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亦師亦友張成起 趙振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頁面
前往: 導覽搜尋
亦師亦友張成起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亦師亦友張成起》中國當代作家 趙振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亦師亦友張成起

1970年組織上分配我到已遷來廊坊的天津農民報社(後改為廊坊日報社),從事新聞工作到2004年退休,再到2022年已走過五十多個春秋。

回憶改革開放四十餘年崢嶸歲月,大半生的新聞記者生涯,我親眼目睹了廊坊這座小城的變遷。曾采寫過為廊坊發展壯大做出無私奉獻的眾多工人、農民、教師、醫生、機關幹部等各界英雄模範歷歷在目。其中,我印象最深、受教益最多的亦師亦友,則是1989年廊坊由地改市後的第二任市委書記張成起同志。

(一)

張成起同志是1992年4月由中共張家口地委副書記調任廊坊市委書記的,時年46歲,是當時河北省18個地市中最年輕的市委書記。尊奉組織安排,決定由我負責市委主要領導活動的新聞報道。於是,我便比同行中的其他人,有了更多與他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記得當年教師節前夕,新任市委書記張成起到廊坊一中慰問教師。車到校門口,見到熱情迎接的老校長王志平、安次區區長蔡義川等同志,便親切地說:「教師節快到了,今天到咱們一中來看看老師們。說是領導來慰問教師,實際上更應該說是學生來看望老師!」見到老校長不解,立即說到:「現在哪一位在職的領導不是從學校里走出來的呢!昨天的學生看望今天的老師,天經地義。請你們轉達我對全體老師的問候!」已是55歲的老校長王志平十分感動,雙手緊緊地和張書記握在了一起。

在學校會議室,張成起認真聽取了校長的工作匯報後深情地說:「廊坊一中作為全省24所重點中學之一,在較為艱苦條件下取得較好的教學成績,對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教書育人作出貢獻的人民教師,全社會都感謝你們。各級領導要更多地支持教育,關心教師,經常到學校走走看看。對於改善一中的辦學條件,市委市政府已經有了個初步的計劃安排,我們要共同努力。既然是'一中』,就要敢於去爭第一。希望廊坊一中要努力成為全市教育戰線的標杆!」傍晚6時30分,已過下班時間,張成起等領導同志和大家握手告別,留下了一片深情……

曾經當過教師的我感同身受。隨即以《「是學生來看望老師!」》為主標題,連夜寫出了一篇「——市委書記張成起慰問教師側記」。1992年9月9日在廊坊日報一版頭條刊發,萬眾爭讀,熱評如潮!

這使我想起曾讀過張成起的一篇散文《九月情思》。這是1990年9月,時任張家口地委副書記的張成起在教師節前夕發表的懷念小學啟蒙老師的散文佳作。他在文章中回憶了解放初期在本村小學任教的那位年屆半百的陳姓女老師。抗日戰爭中,她的丈夫被日本鬼子殺害了。解放後,孤身一人從保定城裡來到鄉下,在剛剛把一座破廟改造成的小學裡任教。當時,七八歲的孩子們不知道陳老師得了什麼病,只是看到她走進教室時,總是提着一個竹皮暖水壺,不時要吃上幾片藥。有時壺裡開水的熱氣會把軟木塞頂掉滾落桌下,孩子們就會爭先恐後地去搶木塞,幫老師把暖壺蓋好。這次,張成起,把木塞搶到了手裡。心裡想着一定要把木塞蓋牢,於是便舉拳往下重重地一砸。只聽「叭」的一聲——壞事了,瓶碎了,他哭了……

他知道自己家是賠不起的,這天放學後遲遲不敢回家。陳老師親自把他送回家,跟家長說:「一個小孩子家家的,打個碗碎個盆的,還不是常事?況且他原本是好意,可不能為這點小事難為孩子!」母親堅持要賠,陳老師笑呵呵地說:「嗯——對,是得讓他賠,但不是現在。等孩子長大了,出息了,讓他給我買兩個,加倍的賠我。」但令人想不到的是,時過不久,陳老師不幸病故。她一生無兒無女,被村裡的人孤零零地葬在了村北一個向陽的土坡前。此後好多年,每當張成起回徐水老家,總要抽時間到陳老師的墳前祭拜,默默的凝佇良久……

1995年,廊坊一中、二中、七中由區管上劃為市管。張成起又專門擇機到這3所學校調研檢查教學工作。他不僅對3所中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探索愉快教學」「建規範加特色學校,育合格加特長學生」等經驗充分肯定,當看到校園裡學生們的自行車排列整齊成一條直線這一細節,也高興地稱讚「學校管理有方」,給這3所中學師生以極大鼓舞…… 1997年2月18日,清晨,工作人員照例把一沓群眾來信擺上市委書記辦公桌的案頭。據我多年隨行採訪報道了解到,張書記自立的規矩是,每天無論工作多忙,只要身在廊坊,對群眾來信總要親自拆閱。一封由省屬遷廊軍工企業——東方機械廠職工王炳元寄來的信引起了他的注意,信中寫道:「劉福是本廠的一名退休職工,今年70歲。家中有一外孫女,名叫劉源,今年12歲,現在廊坊市六中初一(8)班上學。劉源從生下來就失去了母親,寄養在外公家。一年前又失去了在外地工作的父親,外公又常年有病。劉源的上學更加困難……」

信寫的不長,張成起同志閱後心情格外沉重。當即提筆批示:「請轉素珍同志閱。是否請教委了解一下該生的具體情況,若屬實,看從什麼渠道具體幫助一下為好!」很快,在主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長張素珍的協調下,市教委主任王連清隨即派局辦公室主任會同安次區教育局教育科科長趕赴廊坊市第六中學調查,完全屬實。當即決定免除劉源同學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部雜費,並把已收的初一年級兩個學期的雜費120元退還劉源。市教委又拿出300元慰問金資助小劉源的學習和生活。

3月20日,王炳元同志懷着十分激動的心情又給市委書記張成起寄來了感謝信。張書記因為工作繁忙沒有顧上親自去看望劉源小姑娘和她年邁患病的外公,心裡始終有着一種難以割捨的牽掛。4月17日,市委書記張成起又專門委託有關同志再次到廊坊六中,向校長曹瑞芳和教師了解劉源同學的學習生活情況,並拿出自己的200元稿費轉交給劉源同學。失去父母之愛的劉源小姑娘眼含淚花說:「請轉告張伯伯放心,我一定好好學習……」

張成起書記曾私下裡對我說過,他對自己有個未成文的規定——在自己主政一方期間,力爭做到平均一個月到一所學校看看老師和學生們。以我幾年的親歷感受,張成起書記這一條自我規定,他在廊坊市委任職近六年間是不聲不響地做到了,他確實是在用心做事……

(二)

身為市委書記,張成起深知主政一方的責任重大。千道理萬道理,發展才是硬道理。當年,廊坊作為全省最年輕的一個地級市,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發展水平,與其他兄弟市都存在着明顯的差距。作為主政一方的「一把手」,其承受的壓力,大概是少為人知的。

他到廊坊上任伊始,在深入縣鄉調查研究中發現,廊坊市雖然「地上無山、地下無礦、地面無水」,自然資源短缺,工業基礎薄弱,卻具有京津之廊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在全市領導幹部大會上,張書記把廊坊市的區位優勢,曾形象概括為「半個小時進京下衛,一個小時上天出海」。30年後的今天,這句不是「名言」的名言,仍不斷出現在廊坊對外形象宣傳的名片中。很快,「承改革開放之天時,借毗鄰京津之地利,聚萬眾一心之人和,加快廊坊發展步伐」,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識!一場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招商引資、加快發展大幕徐徐拉開……

1992年6月26日,在中國第一條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之初,剛剛到任廊坊兩個月的市委書記張成起,在高速公路進出口處南端的沙荒地上,主持了「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奠基儀式」,宣告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成立。於是,這個剛剛開出第一條路基的地方,便成了廊坊開發區建設最原始的起點。由他親自命名的這條「創業路」,默默地記述着一代創業者深深地足跡,見證了30年來廊坊開發區的驕人輝煌。

當市委、市政府從市直有關部門抽調十幾名幹部,踏上這塊「春來風沙蔽日,秋去鳥獸無蹤」的荒漠之地,搭起簡易板房,掛上「管委會」招牌之時,誰能想到,當時開發區第一期「五通一平」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投入的資金數以億計,而當年廊坊全市的財政收入尚不足4.5億元。然而,資金嚴重短缺的困擾,並沒有擋住砥礪前行者堅定腳步。用張書記的話說:「儘管手中沒錢,但機不可失,時不我待。該幹的事不僅必須要干,而且干就一定要干好!」無奈之中,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個在今天看來近似有幾分「蠻不講理」的要求——「任何人都不准講困難,不允許推諉扯皮,誰的孩子誰來抱!」於是,市計委、建委、財政局、交通局、水利局、供電局、郵電局等部門各司其職,各謀其事,千方百計籌策資金。 萬眾一心,點石成金。僅用了不到100天的時間,2.2平方公里起步區的五通一平工程首戰告捷,為進區項目準時開工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不到3年時間,隨着一批項目的陸續落地和出讓土地的資金大量回籠,各部門所墊付的資金和征地款,如期予以償還。

世人盡知,任何一個開發區建設的起步,關鍵是抓好「開」與「發」兩件大事——「開」是開在環境硬件的建設上;「發」是發在項目的篩選引進中。縱觀全國所有的開發區建設,在打造硬件方面幾乎都是「幾通一平」大同小異,但進區項目的篩選布局,則決定了一個開發區帶有「胎記」的品位格局和將來的發展走向。

早在開發區建設啟動前夕,在初步確定了開發區項目建設要突出「高科技、外向型」的基礎上,市委、市政府不失時機地提出至今仍足以令人稱道的三項重大決策:一是要在進區項目的引進上,既要廣開渠道,四面出擊;又要防止飢不擇食,良劣皆納。要堅決嚴守「三高」不要的紅線:即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項目,即便建成後可日進斗金,也堅決不要。二是開發區土地資源寶貴,寸土寸金。在開發區內,除用於區內必要的生活配套設施外,不允許「炒地皮」,不搞房地產商業開發。三是所有的進區項目單位,一律不得壘築實體牆,必須要做到能「隔欄透綠」。正是這三項超前決策,確保了廊坊開發區今天綠樹成蔭花團錦簇的良好生態環境和在全省獨樹一幟的高科技項目的雲集。

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建設,凝聚着一代廊坊人的心血。

記得1994年7月12日,廊坊經受了一場特大暴雨,市區24小時累計降雨量大大超過150毫米標準。當天晚上,住在平房的張成起忽然聽到院裡房檐下的滴水聲有異,不是滴在地面,而是滴在水裡,說明雨下得太大了。急忙推開外屋房門,發現院裡的積水已和房門的第一個台階齊平。他立刻想到,廊坊開發區第一期排水設施日前剛剛竣工驗收,運行狀況如何?會不會因為一場暴雨,把剛剛開了地槽的新建項目工地淹成一片汪洋?他立即給開發區管委會打電話,但沒人接。於是立即給市委值班室打電話,當即調來值班車,夜半冒雨駛向開發區。車行至廣陽道與和平路交叉處的一個水深地段,汽車排氣管進水熄火,司機着急,一推車門,「嘩」的一聲,水湧進了半車。湊巧,記不清是哪個單位的一輛越野車過來了,張書記當即招手攔下。司機見是市委書記,立即開車把他送到開發區。當他進入簡易的辦公板房,竟發現連值班的一個人都找不到。後來才知道,當晚開發區所有的值班人員,都冒雨分頭到項目工地撿查排水去了。其實,按張書記的話說,當越野車一進開發區,心裡就踏實了——因為路面上一點積水都沒有,說明新竣工的排水工程運轉正常有效。

為了打造一個優質服務、客戶優先、簡化環節、效率第一的投資環境,市委市政府毅然決定,由市政府副市長劉鳳群同志兼任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賦予開發區行使市級對項目的全部審批權限。

高效優質的服務,贏得了廣大客戶的交口稱讚。「優質服務中華之最」的事例就很有代表性。

1995年冬,日本尤尼卡株式會社經過較長時期考察比較,決定投資8800萬日元到廊坊開發區建廠。這年的12月13日派員送來項目材料,當天廊坊開發區管委會會同海關、工商、外管局等有關部門審核後即作出批覆。第二天,又幫助日本這家公司辦結了工商登記、外匯登記、銀行開戶、稅務登記等十幾道手續。僅兩天時間,日本這家外商便拿到了《營業執照》!日本客商十分驚喜、深受感動!1996年元旦剛過,日本尤尼卡株式會社社長安健義矩先生專程來華,向廊坊開發區管委會贈送了寫有「優質服務中華之最」8個大字的敬匾。安健義矩先生一面派員在廊建廠,一面親自回到日本向工商界朋友介紹廊坊,年內便幫助引進日本NCC公司、三瀨子公司前來廊坊開發區投資建廠。1997年初,這家公司又在日本東京掛起了「中國廊坊開發區投資事務所」招牌,配備辦公場所、人員和電話,並且不要廊坊開發區一分錢只盡義務……

1995年11月20日,韓國「東洋制果」社長譚哲坤先生一行圓滿結束對廊坊開發區的考察,按原定計劃,第二天飛赴上海到浦東繼續考察。當晚,譚先生在京宴別感謝廊坊開發區東道主。令譚先生沒有想到的是,市委書記張成起、時任市長王高鵬當晚驅車赴京親自出席。一席「生意不成友情在」的暖心話語,幾句發自心底的願與韓方精誠合作的莊重承諾,令譚先生感動不已。當即指令助手「立即退掉明天機票,沒必要再去浦東」。隨之,韓國客商譚先生來華投資興辦的「好麗友」食品項目便在廊坊開發區紮下了根……

嘔心瀝血感天地,功夫不負有心人。廊坊開發區起步的第一個5年(1992年6月26日—1997年6月26日),已引進配置土地資源項目179家,其中工業生產性項目139家、「三資」項目92家、投資超千萬元較大項目95家(其中投資超億元項目24家),分別占項目總數的77%、51.4%和53%,實現了以配置土地工業項目為主、以「三資」項目為主和以規模較大項目為主的合理結構。工業總產值到1996年底已累計完成10.241億元,年均增長82.3%。1997年前5個月完成1.9948億元,又比上年同期增長48%。財政收入到1996年底累計實現1.103億元,年均增長88.6%。1997年前5個月已實現2090萬元,比上年同期又增加1.5倍。1996年當年廊坊開發區財政收入4011萬元,竟然是5年前的80倍,在不到一個鄉鎮的國土面積內已經相當於當時的一個中等縣!

據2022年初的統計,廊坊開發區2021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03.4億元,實現財政收入78.9億元。如果把這兩項重要數據與前述到1996年建區之初前五年累計相比,已分別增長38.39倍和70.53倍。完全可以說,廊坊開發區確已創建成了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到1997年,廊坊開發區成立之初的第一個5年,便贏得了「南有崑山,北有廊坊」的美譽。國務院特區辦主任胡平同志來廊坊開發區考察後,對開發區的建設給與了高度評價。當年,在全國自費創辦的數百家經濟開發區進行綜合評比中,廊坊開發區獲得了「開發建設最快最好」的評贊。到2009年,廊坊開發區已經聚集了來自全球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一千五百多家企業,並由省級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此後數年間,廊坊開發區在全省各開發區綜合評價中,排名一直穩居榜首!

進入2022年,即將迎來廊坊開發區成立30周年。站在京津塘高速公路廊坊出入口廊坊開發區迎賓廣場,仰望「飛雲追日」這座高大的標誌性雕塑,凝視基座上張成起同志當年撰寫的「京津之懷,渤海之濱,舉翼扶搖,逐日飛雲。移山愚公志,填海精衛神。欲攬眾山小,自強中華魂。」的碑文,依然感受到廊坊人的雄心壯志,浩氣沖天! 放眼看去,在當年的一片荒漠之地,一座高科技、外向型、現代化、國際化的新城已經傲然崛起,心潮澎湃,感慨肅然…… (三) 隨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普遍推廣,雖然到1986年已基本上解決了全區近300萬農民的溫飽問題,但糧食生產畢竟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低效率、低效益「兩高兩低」的產業。如何破解農民增產不增收和糧食高產、財政窮縣的難題,儘快實現農村小康的目標,擺在了市委、市政府面前。

1992年4月,張成起同志從張家口調任廊坊市委書記不久,一句北京坊間流傳的「煙臺蘋果壽光菜,吃牛羊肉找口外」的順口溜,重重地刺痛了他的神經。牛羊養殖離不開草原姑且不論,既然山東壽光可以種菜賣到北京,離北京近在咫尺的河北廊坊為什麼不可以?壽光的菜賣到北京需要長途運輸,而我們廊坊的菜可以頂着露珠在北京上市。僅僅一個運輸費用,廊坊的成本優勢就遠遠大於壽光。這種在家門口本來可以賺錢的買賣,我們為什麼不干呢?

經過調研發現,原來真正的原因,是當時的糧食播種面積是國家計劃鐵定的,任何人都不能動,也不敢動。那麼,本來全國都是同一政策,河北廊坊不能動不敢動,為什麼山東壽光就能動和敢動呢?看來關鍵還在解放思想,強化農業生產中的商品意識和效益觀念。固然,當時擅自減少糧食種植面積要冒一定的政治風險,但市委、市政府經過反覆慎重的討論研究,還是要下決心冒風險放手一搏。於是,作為毗鄰京津近四千萬人口消費大市場的廊坊,一個「要盯住京津市民的菜盤子,裝滿京津的菜籃子,種好廊坊的菜園子,鼓起農民的錢袋子」,打造一個「市場化、城郊型、效益型」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的全新思路逐步形成。

然而,面對我國「人口多」的特殊國情,多年來都是「以糧為綱」,省政府出於對糧食生產並非多餘的擔憂自有道理。鮮為人知的是,廊坊市委書記張成起、市長趙誠和主管農業副市長周士毅經過與當時省政府主管農業的領導反覆匯報溝通,並當場立下口頭軍令狀:「只要廊坊不遭受不可抗拒的毀滅性自然災害,我們不僅保證按時間、按品種、按數量完成省下達的全部糧油徵購任務,而且絕不伸手向省里要一粒糧!」用張成起書記今天的話說,我們當初雖然敢於「冒險」,更要感謝當年省政府那位開明的主管農業的領導——他以「不點頭、不搖頭」的默許,暗中支持了我們。

1992年12月,中共廊坊市委一屆四次全會圍繞着「一優雙高」(優質,高產、高效)農業發展思路,壯着膽子明確提出了「六三一」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階段性目標——在穩定60%糧食種植面積、保證糧食生產的同時,充分發揮廊坊毗鄰京津兩大副食品消費市場優勢,做好「瓜、果、花、菜、肉、蛋、奶、魚」八業並舉這篇大文章。以典型示範、財政補貼、宣傳動員加行政干預等各種手段,下決心拿出30%耕地栽植果樹、10%耕地種植瓜菜。由於此舉順乎民意,又符合廊坊農業發展實際,占盡天時、地利、人和,故迅速蓬勃發展起來,勢如破竹,成果明顯。 只有720口人的固安縣南王起營村靠種花賣花,1992年收入就高達500萬元,戶戶養花收入超萬元;永清縣養馬莊村農民趙學知在占地1畝的塑料大棚里,引進山東優質黃瓜產量超萬斤,僅此一項收入已超萬元;霸州市揚芬港上千畝成方連片的菜豆角種植;安次區萬莊風味獨特的鴨廣梨栽培;三河、大廠的速效育肥養牛都已初具規模……

可喜的是,在廊坊9個縣(區、市)林果、蔬菜、肉蛋奶大發展的同時,全市糧食產量不僅沒有減少,而且年年在增加。市委書記張成起曾多次強調:「我們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前提是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種糧面積減少,糧食種植和管理水平要切實提高。就是要「上噸糧田」,切實提高糧食單產,保證增加糧食總產。」到1993年,全市「噸糧田」面積從1991年的11.68萬畝增加到63.88萬畝,增加了4.4倍,糧食總產也從1991年15.2億公斤增加到16.35億公斤!

今天,我們看到遍布廊坊田野的一座座塑料大棚,看到源源不斷為京津兩市運送瓜果花菜的滾滾車流,看到叫響全國的廊坊品牌牛羊肉,看到農民那一張張幸福的笑臉,我們對當年敢於勇擔風險,大膽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的先行者們,便更多了幾分讚許和崇敬……

(四)

張成起祖居冀中徐水縣一個普通的農村。父親是1942年日寇在冀中平原實行殘酷的「三光」大掃蕩最艱難的時期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老黨員。農業合作化後,一直是生產隊的飼養員,1958年還曾出席徐水縣勞動模範大會。不幸的是,1960年年僅46歲,卻一夜暴病離世。剛滿14歲已升入初中三年級的長子張成起以戴孝之身,用稚嫩的雙肩與母親共同挑起了全家7口人(3個弟弟1個妹妹和年邁的奶奶)的生活重擔。

1961年,他年滿15歲初中畢業時,看到母親以自己不足1米6的瘦體弱軀獨自一人撐起一個7口之家的艱辛,便毅然決定棄學,回生產隊幹活,幫母親掙工分養家。深明大義的母親含淚勸說甚至帶有幾分哀求:「兒啊,你心疼媽,是個懂得孝敬的好孩子。可你不上學了,到生產隊一天掙上半個工的工分,無非是咱家又多了一個摽在一起受苦的人。聽媽一句話,還是去考學吧!媽不怕吃苦,也不怕受累,就怕你沒志氣沒本事。只要你能考的上,媽就供得起——哪怕是討吃要飯,砸鍋賣鐵……」張成起聽了母親的忠告,下定決心考高中,拼一把!結果在同村同屆初中畢業的十餘名同學中,張成起是被徐水縣一中錄取的唯一!3年之後的1964年,在半耕半讀中完成高中學業的他,又出人意料地考上了大學——天津財經學院,那年他剛剛年滿18歲。

當年,儘管得益於國家政策的眷顧,高中期間的學雜費全免,但到參加高考時,家中卻連5角錢的報名費都拿不出來,只好向鄰居家大伯去借。當時從徐水坐慢車到天津,只需4元8角錢的車費,憑大學錄取通知書可享受半價學生票僅2元4角錢,但家中分文沒有。到天津上大學,除了一套粗布衣被,總還得帶個臉盆吧?但當時全家用的唯一的一個鑄鐵臉盆,除了洗臉,還兼用作餵豬。萬般無奈下,他只好硬着頭皮去找姑媽求助。到姑媽家一說,姑媽樂得合不上嘴,拍着巴掌說:「謝天謝地,咱老張家出了個大學生!我早就說過,我這個大侄子肯定有出息。缺錢沒關係,先把我準備買豬崽的5塊錢帶上,再把我新買的臉盆也帶上。到學校報了到,有什麼困難再給姑媽說。」於是,靠每月17.5元的助學金,順利地完成了4年的大學學業。

1968年10月大學畢業後,張成起被分配到駐懷來的解放軍某部接受「再教育」。到1969年2月補發工資,從上年度10月份起計,每月42.5元,5個月的工資一下子拿到了212.5元。扣除在校待分配時已領取4個月的助學金70元和在部隊當月的伙食費13元,還拿到了129.5元。張成起立馬跑到郵局,趕在春節前給母親一次就寄去了100元。弟弟回信說,把從郵局取回的100元交給媽時,媽高興得流淚了。但這筆錢家裡過年一分錢也沒動。媽說咱家房子太舊了,要攢錢給咱蓋幾間新磚房,要不沒人給咱說媳婦,讓人笑話…… 近兩年的部隊鍛煉結束後,張成起被分配到張家口地區外貿局業務科,當了一名業務員。第二年春節他回家看望母親,看到滿頭白髮的母親親自操持,為兒子們蓋了一溜兒5間嶄新的磚房。除了用上拆舊房的柁檁,還欠了鄉鄰們一千五百餘元的外債。於是,他臨別時把身上全部所帶的錢,除留下了返程車費和計劃中午在永定門倒車時5角錢的飯錢,其餘的全部留給了母親……

有身為抗日戰爭年代不顧生死秘密參加中國共產黨的父親紅色基因傳承,有喪夫守寡後,還多次擔任生產隊婦女隊長吃苦耐勞的母親言傳身教,更有說不盡的黨和政府一直以來的救助恩情和教育培養,鑄造了張成起同志感黨恩、跟黨走、愛國家、愛人民、有擔當、有作為的本色!

張成起同志從1968年10月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先後擔任過張家口地區財辦副處長、沽源縣革委會副主任、副縣長、縣委副書記兼常務副縣長,張家口地委副書記,廊坊市委書記。年逾半百後,再調任省審計廳廳長。卸任廳長職務後,又擔任河北省政協常委。到2011年2月年滿65周歲退休,期間曾當選中共十四大、十五大代表和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30餘年的從政經歷顯現出來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更是張成起同志人生的一大亮點!

請看張成起同志故事——

故事之一:張成起同志於1977年春奉調到壩上沽源縣任縣革委會副主任,既而任副縣長、縣委副書記,這一走就是7個年頭。當時他的一雙兒女,兒子剛滿5歲,女兒即滿3歲。愛人身體較弱,又要上班,還要照顧兩個孩子。無奈之中,夫婦二人只好把幼小的女兒臨時送到鄉下由奶奶照管。當他有一次出差順路回老家看望女兒時,女兒只是奶聲奶氣地叫了一聲「夫夫」(叔叔),即怯生生地躲在了奶奶的身後,拒不承認這位陌生的爸爸。女兒天真無邪,而父親的心卻在流淚……

兩個孩子到了學齡,相繼在張家口上小學。每天,背起書包,脖子上掛着家門鑰匙,塞外數九寒天,沿着冰雪溜滑的街道,哥哥拉着妹妹的小手相依而行。而遠在200公里外工作的父親,卻從沒有接送過孩子們一次,也沒有看過一次孩子的作業,更沒有參加過一次學校的家長會……

1983年,全國機構改革時,張成起同志被提任為張家口地委副書記,回到了張家口,一家人總算團聚了。回到張家口,職務變了,艱苦奮鬥作風不變。每天早晨,孩子們還沒起床,張成起便騎自行車去上班。每天處理完當日公務,到夜晚疲憊不堪地騎車回到家時,兩個孩子又早入夢鄉。當時地委機關公車配備很少。除一把手之外,其餘的人都沒有後來所謂的「專車」。於是,便天天騎自行車上下班。從居住的工業大街中段到長青路上的地委機關,南北縱跨山城大半個市區。即便不是風雨天,單程坡道也需要40分鐘。當時也曾有人背地裡說他在有意「作秀」,但豈不料——這一「秀」,就「秀」了整整9年!

故事之二:記得張成起同志曾寫過一篇散文,題目是《頭髮的履歷》。說的是兒時在農村沒有理髮店。但頭髮長了,總得要往短里修理一下。本村5天一次的集市上,雖有那種「一頭熱」專門剃頭的挑子,儘管當時剃一次光頭只需5分錢,但弟兄4個就需要花2角,這在當時是花不起的。有一天,不知母親從什麼地方搜羅到了一把老式生鏽豁口的舊剃頭刀,在葫蘆水瓢上悄悄地練起了剃頭。每次剃頭,總是先從老大剃起。剃頭的刀子本來就鈍,再加上母親又是業餘水平,每次的剃頭,總是在幾個孩子的齜牙咧嘴中,頭皮上留下傷痕累累。但這一剃就剃到了上初中。到縣城讀高中,離家遠了,班裡的幾個男同學便湊錢合夥買了一套推子、剪子、梳子,開始了同學間的相互服務。張成起悟性好,推頭理髮的手藝提高較快,本班甚至外班的同學找他理髮的人便多了起來。他是來者不拒,既練了手藝,也掙了一個「學習雷鋒好榜樣」,一直到大學畢業,他一直是與同學們相互理髮,從沒有進過理髮店。

即便到擔任地委副書記被選送到中央黨校脫產學習兩年間,在同一支部學習的光明日報社梁衡(後任國家出版署副署長、人民日報社副社長)得知張成起有理髮技藝,便買了一套理髮工具。於是,他便成了那座宿舍樓的義務理髮師。

故事之三:張成起在中央黨校脫產兩年學習結束時,黨校召開畢業班學員代表座談會,由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黨委分別指派一名學員參加。座談會上,中央黨校校長王震老將軍親自出席,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蔣南翔主持。參加座談會的河北學員代表,恰是時任張家口地委副書記張成起。當他準時走進會議室,瞄了一下橢圓形的會議桌上擺放的「首長席」標牌的位置,便有意選擇了遠離首長席的一個角落落座。

當北京、上海、天津3個直轄市的學員代表發言之後,按排序,便輪到河北省學員代表發言。王震校長說:「我歲數大了,耳朵有點背,請河北這位年輕人坐到我跟前來!」當張成起認真地匯報自己在黨校兩年來的學習收穫時,王老將軍看了看面前的名單,忽然插話問道:「你是張家口地委副書記呀?1973年我曾去過你們張家口。你們現在地委班子的狀況怎麼樣啊?」面對這一突然題外發問,他心中一緊,參加座談會的學員們也都悄悄地為老張捏着一把汗……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張成起略一思索,張口就回答了一個字——「好」!「怎麼個好法啊?」王震老將軍刨根問底。「報告首長,算我在內,現在我們地委班子11位成員中,就有3人是'三五九旅』的!」王老將軍一愣,滿座愕然。「啊?三五九旅?這是哪個年代的事呀?怎麼你們張家口現在又冒出來個三五九旅呀?」「報告首長,現在地委班子中,有兩位是去年中央黨校剛剛畢業的,再加上我今年畢業,一共3位都是中央黨校培養的學生。您老現任黨校校長,又曾是當年如雷貫耳的'三五九旅』的旅長,所以,我們三個都是您麾下的兵……」王震老將軍頓時仰頭哈哈大笑。學員們也對他隨機應變的「忽悠」,暗暗翹指稱奇。

故事之四:2002年底,廣東省佛山市發現了後來被正式命名為「SARS」的首例病例,2003年初,廣東省的「非典」疫情已進入發病高峰。3月6日,北京正式接報第一例輸入性「非典」病例。發生在2003年的這場瘟疫禍及全國24個省(直轄市),波及266個縣(區)……2003年4月29日,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從這天起,衛生部首次開始每日在公共媒體上公開發布全國「非典」疫情。同時,中央嚴令明示:誤報者追究責任,瞞報者嚴肅查處!

張家口市地處京、津、冀、內蒙古4省(直轄市、自治區)交界的邊緣地帶。所毗鄰之地都是這次「非典」的重疫區,北京尤甚。張家口農村外出打工的主要輸入地恰是北京。張家口市第一例導致全家感染兩人死亡,直接傳播10餘人的「非典」病例,就是由北京某建築工地疏散回鄉的打工者帶回的。在全國「非典」發病高峰期,張家口的「非典」臨床診斷病例和「非典」死亡人數均達到河北全省總量的三分之一。

抗擊「非典」,中央發出了「決戰華北」號令。華北重在河北,河北「決戰張家口」勢所必行。時任河北省審計廳黨組書記、廳長的張成起同志,被委任為「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防治'非典』第一督察組」組長,奉命率專家組到全省疫情最嚴重的張家口市,直接參與了抗擊「非典」工作。

張成起同志曾在張家口生活工作過24年,對這裡的淳樸民眾、山山水水都懷有深厚的感情。用張成起的話說是「肩負重擔,頭懸利劍,披星戴月,夙夜難寐」。在疫區工作的20多個日日夜夜,驅車行程六千餘公里,率同專家組成員走遍了張家口市所有的17個縣(區),查訪了二十幾個縣鄉醫院、衛生院。他不僅時時為基層醫務工作者出乎意料的簡陋而艱苦的工作環境感到焦慮和心酸,更為他們置個人生死於度外的無私奉獻精神而感動不已……

決戰「非典」勝利後,時任河北省省長的季允石,特別在張成起同志親自起草上報的《赴張督查非典工作報告》上,作出感人肺腑的批示:「成起同志,辛苦了!危難之際,關鍵時刻,欣然受命,不辭辛勞,不負重託,不避艱險。勇於任事,成效顯著,令人欣慰!」但不為外人所知的是,當他回到機關,隨行的工作人員把督查非典防治20餘天出差補助款(註:按當時規定,赴疫區的補助標準每天50元)交到他手上時,他卻不聲不響地全部交了特殊黨費。

故事之五:1997年底,在張成起擔任近六年中共廊坊市委書記後,依依不捨地告別廊坊,奉調到省審計廳任黨組書記、廳長。年過半百後,又開始了十餘年的夫妻兩地分居生活。 多年的從政經歷,使張成起同志清醒地認識到,身為省審計廳黨組書記、廳長,除了講政治、顧大局、率班子、帯隊伍之外,關注更多的則應該是如何忠實的履行法律賦予的審計職責,抓好業務建設,充分發揮審計的監督職能,更好地為改革和發展保駕護航。

於是,他便利用單身獨居業餘時間較為充裕之便,抓緊時間自學,儘快補上不懂業務的短板。認真學習《憲法》,準確把握國家對審計的法律定位;認真研讀《審計法》,釐清授權審計的職責定位;翻閱《審計工作條例》,搞清實施審計的法定程序;研讀省委省政府和國家審計署有關審計工作文件,梳理不同年度審計工作的重點;調閱審計廳近年來的工作總結報告,了解全省審計工作的現狀。同時深入機關各處室,熟悉人員,座談調研,詳細了解年度具體業務的開展情況……

一直到大約半年後,張成起同志才謹慎有加地召開了一次廳機關全體幹部大會,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他對審計工作的解讀和理性思考,明確提出了審計職責「三士兩員」新概念。所謂「三士」:即審計機關要做確保國有資產安全有效的「衛士」,打擊經濟領域犯罪的「勇士」,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的「謀士」;所謂「兩員」:即審計機關要當好依法審計,細察嚴究經濟領域違法違紀行為的「裁判員」,同時要針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在完善財政財務資金管理規章制度建設方面,依法提出審計建議,當好參謀和「教練員」。

縝密的思考,高度的概括,形象的比喻,通俗的表述,審計職責躍然紙上,入腦入心,很快得到了國家審計署領導的首肯。幾年下來,河北省的審計工作做得風生水起。於是,國家審計署李金華審計長指示中國審計報社,派記者赴河北進行專訪。在 2001年1月10日的《中國審計報》上的頭版頭條,配發大幅照片,刊發了一篇以《儒官張成起》為題的長篇通訊。

張成起同志擔任何北省審計廳黨組書記、廳長的8年間,曾有兩次執意推辭卻推辭不掉的國家層面安排的短期單項工作,都取得了圓滿成功。

其一是2002年,根據年度外事計劃的統一安排,國家審計署要組建一個中國審計代表團出訪澳大利亞。代表團由部分省、直轄市、自治區審計廳廳長,審計署部分司長和有關審計專家,共22人組成。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審計署主要領導親自點將,指定代表團團長由張成起擔任。此決定一經宣布,張成起心中便有幾分發毛,堅辭不應。他覺得自己去擔任國家層面的代表團團長,統領與自己同一級別的一幫代表團成員,自認既職級不夠,又業疏學淺,不足以服眾;同時又缺少帶如此高規格代表團出訪的經驗。經推辭再三,審計署卻成命不收,只好擔當起率團出訪澳大利亞重任。

實踐證明,審計署領導識人任事決策正確。一路走來,無論是與澳方國家審計署的業務交流,還是參加中澳雙方舉辦的一系列學術研討,張成起同志作為中方代表團團長,禮節不失,行止有度,不卑不亢,應對自如,得到了代表團隨行成員的一致稱道。

其二是2003年春,為查處原河北省國稅局局長李真貪腐案,代號為「2·23」的中央專案組秘密進駐河北。對一個廳級幹部的查處,竟同時動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國家監察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組成聯合辦案組,足以說明此案的分量和特殊性。

為了徹底查清李真的經濟犯罪,「2·23專案組」組長張X電約張成起到專案組在駐石XX部隊的駐地面談,告知經與省委主要領導溝通,需要從河北省審計廳抽調骨幹力量配合查案,並指名要張廳長親自「掛帥」。

毋庸置疑,對中紀委下決心查處在河北已是天怒人怨的李真,張成起無疑是非常支持的。但對要自己掛帥參與此案的查處,卻着實犯了難。於是,他向專案組組長直截了當地提出:「辦案需要我抽多少人,我都無條件服從,堅決支持。但如果讓我直接參與此案的查處,恐多有不便,你們大概也知道我在河北的背景和處境……不等他說完,張組長即打斷了他的話,「你不用再說了,你的情況我們當然清楚。否則,我們也不會輕易點名抽調你。中央對這個案子非常重視。考慮到河北政界情況複雜,關係盤根錯節,我們原計劃商請國家審計署,從其他省抽調審計力量配合辦案。但審計署的主要領導說,到河北你們直接找省審計廳廳長老張出馬就行,這個人政治上絕對靠得住。我們一班人不辭辛苦,來河北辦案,為河北百姓除害,你是河北人,卻推三阻四,還像個共產黨員的樣子嗎……」

話說到這個份上,張成起同志只好「掛帥」。於是,率同三十餘名審計人員奮戰年余,查遍了李真所有插手過的河北省國稅系統內外的重大建築工程項目,勝利完成任務。 「2·23專案」結案後,在總結表彰大會上,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監察部、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聯名授予河北省審計廳「集體二等功」!

故事之六:2009年4月,張成起同志離開省審計廳領導崗位已經3年。雖然還有省政協常委職務,不時承擔做些調研課題、督察工作,畢竟還可以時不時地迴廊坊半閒居。 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知國家司法部在三河市新建了一所直屬的「燕城監獄」,並結識了這所主要羈押全國司局級官員罪犯監獄的監獄長。於是便在Z警官陪同下,以「特聘社會幫教員」名義,走進了這所監獄的電網高牆。

張成起原本想找幾位國家要害部門頗具影響的司局級服刑腐敗官員約談,包括那位曾負責國家《公務員法》起草的主筆之一的中組部正局級幹部。但鑑於接觸這類「敏感」人員,需要履行繁雜的報批手續,只好作罷。按獄方建議,約談了幾位原中直單位的其他服刑人員。

約談的第一個話題:在監獄服刑,此時此地,你最想做的事是什麼?幾乎都是脫口回答:「努力每天多掙分!」陪同的Z警官解釋:為了鼓勵服刑人員積極接受改造,根據監獄管理的相關規定,把服刑人員每天的悔罪認罪態度、遵守獄紀監規的表現、勞動表現、內務整理等幾個方面的情況,每天由管教人員對服刑人員逐項打分,列表上牆公布。累計達到一定積分,經報批即可減刑若干。

在深究走向職務犯罪深淵的根源問題時,儘管人人都口頭承認自己有罪,但他們感到最憤憤不平的還是官場中的「潛規則」:看到一些人不按規矩「出牌」,卻往往能把本來不能辦或根本不應該辦的事情辦成,往往還會受到表揚甚至提拔重用;看到一些人「黑白兩道通吃」,可以一夜暴富卻不受追究,有的還飛黃騰達。自己剛一伸手卻被捉,鋃鐺入獄……說來說去就是六個字——不服氣,想不通!

張成起同志面對這些步入岐途仍迷茫不解的罪犯,心中憤然。不由得拉下「不怒自帶三分威」的黑臉說:「你們不用心在自己靈魂深處挖根源,卻百般在別人身上去找理由,這已遠遠不是單純的邏輯上的荒謬,而是人生價值觀的嚴重錯位。人生的路有百條千條,但走哪條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選擇。一個人,路走的正不正,衡量的標準只能是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而不是以某個人一時得逞的歪門邪道做參照標。以我個人的經歷,我可以底氣十足地對你們講,我家居河北徐水縣大東張村,種地的出身。但我從一個普通農民的兒子,一直做到市委書記、廳長,我沒有向任何人送過一分錢;我任市委書記、廳長長達14年之久,經我主持的會議研究提拔過的幹部數以百計,我從沒有收過任何人的一分錢。我大半生在處級和廳級領導崗位上工作整整30年,我家中3個弟弟1個妹妹,至今仍都在農村老家安安分分地種地。實事求是地講,作為長兄的我,當年如果想把他們的戶口轉入城鎮,安排一份工作,可以說不費吹灰之力。甚至不用我說話,都會有人主動搶着去辦——非不能也,是不為也。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我來自農村,我的一大家人至今還都在農村。我非常清楚時下老百姓們整天在恨什麼,罵什麼,想什麼,盼什麼!如果你們對我說的話有所質疑,歡迎你們隨時以各種方式去調查,如果發現我所說的有半句虛假,我甘願明天來監獄陪你們一起坐牢!」

正氣浩然,刻骨銘心,擲地有聲,氣貫長虹!

從政30年,職及正廳級,沒有向任何人送過一分錢,也沒有收過任何人一分錢!對於張成起同志這「兩個一分錢」的事跡,我曾大聲讚美:實實在在是一位堂堂正正共產黨員可歌可泣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五)

張成起同志不僅是一位優秀的領導幹部,而且還是一位優秀的高產作家。應該說,讀他的文學作品,是觀察解讀張成起跌宕人生和內心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

1990年秋,張成起同志擔任張家口地委副書記負責分管宣傳文教口工作。教師節將至,張成起突發奇想,一改領導年年前呼後擁地走訪慰問,召集教師代表座談,年年發表「熱情洋溢」講話的俗套,他別出心裁,寫了一篇懷念上小學時陳老師的散文《九月情思》,見諸報端,並在全區慶祝教師節座談會上,親自向與會的教師代表們誦讀,以示對全體教師的節日慰問。

用張成起的話說——「事出意料」!不僅聽到和讀到這篇散文的教師們反響良好,時任河北省委分管宣傳文教工作的副書記李文珊老前輩,讀後也打來電話,對他的這篇「處女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鼓勵。此後在多種場合的個別接觸中,李文珊同志毫無保留地向他傳授了他曾在西藏雪域高原工作多年,回到故鄉燕趙大地幾十年來的業餘從文之道。多次對張成起談到:古往今來,歷朝歷代,文學修養都是一個稱職的「官員」不可缺少的必備之功。縱觀歷史,流傳於世的諸多名篇名作警世名言,大多出於歷朝歷代心存良知的官員筆下。於是,張成起動情地說,這才有了我此後二十餘年從政生涯中在文學這片土地上忙裡偷閒的筆耕不綴。

論及張成起同志文學創作,可謂之是官場中的一個特例「官員作家」。從1990年寫出散文處女作《九月情思》,到2003年在省審計廳長崗位上出版第一本散文集《世紀夢語》,再到此後的十餘年間,又接連出版了近百萬字的《一枝一葉總關情》《歲月留痕》《一蓑煙雨任平生》3本散文集。如果說他的從政之路看似有點「少年得志」,而他的文學創作,卻有幾分「大器晚成」。

他文武兼修,筆耕不輟。年過半百後,憑着雄厚的創作實力,異軍突起,相繼被吸納為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退離領導崗位後,又被特聘為河北省作家協會散文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一直活躍在河北散文創作戰線。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書贈他的條幅中的兩句話——「從政為文皆有致,仕途文心兩相宜」,應該算得上是對他從政之路上文武兼修的一個十分精闢準確的定位。

說到張成起同志文學寫作的另一個引路人,或說是老師,也是摯友,全國著名作家浩然先生,應該算得上一段忘年之交的佳話。

知道作家浩然的名字,起始於張成起在中學時期讀過浩然先生的《喜鵲登枝》小說集中的一些作品。而牢牢記住浩然的名字,則是六十年代上大學期間讀過他的《艷陽天》和《金光大道》之後。當面結識浩然先生,則是1993年2月,張成起到廊坊市任職的第二年。

那年春天,他到三河縣調研。在時任縣委書記肖啟泰的陪同下,來到縣城泃陽鎮浩然先生自命為「泥土巢」的居所登門拜訪。走進院落,一位老者已在屋門口階前迎候。一頭花白的短髮,一雙有神的慈目,一身半新的中式對襟布衣,一雙圓口千層底布鞋……不用人介紹,就憑這身帶有標誌性的老農裝束,斷定這就是曾誓言「一輩子為農民寫,一輩子寫農民」的大作家浩然了。

寒暄進屋,遞煙倒茶。在開始帶有幾分「程式化」的交談中,張成起總感到這位老先生對「官員」似乎有一種若隱若現的警拒。為打破現場的沉悶尷尬,張成起開始尋找可以「套近乎」的話題:「提起您的大名,如雷貫耳。我是讀着您的《艷陽天》和《金光大道》上完大學的。」「嗯嗯,是嗎?到我這兒的人,大都這麼說。」浩然不緊不慢的遞迴了一句不是謊言,但另有深意卻又無可挑剔的話——這也難怪,也許是時代的誤會,讓這位古稀老者經歷了少為人知的太多太多。於是,張書記乾脆現場「幽」了一把「默」,裝腔作勢地清了清嗓子說道:「您老不相信是不是?稍安勿躁,請您坐穩,聽學生慢慢地道來——話說這個蕭長春死了媳婦,三年了還沒續上。一家人是兩根筷子夾骨頭——光棍三條。常言說二茬子光棍不好過……」他停頓了一下,雙手一拍說:「你們大家誰給我說說,為什麼那二茬子光棍怎麼就那麼難過呢……」現場的人笑彎了腰,浩然老先生笑岔了氣。於是,一場看似禮節性的拜訪,成就了一對文學師友的忘年之交。

浩然時任北京市作協主席。他卻毅然離京,紮根京東的三河大地,發誓要為當地培養一批農村鄉土作家。他辦起了地方文學刊物《蒼生文學》,並親任主編。對來自鄉下的稿件,幾乎每稿必看,有的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有的親自動手修改。短短几年間,一批年輕的文學新秀脫穎而出。其中加入廊坊市作協的有38人,被河北省作協吸納為會員的有7人,被中國大眾文學學會吸納為會員的有17人。一批三河鄉土作者的小說、散文、詩歌開始不斷見諸報端。

1996年1月,浩然先生應邀出席了廊坊市第三屆文藝繁榮頒獎大會,從市委書記張成起手中接過市委市政府頒發的「繁榮廊坊文藝特別榮譽獎」證書後,作了一個簡短發言:「在我的創作生涯中,曾經獲得過多次獎勵——其中有國家級的,也有省部級的,唯有這次在冀東大地上被授予'繁榮廊坊文藝特別榮譽獎』,使我特別開心和動情,也最為珍貴,從而最高興,最感激不盡……」

1997年初,當張成起再次到三河拜見浩然先生時,浩然先生建議用《蒼生文學》期刊,把他收集到的張成起陸陸續續發表的一些詩文,出一期增刊專輯,並承諾要親自寫一篇評論文章同時配發。浩然先生心中似乎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書記呀,我非常想有一天能看到你出的文集,但不知還能不能等到那一天。如不嫌棄,我寫的這篇評論可作為你將來文集的序。也許當你出文集想邀我作序時,我也許寫不動了……」

天機難測,一語成讖。2003年,當張成起的第一本詩文集《世紀夢語》問世後,把刊有浩然先生寫有三千多字《讀成起同志的詩文有感》為序的新書親自恭恭敬敬地送給先生時,浩然已經因突發腦梗住進了北。他在病床上用顫抖的雙手翻到了書中收錄的他6年前預寫的序言,開心地笑了……

2008年農曆正月十四,浩然先生走完了他76年的人生之路,在北安然長逝。張成起專程赴三河,參加了北京作協和三河市委市政府在靈山公墓為他舉行的骨灰安放儀式。事後,一篇《浩然走了——在那元宵冷月即圓未圓的日子》的悼文,寄託了張成起對這位亦師亦友老先生的沉痛哀思……

張成起同志的第一本散文集《世紀夢語》出版後,2003年春,河北省作協組織的「張成起散文作品研討會」在石家莊舉行。會場設在了省審計廳招待所一個簡陋的會議室,但出席研討會的人士卻是陣容豪華。其中除了河北省作協主席鐵凝,副主席李延青,全國著名散文和報告文學作家、魯迅獎獲得者梅潔和經常編發張成起散文佳作的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散文·海外版》總編甘以雯等幾位比較熟悉的朋友外,每介紹一位與會嘉賓,都令張成起心中肅然起敬。

他們中有: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副主席陳建功,中國魯迅研究會會長、中國散文學會會長林非,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全國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閻綱,有着「中國作協的基辛格」美譽的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周明,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著名文學評論家李炳銀,《中國社會科學》雜誌文學室主任、文學博士王兆勝……當得知林非、閻綱、周明3位老先生都已是年逾古稀之人,陳建功副主席接到會議邀請函,在病床上仔細閱讀完《世紀夢語》後,在病房拖着病體寫出了研討會發言稿,又連夜從北京的醫院趕赴石家莊參會。又知道了這些大家都是在讀了那本《世紀夢語》小書,帶着精心準備的發言稿有備而來,僅王兆勝先生準備的評論稿就長達萬言。張成起的心中更多了幾分由衷感激和更多的惴惴不安。各位老師一個緊接一個、爭先恐後發言,原計劃安排半天發言,結果發言竟持續了近一整天……對此次研討會的教益,張成起深情地說:「我從單純幼稚地認為'搞文學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到對文學神聖殿堂的崇仰和對文學畏懼的轉變,這次研討會是最關鍵的一個節點。」

我時常想起永記不忘特別為張成起感到自豪的是,2005年張成起的散文大作《走進總督衙署》的寫作成功。這是篇七千餘字的記事政論性散文,不妨抄錄一下開頭—— 《走進總督衙署》的寫作成功。這是篇七千餘字的記事政論性散文,不妨抄錄一下開頭——

進古城保定,沿裕華路西行,遙望那兩座上懸可升降方斗、高十丈有餘的大旗杆,便是清代直隸總督衙署的去處了。

在「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歷史風雨中,旗杆頂端那面隨風招搖,上有雍正皇帝御筆聖書「直隸總督部院」的白底黑字、紅布牙鑲邊的長方條旗,早已飄零落地近一個世紀了。而總督衙署門前兩側那一對頭上有十三團捲毛、象徵一品大員地位的怒目圓瞪的石獅,似乎仍在向世人宣示着總督衙署當年那不可一世的威嚴。 「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漫步在這座已有近三百年歷史的古衙院中,耳絕了鬧市的喧譁,心寂了功利的浮躁,在時空的隧道中冷觀着日出日落,漠視着月缺月圓,尋覓着中華民族由盛至衰的歷史軌跡。

可喜的是,張成起同志的這篇散文《走進總督衙署》在天津百花出版社《散文·海外版》首發後,又被國家級的權威刊物《新華文摘》選中在2005年第22期發表,並把標題和作者登上了封面要目。要知道,這份以國內「政治風向標」著稱的政治性刊物,每期選登的優秀文學作品僅僅是一兩篇。更可喜也更出人意料的是,《走進總督衙署》在「當代中國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散文類排行前10名中名列榜首,《人民日報》於2005年8月19日發布了評選排行榜,省內外文學界文友們欣喜奔走相告…… 2006年2月,全國著名文學評論家閻綱老先生得知張成起正策劃第二本散文集的編輯出版時,不顧74歲高齡,冒着嚴寒從北京來到白洋淀邊的兩間房子裡,幫助張成起從全書篇目的棄留篩選、文章的分項編排,到書名的斟酌敲定和文字的潤色校對,還特別為這本散文集寫了題為《回看骨肉 直面官德》的序。閻綱老先生一刻不停地幫忙七天七夜,最終一本冠名為《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散文集由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了。

張成起同志感動地說,閻綱老先生作為文學界老前輩,為扶持我按年齡本可列入「朽木」的文學「 新人」甘為奉獻的高貴品格,那種「為求一字准,耐得半宵寒」的嚴謹文風,那種敢於擔當、嫉惡如仇的中國真正文人特有的風骨,那種勤勉不懈、誨人不倦的可敬師範,使我受益終生,遠遠超過了這本書價值的百倍千倍。如果有人偶爾發現我在古稀年後,在散文創作路上也小有長進,那正是因為一直有這樣一批良師益友在不舍不棄地攜我前行…… (六) 曾有位哲人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會有一個付出艱辛和犧牲的女人。」 對此觀點,張成起贊成,我亦認可。張成起還據實說過:雖然沒有想過自己的前半生是不是算得上什麼成功,但幾十年來我背後的那個女人所付出的艱辛和犧牲,確實是實實在在的。 從1964年9月考上天津財經學院到1968年10月大學本科畢業,張成起從18歲長到22歲,因為農家貧窮自己覺得「沒有資格」的自卑,從不敢與女同學密處深交。分配到張家口地區外貿局工作,擔心女方嫌棄自家弟兄們多,也不想拖累別人,天大的困難寧願自己一個人去扛。直到工作3年後的一次回徐水老家,母親盤腿坐在炕上眼淚汪汪地說:「起兒啊,你老大不小的,也該成個家了。你總說不急,你在城裡有工作,是不用急呀,但你想過你的弟弟們嗎?你不張羅着結婚,有你這堵大牆在前面影着,他們的歲數可耽擱不起呀!」 於是,張成起下定決心,開始搜尋人生中的「那一半」。

當時,恰逢同在張家口工作的一位大學同班同學受同事之託,為一個在地直工作的女同志找對象,而且要求男方最好是大學生。張成起通過了解,得知女方家在宣化縣農村,出身貧農,父親也是中共黨員,屬「根正苗紅」,還是一個獨生女。兩個人相處僅3個月,覺得還算投緣。於是,經過組織上「政審」批准,迅速領證「閃婚」。

借春節休假之機,張成起帶着新婚的媳婦回徐水老家過年。初為婆母的母親把心中的喜悅,毫無掩飾地寫在了臉上。見到一身舊衣素裝的新兒媳,當即把兒子來了一頓嗔不掩喜的數落:「好你個混蛋小子!人家這麼好的一個閨女,你連新衣服都沒給買一件,就這麼渾身打渾身地給媽領回來了,真是越大越不懂事,給媽丟人現眼!」母親一邊數落,一邊拉上小女兒,風風火火地趕到本村供銷社,扯了幾尺藍底碎花布,又從櫃底拿出當年的新棉花,立馬動手為新進門的兒媳婦縫了一件可身的棉襖。當母親把這件棉襖為初次見面的兒媳婦穿在身上後,前瞅瞅、後看看,左抻抻,右拽拽,發現兒媳十分滿意後,母親笑了。兒媳婦一聲「媽—」叫過後,眼圈就紅了……

新媳婦第一次進門,又是大年三十,母親總想把年飯做的豐盛些。一大早就從地窖里把保存了一冬天的大白菜拿上來,毫不吝嗇地剝掉外邊幾層老菜幫,走回灶間精細打理。出人意料的是,新媳婦卻不聲不響地拿起簸箕,把母親扔在院內豬圈旁準備餵豬的白菜幫又全部撿了回來,說這麼好的白菜扔了可惜,這些扔掉的菜幫比我們在張家口從菜店憑菜票買的白菜還好。張成起心裡暗暗責怪愛人小家子氣,怕惹人笑話。而母親卻笑得合不攏嘴,拍着手直夸這個媳婦好,「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有這麼會過日子的好媳婦,媽就放心了……」

張成起的愛人姓梁,名叫梁桂芝,曾先後在張家口地區糧食局和稅務局供職。2005年從廊坊市原地稅局紀檢組長崗位退休。在機關,是個團結同志、努力工作、積極上進、盡職盡責的黨員幹部;在家裡,是個吃苦耐勞、勤儉賢惠、尊老愛幼、和睦鄰里的模範家屬。自張成起從政以來,由於幾次工作的異地調動,根據自嘲為「野戰軍從不帶家屬」的通用規則,夫妻先後兩地分居近二十載,對單身漢的生活早已習以為常。又有誰能想到同時還有異地家裡孤身一人冷灶冰鍋呢?張成起曾深懷歉疚地說:我愛人一人在家,既要上班,而且還要力爭在機關表現得積極低調些,防止一些人說出幾句「官太太」如何如何不中聽的話來。下班後還要管護兩個孩子飲食起居和作業學習,同時還總想把屋裡屋外收拾得乾淨些,把孩子打扮得像樣些。「孩子們街上走,背着媽媽兩隻手」。家有賢惠勤勞妻子,讓外人看到後是為我張成起的臉上增光。即使同在一地工作時,我無論每天回家多晚,她從沒說過一句埋怨的話。她每天傍晚下班後總是把飯做好,我多晚回去她總是等到多晚,也從不自己賭氣先吃……

閒聊中說道當年的「閃婚」,張成起心懷歉疚地說到:當年我們的結婚似乎比舞台上演戲還簡單。除了一起看過一場那個年代僅有的「三戰一報」(註:《地雷戰》《地道戰》《南征北戰》和《新聞簡報》)的電影外,從未一起逛過一次街,也沒有一起吃過一頓飯。她倒是給我織過一件毛衣,我卻沒有給她買過一件東西——哪怕是一方圍巾、一雙鞋襪。當時領導在家屬院給我們調劑了一間舊平房,把臨時從機關借來的兩張單人木床並在一起,從機關住過的單身宿舍搬來各自的舊被褥,其餘的就只剩下我愛人自己原有的一個舊木衣箱,再加上同事們作為結婚賀禮送的幾件炊具和憑結婚證花8元錢上街現買的一個煤爐,這就是全部的家當了。因為我們雙方的家都在農村,都比較貧困,不可能指望老人幫什麼忙。婚後雖共同攢錢買過兩個花布被面,但還未來得及買被裡和棉花去做,就原封不動地送給家裡二弟結婚下彩禮去應急了。就是現在保留下來的當年那張二寸黑白結婚照,也是我們一起由張家口回徐水老家路經北京轉車時,匆匆忙忙跑到王府井街南口的一家照相館臨時補照的……

看來,市委老書記張成起遇到梁桂芝女士這麼好的一位賢內助,可謂家庭之福,人生之幸!

回顧與亦師亦友張成起30年來的工作學習交往,我聯想到總書記對黨員幹部的「六字要求」,張成起同志確是做到了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忠誠、乾淨、擔當」的榜樣!市民們尊敬他、愛戴他、學習他,理所應當![1]

作者簡介

趙振聲,廊坊日報社新聞研究室原主任,主任記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