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T-72主力戰車
圖片來自mdc.idv.tw

T-72主戰坦克蘇聯在1967年開始研製的主戰坦克,於1977年11月蘇聯紀念十月革命60周年的紅場閱兵式上首次公諸於世。T-72可說是蘇聯追求於歐洲進行大規模縱深作戰[1] 的產物,以大量性能適中且低成本的主戰坦克集群進行突擊,在冷戰後期取代T-55成為蘇聯裝甲部隊的主力。除了大量服役於紅軍之外,也大量外銷和授權華沙公約盟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及南亞的印度生產,總產量達2萬輛,T-72同時是多個國家自製坦克的基礎,南斯拉夫的M-84、伊拉克的巴比倫之獅及羅馬尼亞的TR-125,都是仿製自T-72,中國的85-IIM設計也受到T-72所影響。雖然第一輛T-72早於1973年出廠,但由於性能可靠及價格低廉,目前在俄羅斯仍有生產改良版作為自用及出口。

目錄

技術特性

火力

T-72的主要武裝是125毫米滑膛炮2A262A46系列,這型火炮也裝載在其他蘇聯坦克T-64的改進型號和T-80上,它能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破片榴彈(HE-Frag)與反坦克飛彈。其中反坦克飛彈是從T-72B開始才具備發射能力,這是因為在這之前的T-72並沒有配備發射飛彈所需的導引套件。

為了使砲彈相容於自動裝彈機,2A46系列滑膛炮採用了獨具一格的分裝式可燃藥筒的彈藥設計:榴彈與破甲彈分為彈丸及可燃藥筒,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則由彈芯(包裹在前置裝藥中)及可燃藥筒構成。彈藥分裝的設計雖然便於裝填,但也帶來了一些副作用:由於火炮藥室和裝彈機部件限制了每一截的彈藥長度,而尾翼穩定穿甲彈的彈芯僅能存在於前半截,所以彈芯容許長度相對較短,因此彈芯的重量、長徑比受到嚴重限制(而西方普遍使用的定裝式炮彈由於彈芯可以貫穿整個藥筒,所以彈芯長徑比潛力優勢明顯)。2A46早期所配用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如3BM12,長徑比僅有14:1,亦有資料稱僅10:1)由於彈芯粗短、質量輕,雖然能達到可觀的1,800米/秒的高初速,但是遠距離存速衰減嚴重且侵徹體短小,尚無法在2,000米距離有效地貫穿西方國家的先進坦克如豹2挑戰者1M1艾布蘭的正面裝甲。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各個使用國對此缺陷開展了許多改進方案。主要為提高火炮藥室容積、改進裝彈機部件,使得火炮能裝填發射更長的炮彈;改進彈藥生產工藝,在保證堅固的情況下能將彈芯製造得更細長(已經達到22:1甚至更高),侵徹體盡可能地貫穿整個彈芯,使彈芯遠距離存速更高、侵徹力更強;改進裝藥配方,提高彈道性能(比如脫殼尾翼穩定穿甲彈專用的4Zh63藥筒,使得炮口動能提高了約5%)。

由於主砲具有雙軸穩定,所以T-72能夠在行進間瞄準射擊。然而早期型號的T-72的火控系統較為簡陋,因此在長距離的命中率表現並不理想。在裝填砲彈的過程,主砲會自動將仰角移動至特定角度,這時由於瞄準儀具有獨立的垂直軸穩定,所以射手能夠在裝填過程中持續地瞄準目標,裝填完畢後主砲仰角會移動至與瞄準儀同步的位置。

T-72除了主要的瞄準儀之外還有一具主動式夜視瞄準儀,它必須使用一個紅外線探照燈作為光源,有效範圍低於800公尺。由於成本以及技術的考量,早期型號並沒有如西方國家一樣普遍配用熱成像儀進行觀瞄,熱成像儀在精準度以及全天候工作的優勢自海灣戰爭後成為T-72性能提升的重點之一。

T-72的輔助武器是一挺7.62毫米同軸機槍,以及一挺由車長操作的12.7毫米防空機槍

自動裝彈機

T-72和T-64、T-80一樣採用自動裝彈機裝填砲彈,它的彈庫設置在砲塔底下的轉盤內,其中可裝載22發砲彈。彈庫中的分離式砲彈採上下水平方式放置,上面是推進藥,下面是彈頭。裝填時砲彈架會上升至砲尾環高度,先裝填彈頭然後接著下降裝填推進藥。擊發後剩餘的金屬彈底會被退出砲膛由後面的彈出器接住,然後從砲塔後方的開口拋出車外。

裝填程序平均只要6.5-7秒就能完成,但是因為轉盤僅能單向旋轉所以最長時可能需將彈藍旋轉近一圈,要15秒完成裝填。T-72的裝彈機和T-64的裝彈機設計之間略有差異,前者減少了彈藥的投影面積,但其設計如上所述較不利於快速裝填。裝彈機使得T-72能夠達到每分鐘約6-8發的射速,不過一旦遭遇主砲液壓系統故障或自動裝彈機故障,裝填所需的時間將增加許多。目前裝在T-90和其他新式T-72上的新式自動裝彈機除了能夠裝載較長的砲彈,能夠雙向旋轉,還具有連續裝填模式:在主砲擊發後自動裝彈機會自行裝填同一種砲彈。這些改進使得自動裝彈機的裝填程序更加縮短,在13秒內能連續射擊3發砲彈,平均每發僅花費4.3秒。

防護

T-72的主要防禦手段為複合裝甲,在鑄造鋼鐵之間放入異質材料的夾層,結構較為完整,成本也比較低廉;但於強度以及升級潛力則不及西方國家新型坦克所採用的模塊化裝甲(於焊接炮塔上以螺釘栓上可更換的大型裝甲塊)。最初的T-72僅有以均質鑄鋼構成的砲塔,車身正面則是在均質軋壓鋼板中間夾入一層玻璃纖維層壓板材料。T-72A的砲塔及車體正面的厚度因此增加到了280毫米厚,1980年代後期將炮塔空腔內的夾層替換成由多層高硬度鋼板和橡膠、彈性元件交疊而成的反射板(西方稱非爆炸式反應裝甲/NERA)複合裝甲後,T-72B的砲塔厚度更是大幅增加到了300毫米,這是因為非爆炸式反應裝甲需要占據大量的空間才能發揮效果,和西方的喬巴姆裝甲類似。另外車身正面也額外增加強度較高的BTK-1Sh(代號Sh為電渣重熔之意)裝甲鋼。在1982年的黎巴嫩戰爭後蘇聯測試了繳獲的英制105毫米L7線膛炮的M111/DM23穿甲彈後發現1978~1979年份生產出來的T-72和T-80的車體能被其擊穿,於是替這些T-72和T-80都增加了一層30毫米厚的附加裝甲。到了海灣戰爭中,伊軍的T-72可以在任何距離內抵禦英軍105毫米L7線膛炮的翼穩脫殼穿甲彈對車體上部的射擊。根據CIA的文件,在黎巴嫩戰爭時敘利亞的T-72沒有任何從正面被成功擊穿的例子。

為了對付反裝甲飛彈與火箭這類含有成型裝藥的武器,蘇聯根據中東各國與以色列交戰的經驗,在80年代開始研製爆炸反應裝甲,如貼磁磚般裝上大量反應裝甲的樣貌成為蘇聯坦克的一大特徵。初期的反應裝甲如接觸一型(Kontakt-1)採用不對稱的炸藥層,能大幅提升對成型彈頭武器的防護力;但是接觸一型的外層容易被小口徑武器貫穿引爆,而且每塊反應裝甲只能使用一次。1994年冬季第一次車臣戰爭中,大量俄軍坦克在進攻格羅茲尼時被擊毀,許多坦克因為被輕武器誘發反應裝甲,而失去防禦反坦克武器的作用。較新式的接觸五型(Kontakt-5)採用不同的設計,最外層鋼板因為較厚重所以不會因為內層炸藥引爆而被炸開,也不容易被小口徑武器破壞。其內含有多層鋼板與炸藥,在被翼穩脫殼穿甲彈反戰車高爆彈擊中時,這些夾層會因底下炸藥的爆炸鼓起,耗散穿甲彈或高速噴流部份能量。

T-72除了配備複合裝甲與反應裝甲以外,還裝備有包覆鋼板的橡膠側裙以保護車側來自反裝甲武器的威脅。自T-72A開始配備了902型「Tucha」煙霧彈發射器,可以發射煙霧彈掩護坦克轉移陣地;新式煙霧彈能夠阻絕紅外線或是雷射,降低敵方以熱成像儀觀測或使用雷射導引飛彈攻擊的能力。另外在2006年俄羅斯公開展示使用Nakidka偽裝套件的T-72BM,它能降低坦克散發的熱訊號與雷達波反射,使坦克在熱成像儀或雷達中更不容易被探測到。

研發過程

蘇聯在開始裝備T-64之後,認識到需要另一種可靠性更高,也更廉價,但性能相近的坦克以大量取代紅軍部隊及華約盟國過時的T-55T-62。於是位於下塔吉爾烏拉爾機車車輛廠自1967年開始研發原型車Object 172,它以T-64的設計為基礎但砲塔改為採用鑄造均質裝甲,並且安裝了一台700匹馬力的V-45型柴油發動機,以取代原有不可靠的5TDF型發動機。

T-72是蘇聯計劃外產物,蘇聯原本裝備高性能的T-64取代T-54/55,並以單一型號減小後勤補給難度。而T-64設計過於複雜,在當時草草決定裝備部隊後仍存在一系列技術問題,故障不斷,各個T-64生產廠派駐部隊的機械技師被士兵們開玩笑地稱作「半永久居民」。甚至要求T-64的開發單位烏克蘭哈爾科夫機械製造廠的競爭對手,俄羅斯下塔吉爾坦克設計局參與T-64的改良。結果下塔吉爾坦克設計局挪用獲得的改良經費,除125mm主炮部分外,以較老式而成熟的技術全新設計出一種坦克,成為後來的T-72。最終獲得蘇軍總裝備部的認可,形成與T-64的高低搭配,同時裝備部隊。

原型車的重量較T-64增加了5噸,這對懸掛系統造成額外的負荷。所以設計工程師以167項目(1961年開發的新式懸掛T-62原型車)的懸掛系統取代,同時換裝一台780匹馬力的V-46型柴油發動機,遂成為原型車Object 172M。從1971至1973年期間在歐俄、中俄與西伯利亞等地區進行野外測試,於1973年開始撥發部隊,正式命名為T-72「烏拉」(Ural)坦克。

缺點

T-72最為人所知的缺陷是:

  • 砲塔底下容納大部分砲彈的自動裝彈機轉盤。當這裡面的彈藥被引爆後,其連鎖效應往往會造成砲塔被炸離車體。但是T-72的設計與T-64T-80相比卻是比較安全的,這是因為它的分離式砲彈採水平儲放的方式置於圓形轉盤內,上面除了升降機位置以外都覆蓋著一層裝甲板,因此絕大多數砲彈並沒有暴露在戰鬥室內。同時這些砲彈在車體內的位置接近路輪的高度,所以除了車體側面裝甲外還額外多出負重輪的保護;相反地T-64/80的推進藥採垂直儲放的方式環繞整個炮塔吊艙,不僅暴露在戰鬥室內而且其位置高於負重輪,相對較易被從車體側面或從砲塔各角度貫穿的砲火點燃,而80年代後,裙板成為各國坦克標準裝備,車輪帶來的防護有限,車身側面防護轉為以裙板為主。
  • 儘管如此,T-72還是有額外的砲彈儲放在砲塔內壁的砲彈架、砲塔吊艙底板上以及戰鬥室與發動機之間的砲彈架內,這些缺乏額外保護的砲彈容易被貫穿後在砲塔內飛散的高溫碎片或金屬射流點燃,造成嚴重的爆炸與火災,再加上早期型號的T-72滅火抑爆系統效能不佳,更加深了殉爆發生的可能性。而將所有彈藥全部存儲於車體內的T-72一旦發生彈藥殉爆,會波及炮塔中的2人。相對而言M1和Leopard 2均採用3人炮塔,炮塔尾配置彈艙,彈艙上方有一大型開口,以裝甲蓋板覆蓋,彈艙和成員艙之間以氣動門隔離,一旦彈藥起火或少量高爆彈殉爆,氣流將從彈艙頂部衝出,而被阻擋在成員艙外。雖然T-72的車身彈籃防護力要比炮塔尾彈艙高,但如果車身被直接擊穿,所引發的後果足以「忽略」滅火抑爆系統並引發彈藥起火,則這輛坦克即使不發生殉爆也早已喪失戰鬥力。
  • 海灣戰爭中因為產生了大量T-72被擊毀的戰例,而影響了俄系坦克在市場上的評價。儘管許多伊拉克的T-72是相當早期的出口降級版"猴型"T-72M或T-72M1,但當時俄軍自用的T-72B也較美國M1居於下風:如正面對APFSDS的防護上,T-72M、T-72B和M1A1HA(HA指貧鈾重裝甲版,主要為美國海軍陸戰隊使用)的正面裝甲厚度各為380mm、530mm和680mm;各自使用APFSDS的穿透力上,3BM-15鋼套鎢芯穿甲彈只有340mm(出口型3BM-17鋼芯彈僅310mm)、俄軍主要彈種3BM-32貧鈾芯和3BM-42鋼套鎢芯彈是500mm的穿透力,美軍的M829A1貧鈾芯彈則擁有610到660mm的優勢穿透力。
  • T72作為一種低成本坦克也未裝熱成像裝置,仍舊使用紅外探照燈,美國自1979年的M60A3開始使用熱成像儀,而俄國直到1993年才在T-80UK上首次裝備了「龍舌蘭」熱成像儀,而且在向印度出口T-90時,此裝置被印方拒絕,換用的是法國的「凱瑟琳」熱成像儀。T-72配備主動式紅外線夜視瞄準儀,有效範圍僅有800米,而且解析度也不如熱成像儀,且若敵方配備有紅外線偵測器時,這個裝置發射的紅外線的巨大熱源會暴露自己的位置。
  • T-72缺乏精密的火控系統,使得射擊程序不但冗長、缺乏效率,而且命中率也比T-64T-80要低,緣於T-72本來就定位於比T-64、T-80廉價易於製造,可大批裝備華約或中東國家,而只需要有接近的防禦力和火力。大部分T-72所配備的瞄準儀TPD-K1和它的改良型1A40雖然都內置有雷射測距儀,但是它們只能進行簡單的彈道修正計算,而且只有1A40能對移動目標計算前置量。這些瞄準儀在測距時必須將雷射測距點置於目標上實施測距,而這個測距點的位置和瞄準刻劃中心不同,然後在測距完畢後瞄準刻劃會根據彈道修正量移動至新位置,接著射手必須將瞄準刻劃中心置於目標上。使用TPD-K1時,如果遭遇移動目標時射手必須自行判斷前置量,在瞄準刻劃上有一長排刻度是用來瞄準移動目標。1A40在原本的瞄準鏡旁邊增加另一個瞄準鏡,它的功能是顯示計算出來的前置量。射手必須持續追瞄目標2秒,接著瞄準儀會顯示出所需的前置量,射手在瞄準刻劃上找出最接近這個數字的刻度後將刻度置於目標上完成前置量提取的動作。另外T-72有個稱為Delta-D的功能,它會根據測距後車身的移動量持續修正目標距離。然而這個功能並不可靠,尤其是在外銷的T-72上常造成錯誤的修正,還有在特定的地形如濕滑的地面或丘陵地形上也會做出錯誤修正。另外T-72缺乏備用的光學瞄準鏡,只能使用射手上方的1倍潛望鏡充數。
  • 火炮的仰角跟俯角較為有限,前者不利於城鎮戰時支援友軍步兵清除高處的敵人(尤其是狙擊手),後者在野戰時利用地形掩護自身並攻擊敵方目標時則較為不便,但是這是車身低矮換取較低被彈率必然的代價。

T-72還有其他「缺陷」:

  • 自動裝彈機採用電力驅動,一旦電力系統失效就只能以機械裝置實施人工裝填,每次裝填得花上1分鐘。
  • 自動裝彈機對坐在填彈器旁的炮手來說也十分危險,因為使用全自動裝置進行填彈,又缺乏安全裝置,所以填彈器會把一切在軌道上的東西直接塞進炮管中。紀錄中就有不少炮手因衣袖被捲入機器,而導致傷殘的情況發生。此外車內狹小的空間更加劇了誤觸儀器的風險。

參考文獻

  1. 縱深作戰,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