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WSR系统方法论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WSR系统方法论是中国的一个学术名词。

汉字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1],也是我们国家优秀文明历史的象征,一直沿用至今,一个简单的文字也道出了我国人们的聪明才智[2],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成就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辉煌。

目录

名词解释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以赫尔所代表的系统工程方法论是我国以及西方国家主要的系统分析方法。在美国,由于系统工程和系统分析方法在航天航空等工业界的成功应用,人们便力图将之用于解决社会经济问题。但后来的现实说明过分的定量化、过分的数学模型化难以解决一些社会实际问题。

1980年8月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专门组织了一次讨论会,主题是“系统分析过程的反思”,与会者认为定量方法之所以在社会经济与环境等问题中不能很好应用,主要是方法论不对,处理问题过于依赖建立数学模型,定性考虑不够,特别是忽略了人的因素,1984年出版了该研讨会的研究成果《运筹学和系统分析过程的反思》一书。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英国运筹学家切克兰德的观点,他总结了近代系统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认为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产生了硬系统方法论,又从经济、社会等问题产生了软系统工程方法论,并将这些认识集中表达在一个他称为“系统运动图”中,以软系统方法论作为结束。

东方的系统思想在三千多年前即开始,“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是东方所推崇的系统思想,因此现代东方系统方法论认为这个系统运动图应在两端加以修改,一端是它的起源,应加入古代系统思想,特别是中国古代的系统思想。同时系统运动也不应在软系统方法论结束,西方有不少新的系统方法论出现,而更新的东方系统方法论正在异军突起。

WSR是“物理(Wuli)一事理(Shili)一人理(Renli)方法论”的简称,是中国著名系统科学专家顾基发教授和朱志昌博士于1994年在英国HULL大学提出的。它既是一种方法论,又是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工具。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尤其是观察分析带复杂特性的系统时,WSR体现其独特性,并具有中国传统的哲学思辨,是多种方法的综合统一;根据具体情况,WSR将方法组群条理化、层次化、起到化繁为简之功效;属于定性与定量分析综合集成的东方系统思想。

国外学者将WSR与TOP(Technical perspective,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Personal perspective)、TSI(Total Systems Intervention)一起列为整合系统方法论一类。WSR方法论认为,现有的一些系统理论和方法尽管对那些表面上看来物理结构、甚至事理结构比较清楚的问题分析起来可行,但实践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忽视了或不清楚人理而事倍功半的原因。从问题结构来看,传统的系统分析方法适合解决结构化的问题,或者说机械的可还原的问题,而对现实大量存在的非结构、病态结构的问题,如大量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管理问题等,靠原来的“硬”方法或“软”方法是不够的,特别是对那些议题(Issue)和堆题(Mess)一类的系统问题更是如此。

顾名思义,物理一事理一人理(WSR)系统方法论就是物理、事理和人理三者如何巧妙配置有效利用以解决问题的一种系统方法论。表1简要列出了物理、事理、人理的主要内容。“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就是WSR方法论的实践准则,形容一个人的“通情达理”,就是对其成功实践了WSR的概括。

WSR系统方法论现状

1、国际在下列国家有一些学者对WSR有研究,有的还有应用

英国:Hull大学(Zhu),Liverpool大学(Yolles),Aston商学院(Kiss); 日本:日本先端科学技术大学(Nakamori),东京工业大学(Kijima); 爱尔兰: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Brugha);美国:Portland州立大学(Linstone); 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委内瑞拉、柬埔寨等国也有人在研究和应用。 在下列国际组织有一些学者对WSR有研究: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生命支持系统百科全书UNESCO—EOLSS中有一条WSR的条目。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Systems and Cybernetics by Charles Francois有一条条目与WSR有关。

国际系统科学学会ISSS将WSR与TOP(Technical perspective,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Personal Perspective,Linstone,美国),MMD (Multi-modal systems design,de Raadt,瑞典),TSI(Total system intervention,Flood,Jackson,英国)共同列为“整合系统方法论”。

1995年ISSS会议上有一个专题“系统管理——中国,美国,欧洲”内将WSR,TOP和MMD作为三种管理模式的代表,共同作了报告。

Linstone(1999)对WSR用6个中文字“物理事理人理”并作了解释,并将它与Allison(1971,Harvard),Steinbruner(1974,MIT), Anderson(1977,MIT),Linstone(1981,PSU),de Raadt(1989,Sweden)及warfield(1991,USA)的管理模式并列为多维系统管理模型的代表。

2、国内

华南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大,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以及其他一些院校和研究机构等都有人在研究及应用WSR。

WSR系统方法论的主要内容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WSR系统方法论中,“物理”指涉及物质运动的机理,它既包括狭义的物理,还包括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等。通常要用自然科学知识主要回答“物”是什么,如描述自由落体的万有引力定律、遗传密码由DNA中的双螺旋体携带、核电站的原理是将核反应产生巨大能量转化为电能。物理需要的是真实性,研究客观实在。大学理学院和工学院传授的知识主要用于解决各种“物理”方面的问题。

“事理”指做事的道理,主要解决如何去安排所有的设备、材料、人员。通常用到运筹学与管理科学方面的知识来回答“怎样去做”。典型的例子是美国阿波罗计划、核电站的建设和供应链的设计与管理等。大学工学院中的系统工程、工业工程、管理学院的管理科学及工程与理科中运筹学和控制理论等都是传授用于回答“事理”方面问题的基本知识的,目前已有一些有关事理学的专门研究。针对运筹学今后的发展,有一种看法就是从运筹学到事理学。

“人理”指做人的道理,通常要用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知识去回答“应当怎样做”和“最好怎么做”的问题。实际生活中处理任何“事”和“物”都离不开人去做,而判断这些事和物是否应用得当,也由人来完成,所以系统实践必须充分考虑人的因素。人理的作用可以反映在世界观、文化、信仰、宗教和情感等方面,特别表现在人们处理一些“事”和“物”中的利益观和价值观上。在处理认识世界方面可表现为如何更好的去认识事物、学习知识,如何去激励人的创造力、唤起人的热情、开发人的智慧。“人理”也表现在对物理与事理的影响。例如,尽管对于资源与土地匮乏的日本来讲,核电可能更经济一些,但一些地方由于人们害怕可能会遭到核事故和核辐射的影响,在建设核电站的时候就会受到反对、抗议乃至否决,这就是“人理”的作用。大学的人文学院和管理学院有分析人理方面问题的基本知识的课程教育。

系统实践活动是物质世界、系统组织和人的动态统一。我们的实践活动应当涵盖这三个方面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即考虑“物理”、“事理”和“人理”,从而获得满意的关于所考察的对象的全面的认识和想定(Scenario),或是对考察对象的更深一层的理解,以便采取恰当可行的对策。课堂教育仅仅传授了基本的知识(knowledge),理解与实践则能形成“新知”或“见地”(knowing),而真正能懂得很好的应用知识和去开发新的知识的人是知人(knowet),他能组织和鼓励人们去很好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人们造福,去展开深入具体的实践以及积极地去认识新事物。表1简要列出物理、事理、人理的主要内容。

“物理”、“事理”和“人理”是系统实践中需要综合考察的三个方面。仅重视“物理”和“事理”而忽视“人理”,做事难免机械,缺乏变通和沟通,没有感情和激情,也难以有战略性的创新,很可能达不到系统的整体目标,甚至走错方向或者提不出新的目标;一味地强调“人理”而违背“物理”和“事理”,则同样会导致失败,如某些献礼工程、首长工程等事先不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仅凭领导或少数专家主观愿望而导致有些工程的失败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就是WSR系统方法论的实践准则。简单地说,形容一个人的通情达理,就是对其成功实践了WSR的概括。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