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埃里克·白兹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重定向页面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重定向至:

艾力克·贝齐格
Eric Betzig
出生 (1960-01-13) 1960年1月13日(64岁)
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
母校 加州理工学院
康奈尔大学
职业 物理学家
雇主 珍利亚农场研究园区
机构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知名于 奈米光学显微系统, 荧光显微镜
研究领域 应用物理学, 工程物理学
奖项 诺贝尔化学奖 (2014年)

艾力克·贝齐格(Eric Betzig,1960年1月13日-),美国神经科学家发明家、应用物理学家

2014年,因研制出“超分辨率萤光显微镜”,与斯特凡·赫尔威廉·莫尔纳尔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3][4][5]

事业 -- 转折与挑战[6]

学术界也搞一窝蜂 他追求实际运用

  • 贝尔实验室待了近十年后,发现许多研究者仅以得奖或出名为目的,他渐渐无法忍受学术界对于特定主题一窝蜂的热潮。他表示,当一个研究领域被开拓后,许多研究者会积极投入,但大家的方向都差不了太多,因此逐渐压缩到研究空间。
  • 因此,他在原先任职的研究室关闭后,回到父亲的机械公司,从事机械研发,这是他人生第一次转弯。他表示,以往在研究的领域,只要把研究做好并发表论文,就会被认为是一个好的研究者,然而这样的研究不一定对应用有所贡献。在机械公司则正好相反,必须不断与人交流,思考技术要如何发展以及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才能使技术真正被运用。
  • 在机械研发的世界,一待又是十年。最终他仍无法忘怀研究,加上体悟到自己不是一个好商人,因此在朋友的邀约下,再度回到研究学术圈。

物理学者获化学奖 像被公车撞上

  • 但再次转弯,贝齐格的心态大有不同。他不断想,研究如何对社会有所贡献且能被应用。从那时开始,他著手显微镜的设计与研究,并将两个不同领域的知识、经验融合。绕了一大圈,加上广泛涉猎,最终为他带来了一面诺贝尔奖牌。

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原因[2][3][4][5]

视频

美、德三名科学家分享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