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8,875
次編輯
變更
丘陵
,创建页面,内容为“丘陵,为世界五大陆地基本地形之一,是指地球岩石圈表面形态起伏和缓,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 ,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由…”
丘陵,为世界五大陆地基本地形之一,是指地球岩石圈表面形态起伏和缓,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 ,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由各种岩类组成的坡面组合体 ,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
==名词解释==
丘陵坡度一般较低缓、切割破碎、无一定方向,一般没有明显的脉络,顶部浑圆,是山地久经侵蚀的产物。
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
丘陵一般没有明显的脉络,顶部浑圆,是山地久经侵蚀的产物。
丘陵在陆地上的分布很广,一般是分布在山地或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在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都有大片的丘陵地带。丘陵地区降水量较充沛,适合各种经济树木和果树的栽培生长,对发展多种经济十分有利。
==各地分类==
各地对丘陵的定义不十分一样。在相对而言比较平坦的地方高度差50米就可能可以被称为丘陵,而在山地附近可能在高度差100到200米以上才会被称为丘陵。 结构丘陵的形态和结构相当“偶然”, 它没有非常明显的地形构造这反应了丘陵形成时风化过程的因素丘陵中的河流很少象山脉那样流向平行。
这是因为丘陵的形成原因往往与山脉的形成原因不同。山脉一般是通过地壳运动造成的褶皱和断层,河流一般沿这些断层流行,因此一般在山脉平行。
丘陵中的居民点即有在高处的,也有在低处的,很少有一致的特征,其主要原因在于过去人类建立居民点时考虑日照时间、水源、背风等因素,而丘陵地区这些因素非常混杂,因此成立的居民点也非常多样,同样地丘陵地区的田地排布也非常多样,在善于耕作的丘陵地区丘陵的小结构就更加明显了,丘陵地区内的田地面积一般比较小,每块田地里的作物也不同,很多是粮食、蔬菜、果园和树林混合。
按相对高度分为 :200米以上为高丘陵 ,200 米以下为低丘陵 ;
按坡度陡峻程度分为 :>25°以上称陡丘陵,<25°称缓丘陵;
按不同岩性组成可分为:花岗岩丘陵、火山岩丘陵、各种沉积岩丘陵,如红土丘陵、黄土梁峁丘陵等;
按成因又可以分为:构造丘陵、剥蚀-夷平丘陵 、火山丘陵、风成沙丘丘陵、荒漠丘陵、岩溶丘陵及冻土丘陵等;
按分布位置可分为:山间丘陵、山前丘陵、平原丘陵,在洋底,称为海洋丘陵等。
丘陵地区,尤其是靠近山地与平原之间的丘陵地区,往往由山前地下水与地表水供给而水量丰富,自古就是人类依山傍水,防洪、农耕的重要栖息之地,也是果树林带丰产之地。因其风景别致,可辟为旅游胜地。
==形成==
1、小的山脉的风化,地壳运动;
2、不稳定的山坡的滑动和下沉;
3、风侵蚀造成的;
4、堆积冰川造成的;
5、堆积植被造成的;
6、堆积河流造成的;
7、侵蚀火山和地震;
8、史前陨石;
人造:比如露天开矿造成的堆积、古代居民点造成的堆积等等,此外还有园林工艺故意造成的丘陵地区,比如高尔夫球场、花坛绿化等。
形成原因编辑
1、小的山脉的风化,地壳运动;
2、不稳定的山坡的滑动和下沉;
3、风侵蚀造成的;
4、堆积冰川造成的;
5、堆积植被造成的;
6、堆积河流造成的;
7、侵蚀火山和地震;
8、史前陨石;
人造:比如露天开矿造成的堆积、古代居民点造成的堆积等等,此外还有园林工艺故意造成的丘陵地区,比如高尔夫球场、花坛绿化等。
==中国分布==
中国的丘陵约有1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十分之一。自北至南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淮丘陵、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等。黄土高原上有黄土丘陵;长江与淮河分界线有江淮丘陵,长江中下游河段以南有江南丘陵;辽宁东部,山东两个半岛上,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东南丘陵是北至长江,南至两广,东至大海,西至云贵高原的大片低山和丘陵的总称。它包括福建省、江西省、浙江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苏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部分或全部。海拔多在200至500米之间,其中部分主要的山脉在1000米—1500米左右。东南丘陵多呈东北--西南走向,丘陵与低山之间多数有河谷盆地,适宜发展农业。
东南丘陵地处亚热带,降水充沛,热量丰富,是中国林、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的地区。
===江南丘陵===
指中国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的丘陵的总称。
江南丘陵也是传统地理、人文学上的江南地区,包括江西、湖南两省大部分和安徽南部、江苏西南部、浙江西部边境。该地域低山、丘陵、盆地交错分布,以湘江、赣江流域为中心。介于北纬25°~31°,东经110°~120°,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
盆地中的白垩系和下第三系红色地层广泛出露,形成红色盆地,这些红色地层被河流切割成丘陵,则称为“江南红色丘陵”,海拔200~500米之间,盆地丘陵周围的部分主要山脉有安徽南部的黄山、九华山; 江西东部有怀玉山、雩山; 江西、湖南之间有幕阜山、九岭山、罗霄山、武功山; 湖南西部有武陵山、雪峰山。
===江淮丘陵===
江淮丘陵是秦岭、大别山向东的延伸部分,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东部、南部较高,海拔多在100-300米之间。东部张八岭和凤阳山地区,海拔一般在100-200米之间。江淮丘陵长期处于侵蚀剥蚀环境,地面基本上已被夷平,表现为波状起伏的丘陵和河谷平原。江淮丘陵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带上,气候、植被、土壤等都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江淮丘陵地处安徽省中部与江苏省西部等地,主要包括有寿县、肥东、肥西、六安、长丰、定远、凤阳、嘉山、滁州、天长、全椒、来安、巢湖、六合、仪征、邗江等地。
===浙闽丘陵===
浙闽丘陵位于福建武夷山、仙霞岭、浙江会稽山一线以东的东南沿海,地形上山岭连绵,丘陵广布,海岸曲折,岛屿众多,平原和山间盆地狭小而分散。有二列与海岸平行的山岭组成地形的骨架。最西一列是以武夷山为主干,向东北与仙霞岭、会稽山相连。其中武夷山、仙霞岭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主要由古老变质岩和古生界地层组成。第二列由西南向东北有博平岭、戴云山、洞宫山、括苍山和天台山等,平均海拔800米左右,高峰超过1500米,主要由流纹岩和花岗岩组成。这列山岭以东则过渡到沿海丘陵和台地,其中夹有一些河谷盆地和海积平原。
本区依山濒海,气候受海洋影响很深,年降水量1400~1900毫米,≥10℃积温5000~6500℃,作物一年二熟至三熟。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南方主要林区之一。保存有大面积的原始林和不少珍稀野生动物。已建有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盛产柑桔、茶、油茶、油桐等亚热带经济林木。
==国外丘陵==
===哈萨克丘陵===
亦称“哈萨克褶皱地”,世界最大丘陵。位于哈萨克斯坦中部,北接西西伯利亚平原,东缘多山地,西南部为图兰低地和里海低地。东西长约1200千米,南北宽约400-900千米。海拔300-500米。西部较平坦,平均海拔300-500米,宽达900千米;东部较高,平均海拔500-1000米,宽400千米,地表受强烈切割。
哈萨克丘陵面积约占哈萨克斯坦的五分之一。有克孜勒塔斯(海拔1566米)、卡尔卡拉雷(海拔1,403米)、乌卢套、肯特(海拔1469米)和科克切塔夫等山。为古老的低山台地。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侵蚀,地表较平坦,多沙丘和盐沼。
由于深居内陆,地面又坦荡单调,年降水量仅200毫米左右。7月平均气温24℃,冬季由于北部没有高山屏障,北方冷气团长驱直入,气温可降至-30℃以下,气温年较差大,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属荒漠、半荒漠地带。
自北向南分属草原带(已开辟大片耕地)、半荒漠带。东南部在巴尔喀什湖附近为荒漠带。山区有松林。生荒地用作牧场。矿产资源主要有铜、铅、锌、铬、煤、铁、石油、天然气和铝土矿等。
丘陵在陆地上的分布很广,一般是分布在山地或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丘陵地区降水量较充沛,适合各种经济树木和果树的栽培生长,对发展多种经济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名词解释==
丘陵坡度一般较低缓、切割破碎、无一定方向,一般没有明显的脉络,顶部浑圆,是山地久经侵蚀的产物。
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
丘陵一般没有明显的脉络,顶部浑圆,是山地久经侵蚀的产物。
丘陵在陆地上的分布很广,一般是分布在山地或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在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都有大片的丘陵地带。丘陵地区降水量较充沛,适合各种经济树木和果树的栽培生长,对发展多种经济十分有利。
==各地分类==
各地对丘陵的定义不十分一样。在相对而言比较平坦的地方高度差50米就可能可以被称为丘陵,而在山地附近可能在高度差100到200米以上才会被称为丘陵。 结构丘陵的形态和结构相当“偶然”, 它没有非常明显的地形构造这反应了丘陵形成时风化过程的因素丘陵中的河流很少象山脉那样流向平行。
这是因为丘陵的形成原因往往与山脉的形成原因不同。山脉一般是通过地壳运动造成的褶皱和断层,河流一般沿这些断层流行,因此一般在山脉平行。
丘陵中的居民点即有在高处的,也有在低处的,很少有一致的特征,其主要原因在于过去人类建立居民点时考虑日照时间、水源、背风等因素,而丘陵地区这些因素非常混杂,因此成立的居民点也非常多样,同样地丘陵地区的田地排布也非常多样,在善于耕作的丘陵地区丘陵的小结构就更加明显了,丘陵地区内的田地面积一般比较小,每块田地里的作物也不同,很多是粮食、蔬菜、果园和树林混合。
按相对高度分为 :200米以上为高丘陵 ,200 米以下为低丘陵 ;
按坡度陡峻程度分为 :>25°以上称陡丘陵,<25°称缓丘陵;
按不同岩性组成可分为:花岗岩丘陵、火山岩丘陵、各种沉积岩丘陵,如红土丘陵、黄土梁峁丘陵等;
按成因又可以分为:构造丘陵、剥蚀-夷平丘陵 、火山丘陵、风成沙丘丘陵、荒漠丘陵、岩溶丘陵及冻土丘陵等;
按分布位置可分为:山间丘陵、山前丘陵、平原丘陵,在洋底,称为海洋丘陵等。
丘陵地区,尤其是靠近山地与平原之间的丘陵地区,往往由山前地下水与地表水供给而水量丰富,自古就是人类依山傍水,防洪、农耕的重要栖息之地,也是果树林带丰产之地。因其风景别致,可辟为旅游胜地。
==形成==
1、小的山脉的风化,地壳运动;
2、不稳定的山坡的滑动和下沉;
3、风侵蚀造成的;
4、堆积冰川造成的;
5、堆积植被造成的;
6、堆积河流造成的;
7、侵蚀火山和地震;
8、史前陨石;
人造:比如露天开矿造成的堆积、古代居民点造成的堆积等等,此外还有园林工艺故意造成的丘陵地区,比如高尔夫球场、花坛绿化等。
形成原因编辑
1、小的山脉的风化,地壳运动;
2、不稳定的山坡的滑动和下沉;
3、风侵蚀造成的;
4、堆积冰川造成的;
5、堆积植被造成的;
6、堆积河流造成的;
7、侵蚀火山和地震;
8、史前陨石;
人造:比如露天开矿造成的堆积、古代居民点造成的堆积等等,此外还有园林工艺故意造成的丘陵地区,比如高尔夫球场、花坛绿化等。
==中国分布==
中国的丘陵约有1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十分之一。自北至南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淮丘陵、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等。黄土高原上有黄土丘陵;长江与淮河分界线有江淮丘陵,长江中下游河段以南有江南丘陵;辽宁东部,山东两个半岛上,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东南丘陵是北至长江,南至两广,东至大海,西至云贵高原的大片低山和丘陵的总称。它包括福建省、江西省、浙江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苏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部分或全部。海拔多在200至500米之间,其中部分主要的山脉在1000米—1500米左右。东南丘陵多呈东北--西南走向,丘陵与低山之间多数有河谷盆地,适宜发展农业。
东南丘陵地处亚热带,降水充沛,热量丰富,是中国林、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的地区。
===江南丘陵===
指中国长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的丘陵的总称。
江南丘陵也是传统地理、人文学上的江南地区,包括江西、湖南两省大部分和安徽南部、江苏西南部、浙江西部边境。该地域低山、丘陵、盆地交错分布,以湘江、赣江流域为中心。介于北纬25°~31°,东经110°~120°,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
盆地中的白垩系和下第三系红色地层广泛出露,形成红色盆地,这些红色地层被河流切割成丘陵,则称为“江南红色丘陵”,海拔200~500米之间,盆地丘陵周围的部分主要山脉有安徽南部的黄山、九华山; 江西东部有怀玉山、雩山; 江西、湖南之间有幕阜山、九岭山、罗霄山、武功山; 湖南西部有武陵山、雪峰山。
===江淮丘陵===
江淮丘陵是秦岭、大别山向东的延伸部分,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东部、南部较高,海拔多在100-300米之间。东部张八岭和凤阳山地区,海拔一般在100-200米之间。江淮丘陵长期处于侵蚀剥蚀环境,地面基本上已被夷平,表现为波状起伏的丘陵和河谷平原。江淮丘陵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带上,气候、植被、土壤等都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江淮丘陵地处安徽省中部与江苏省西部等地,主要包括有寿县、肥东、肥西、六安、长丰、定远、凤阳、嘉山、滁州、天长、全椒、来安、巢湖、六合、仪征、邗江等地。
===浙闽丘陵===
浙闽丘陵位于福建武夷山、仙霞岭、浙江会稽山一线以东的东南沿海,地形上山岭连绵,丘陵广布,海岸曲折,岛屿众多,平原和山间盆地狭小而分散。有二列与海岸平行的山岭组成地形的骨架。最西一列是以武夷山为主干,向东北与仙霞岭、会稽山相连。其中武夷山、仙霞岭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主要由古老变质岩和古生界地层组成。第二列由西南向东北有博平岭、戴云山、洞宫山、括苍山和天台山等,平均海拔800米左右,高峰超过1500米,主要由流纹岩和花岗岩组成。这列山岭以东则过渡到沿海丘陵和台地,其中夹有一些河谷盆地和海积平原。
本区依山濒海,气候受海洋影响很深,年降水量1400~1900毫米,≥10℃积温5000~6500℃,作物一年二熟至三熟。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南方主要林区之一。保存有大面积的原始林和不少珍稀野生动物。已建有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盛产柑桔、茶、油茶、油桐等亚热带经济林木。
==国外丘陵==
===哈萨克丘陵===
亦称“哈萨克褶皱地”,世界最大丘陵。位于哈萨克斯坦中部,北接西西伯利亚平原,东缘多山地,西南部为图兰低地和里海低地。东西长约1200千米,南北宽约400-900千米。海拔300-500米。西部较平坦,平均海拔300-500米,宽达900千米;东部较高,平均海拔500-1000米,宽400千米,地表受强烈切割。
哈萨克丘陵面积约占哈萨克斯坦的五分之一。有克孜勒塔斯(海拔1566米)、卡尔卡拉雷(海拔1,403米)、乌卢套、肯特(海拔1469米)和科克切塔夫等山。为古老的低山台地。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侵蚀,地表较平坦,多沙丘和盐沼。
由于深居内陆,地面又坦荡单调,年降水量仅200毫米左右。7月平均气温24℃,冬季由于北部没有高山屏障,北方冷气团长驱直入,气温可降至-30℃以下,气温年较差大,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属荒漠、半荒漠地带。
自北向南分属草原带(已开辟大片耕地)、半荒漠带。东南部在巴尔喀什湖附近为荒漠带。山区有松林。生荒地用作牧场。矿产资源主要有铜、铅、锌、铬、煤、铁、石油、天然气和铝土矿等。
丘陵在陆地上的分布很广,一般是分布在山地或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丘陵地区降水量较充沛,适合各种经济树木和果树的栽培生长,对发展多种经济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