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董鳳琴 故鄉的吃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頁面
前往: 導覽搜尋
故鄉的吃食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故鄉的吃食》中國當代作家董鳳琴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故鄉的吃食

故鄉居天津市區約70公里,一片鹽鹼地,這裡種植小麥、玉米、高粱、穀子、豆子、紅薯,小麥收成不好,村民們只有在家裡來了客人或過年時才「勇敢」地吃上一頓白面饅頭,玉米、高粱、穀子、紅薯,這些粗糧才是家家餐桌上的主力軍,變着花樣加工這些初吃新鮮,天天吃是難事的鹽鹼地賜給的禮物,成了莊戶人家的功課,祖祖輩輩的莊戶人家緊緊摟住了這份禮物

格 豆

寫下「格豆」一詞時,眼前總是縈繞着一團一團的熱氣,灶膛里火苗兒忽閃忽閃地,鍋里的水咕咚咕咚地翻滾着浪花兒,母親站在灶台前,兩隻手從瓦盆里拿出一團淡紅色的高粱麵團兒,熱氣騰騰的鍋里,一個叫格豆床子的長方型擦板兒早就像個猴急的新郎等着新嫁娘啦,這個長方型的擦板是莊戶人家的「藝術品」,長方型的鋼板上住着數個一般大小的圓眼兒,有兩根長條木棍和兩根短木棍兒似衛兵護衛着,兩個長長的木棍兒在圓型的大鍋里架起了橋樑,靜等那紅紅臉堂芳名:高粱面的新嫁娘。 這時候灶膛的火得給力,就需要一個孩子拉風箱(風箱向灶膛吹風,灶膛的火苗兒就旺)我最願意坐在板凳上給忙碌的母親幫忙,我最喜歡看母親在熱氣騰騰霧氣里操作,好似我看過小人書里的指揮官,只見母親兩隻手從瓦盆里捧起高粱麵團,很帥地放在格豆床子上,然後一隻手輕輕扶住格豆床子的木條,一隻手按壓住高粱麵團,格豆床子下一根兒一根兒圓型格豆象一群急着去游泳的娃娃,劈里啪啦地跳到大鍋里啦,這時的我覺得我娘好能幹啊,她會變戲法。

不一會兒,鍋里的格豆就熟了,母親拿起大爪籬往大鍋里一抄,那調皮的格豆就乖乖地來到一個早就準備好的盛着涼水的瓦盆里,熱氣團團地圍繞着撈麵的母親,母親的臉熏得紅撲撲的,一邊撈麵一邊哄着饞嘴的孩子們,瞧你們猴急樣兒,都等等啊,頭一碗是給爺爺吃的,這時候,母親就去做拌「格豆」的「鹵兒」,因為爺爺要來吃飯,母親就從簍子裡拿出一個雞蛋,從院子裡摘下兩根兒絲瓜,再摘一個西紅柿,做一盆鹵兒,紅紅綠綠一大盆,香噴噴地,好看又好吃。苦寒的鄉村日子就這樣在一輩輩主婦的手裡哄樂嘍。

貼餅子熬小魚兒

走在天津市區街頭,可看見餐館裡有道菜,非常熟悉:貼餅子熬小魚,大城市餐館裡的貼餅子熬小魚兒怎麼也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

小時候家鄉夏季雨多,雨下過後,在大小河溝里,就是在家門口的小水窪里都有小魚兒在游。大人們在大河裡用網打打魚,孩子們在小河溝里摸小魚兒,大魚是捨不得自己吃的,送到餐館裡賣個好價錢,小魚用來滿足一家人胃口的。

能吃的小魚兒有兩種,一種是鯽魚,一種筷子魚,這兩種魚都是寸把長,下鍋前,要把鯽魚的肚子擠破,魚腸子和膽囊就出來了,魚就不苦腥味了,主婦們讓這兩種魚在麵粉里打個滾兒,熱鍋放油,塗滿「脂粉」的魚兒們乖乖地成了主婦鐵鏟下的兵,早就準備好的調料兌上清水,倒在鍋里,只聽「刺啦」一聲,這道菜就做好一半了,等鍋蓋冒出熱氣,鍋幫熱得發燙了,最後一位角兒出場了,主婦們從瓦盆里取出一塊玉米面團,兩隻手拍幾下,這麵團兒就成了主婦的第三隻手,只見這第三隻手啪地一聲就貼在了熱鍋幫上。

灶膛里的柴火噼噼啪啪,鍋里的魚咕嘟咕嘟,揭開大鍋,噴噴香的燉魚好了,那原本沒有味道的玉米面餅子竟有了魚的味道,尤其是餅子貼在鍋蓋的那一面,焦黃,咬一口嘎巴脆。柴草的清香,鍋里的魚香,餅子的「嘎巴」香,這是大自然的饋贈啊,如今的大都市幾人圍坐在一張桌子,桌子中央有一個鐵鍋,鍋里有條大魚,鍋里的魚熟了,服務員遞上幾個玉米餅子,此時此刻的我想起的是故鄉的貼餅子熬小魚,看見是母親那雙拍麵團的手。

尜尜湯

一寫「尜尜湯」三個字,童年時生香活絡的日子就來到筆下。

「尜尜」的形狀和字型相似,兩頭尖、中間大,食材還是玉米面。主婦們用手指從一塊和好的玉米面捏下一小塊用手攥一下,尜尜的形狀就出來了,兩頭尖尖中間鼓鼓的,長度和拇指一樣,尜尜上留有手指的兩道小凹兒,看上去很有勁兒,小小的尜尜有了手的溫度和力度,有了媽媽的味道。

一個個尜尜攥好後,放在鋪着麵粉的簸箕里,母親雙手端着簸箕,上下左右顛着簸箕,小尜尜似乖孩子在簸箕里打着滾兒。

先在大鍋里爆幾粒蔥花兒,蔥花的香味瀰漫開來時,在大鍋里加水,大鍋里的水沸騰了,母親立起簸箕,尜尜們紛紛跳入鍋里,母親用鏟子引導着這群娃娃們慢慢地游着。尜尜熟了,最後一個角兒出場了,冬天是白菜,夏天是絲瓜。一群白色的葉子、綠色的瓜片圍着黃澄澄尜尜上下翻滾着跳躍着,柴草在灶膛里噼里啪啦響着,草木的清香和着大鍋里的面香,生香活絡的日子暖了一家老小的胃口。

記得最深的一次是在一個冬夜吃尜尜湯的情景,那時,我大概十三歲,個子高,個子高的標誌就是能騎「大鐵驢」,這大鐵驢是鄉下人自己攢的自行車,比現在的女車要大許多,農村人用它馱糧食柴草、家用的大立櫃,是家家都看重的生活必須品,在一個冬天的晚上,我聽見了一個行動,家族的老爺們要集體到十幾里地外的團泊窪水庫打葦子,葦子是家裡蓋房用的,聽到這個消息心裡一陣激動,我也要去,母親拗不過我,星星還掛在天上是,我起來了,好激動啊,有點花木蘭替父充軍的豪爽,我也學着老爺們的樣子端起大海碗呼啦呼啦地喝着尜尜湯,全身立馬熱乎起來了,尜尜湯給足了熱量和勇氣,騎着大鐵驢跟着打葦子小分隊出發啦。

我的故鄉東翟莊,這個小村莊的形成多少年了已無法考證,祖祖輩輩用雙手打扮着貧瘠的鹽鹼地,主婦們精心製作着鹽鹼地送給的禮物,養育了一輩又一輩的莊戶人,也養育出抗日民族英雄淞滬抗戰四行倉庫保衛戰營長楊瑞符。[1]

作者簡介

董鳳琴,出生在一個棗花飄香的小村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