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討論:長腳赤蛙

長腳赤蛙Rana longicrus

俗名:Long-legged frog

科名:赤蛙科

界名:動物界

門名:脊索動物門

綱名:兩生綱/保育等級

目名:無尾目

型態特徵

成蛙:中型,紅棕色,鼓膜周圍菱形斑明顯,背部有八字形黑斑,具背側褶。蝌蚪:褐色,尾部與身體連接處有一對深色斑點。

成體特徵

體型:中型修長,♂4-5cm,♀5-6cm。

頭部:頭長大於頭寬,吻端尖,兩鼻孔間距離小於眼睛到鼻孔的距離。上下唇白色,有黑色斑點。從吻端經眼睛、鼓膜沿顳褶到肩上方有一塊黑褐色的菱型斑,形成一個黑眼罩。

背部:紅褐色、褐色或灰褐色。兩眼間有不明顯的黑色橫帶,背部有一個八字形黑斑及一些小褐斑。

體側:背側褶細長明顯,腹側散佈一些深褐色的小斑點。

皮膚:光滑,但有一些小顆粒性突起。

腹部:白色光滑。

前肢:有深褐色橫紋,指細長,指間無蹼。

後肢:細長,有深褐色寬橫紋。趾細長,趾間有半蹼。

===第二性徵===雌蛙的顏色較偏紅褐色,體型顯著的大於雄蛙。雄蛙沒有鳴囊,叫聲細小。

卵塊成球狀不具有黏性,常數十個聚成一大團,一次產350-450粒卵。

蝌蚪

褐色,在尾部和身體相接處左右各有一個深色斑點。

相近種類比較

梭德氏赤蛙的吻鈍圓,後腳比較短。

分布

零散分布於中北部山區,數量逐漸減少中。

繁殖期

冬天繁殖的種類,12月及1月較常見。長腳赤蛙雄蛙及雌蛙會突然大量湧出在水域附近。雄蛙出現於淺水域或草叢鳴叫,雄蛙叫聲屬小聲的「波、波、波」或「揪」,需靠近才能發現聲音。雄蛙是主動尋找雌蛙來形成配對,雌蛙會帶雄蛙到約10公分左右的淺水域產卵,他們經常聚在一起產卵。

行為

長腳赤蛙屬性為零散分佈於台灣西中北部平地及低海拔山區,偶而可在草叢或闊葉林底層發現到牠們的蹤跡,尤其越接近繁殖期時越容易看到。

生態習性

棲息於低海拔闊葉林內的淺水潭、水田、水塘、草澤、草地。以靜水域為產卵場。卵成團狀聚集。蝌蚪主食為藻類、落葉;成蛙主食為小型無脊椎動物。區域性分布在北部與中西部海拔500公尺以下的地區。

長腳赤蛙快速識別方式

1:中型修長

2:鼓膜周圍有菱形斑

3:背部有一個八字形黑斑

4:有背側褶

聲音特徵

1. 鳴叫時間間隔 1.955±0.898(秒)

2. 鳴叫長度 0.266±0.007(秒)


3.主要頻率 1252±170.3(Hz)

學名歷史

長腳赤蛙是在1898年由美國學者史丹吉氏Leonhard Stejneger(1851-1943)描述命名,史丹吉氏是在研究日本學者Tsunasuke Tada於1896-1897年在台灣採集的一批兩棲爬蟲類標本時,發現長腳赤蛙是新種,並加以命名,命名用的模式標本來自台北,全世界僅分佈於台灣及中國福建省。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返回 "長腳赤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