工业产值21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下同),仅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营、集体工业得到发展。
柘荣民间剪纸源自明末清初。2000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5年被评为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柘荣剪纸历史悠久,既保留了原始艺术淳朴、粗拙、刚健、浑厚的特征,又具有细腻、古雅、秀丽、柔美的艺术魅力,给人以远古艺术的美感。史载,柘荣的原住民多来自北方,每逢中原逐鹿,大批中原百姓和文人学士迁入柘荣,为柘荣带来绚丽多彩的人文财富,其中包括剪纸,此后, [[ 剪纸 ]] 这门民间艺术在柘荣靠口口相传和手把手传技,得以保留、传承。
====柘荣剪刀====
据《柘荣县志》记载,柘荣刀剪业是传统手工艺的老行业,创于清 [[ 雍正 ]] 十二年,经历明显的三个阶段:一是传统工艺、家庭作坊式。
早在清代雍正年(1723-1735),柘荣就有能工巧匠用土铁加钢刃锻打剪刀,长期积累了水磨、下钢、热处理三道传统技艺并代代相传,清同治年间,柘民“袁合兴”、“林木兴”字号的剪刀已颇享盛名,产品还畅销 [[ 江西 ]] [[ 广东 ]] 等地。二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建厂创名牌时期。
1975年成立柘荣县剪刀厂,1990年改名闽锋剪刀厂,使用电动裁板机、冲床等新式机电设备操作工艺,并创立“闽锋”名牌,该品牌以刀刃锋利、水磨淬火独具匠心而享盛名,在全国剪刀质量评比会上,柘荣剪刀对四十层龙头布一剪到底,刀口坚度、锐利度等十项技术指标均获满分,荣获第三名,驰誉全国,曾荣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 福建省 ]] 优质产品称号,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年产剪刀190万把。三是市场经济时代的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草编凉席====
==名胜古迹==
[[ 东狮山 ]] :省级风景名胜,群峰耸峙,雄伟挺拔,集 [[ 太姥山 ]] 的奇伟雄姿,兼 [[ 武夷山 ]] 的柔媚挺秀。
凤岐吴氏大宅:为“亨房”所建,坐北朝南,台基5级,内外两重围墙,四周花园。
九龙井:不仅有九个“龙井”,而且还有地质奇观--冰臼。
 
==特产美食==
 
===柘荣太子参===
 
====药名:太子参====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石竹科。 别名:孩儿参、童参、双批七、四叶参、米参。
 
性味:甘、微苦; 性微寒。 归经:脾经、肺经。 功效:补益脾肺;益气生津。
 
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无力;气阴两伤;干咳痰少;自汗气短;以及温病后期气虚津伤;内热口渴;或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头昏健忘,小儿夏季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来源: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块根。块根供药用,有健脾、补气、益血、生津等功效,为滋补强壮剂。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块根,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是补益脾肺,益气生津,太子参的有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无力;气阴两伤的作用,太子参的吃法常用的有太子参炖柴鸡、黄芪红枣太子参汤、太子参炖田鸡、银耳太子参炖鹿肉等。
 
柘荣是“中国太子参之乡”全县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中药材多达296种,其中以太子参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6万亩,2012年全县建立太子参GAP中心示范片2000亩,推广面积1万亩,是全国太子参单品种区划的“最佳生产种植适宜区”和太子参交易主要集散地。
 
“柘荣太子参”已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并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此为发轫,中西制药相关产业独秀海西,聚集药业及相关联企业20多家。传统刀剪业产量居全国前列,有刀剪企业100多家,年产量近2亿把,产品销往国内20多个省市及东南亚。[
 
====太子参的作用====
 
太子参甘、微苦,平。归脾、肺经。体润性和、补气生津;太子参主治脾虚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虚咳嗽、津亏口渴等症;太子参味甘、微苦而性平,偏微寒,既能益气,又可养阴生津,且药力平和,为一味清补之品,适用于脾肺亏虚、气阴不足、气津不足诸症。  
 
太子参配麦冬,补肺并润肺养阴,用治肺阴亏虚的肺虚咳嗽最宜;太子参配白术,共奏补脾肺之功。同治虚劳,劳倦乏力者;太子参配黄芪,补益之效大增,常用治劳倦乏力为效。  
 
1、太子参治病后气血亏虚,神疲乏力:太子参15克,黄芪12克,五味子3克,炒白扁豆9克,大枣4枚。煎水代茶饮,有一定效果。  
 
2、太子参治病后虚热,津伤口干:太子参、生地、白芍、玉竹各9克。水煎服。有清热生津止渴之效。  
 
3、太子参治脾虚便溏,饮食减少:太子参12克,白术、茯苓各9克,陈皮、甘草各6克。水煎服,有较好疗效。   
 
4、太子参治盗汗(睡觉汗出,醒后汗止):太子参24克,浮小麦30克,大枣5枚。水煎服。
 
5、太子参治糖尿病:太子参、葛根、天花粉各15克,生鸡内金 10克,古瓦(打碎)150克(房上陈旧的老瓦、年代越久越好)。先煎古瓦1小时,取其水煎液,再合其他药同煎。有较好疗效。  
 
6、太子参治神经衰弱(神经症)、失眠:太子参15克,当归、酸枣仁、远志、炙甘草各9克。水煎服。     
 
太子参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热汗多、能益气生津;太子参治气虚肺燥咳嗽,配北沙参、麦冬等,太子参治气阴两虚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枣仁、五味子等。但其补气益阴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参。  
 
太子参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气,养胃阴。太子参常配山药、石斛等同用。但其补益脾气之力不及党参。
==荣誉==
2008年,柘荣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 剪纸 ]] )。
柘荣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104国道过境。
 
==视频==
70,9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