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標 消失的燕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重定向至:
《消失的燕窩》是中國當代作家陶弘標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消失的燕窩
提起燕窩,達官顯貴想到的是那稀世的雨燕山珍,這屬於金絲燕,走高端路線,非富非貴者可無緣;布衣農家浮現的是普通屋樑上那小巧的巢窠,那屬于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燕子,親切抬眼可見。金絲燕的的高貴在於其鳥窩,也即是著名的高檔補品燕窩,這絕對算得上鳥類價值連城「豪宅」。家燕與金絲燕雖為同類,但排起親來卻關係疏運,家燕也不會去套近。我要說的燕窩就是家燕所築之巢。這燕窩不能吃,也不好看。它不在懸崖絕壁,對抗人類的覬覦;它在民間的屋堂,飛入人間的溫暖。
對一個農民的孩子來說,認識到的第一種鳥,應該是燕子了。在鳥類中,燕子又是唯一在我們的屋內梁間築巢的鳥兒,與人的關係最為親近。在鄉村,幾乎家家戶戶的廳堂里都有燕巢,有的在房樑上,有的在椽檁間,也有的在牆壁上。記憶中,我家老屋的堂屋雖說破舊得不成樣子,可屋頂的椽檁間有好幾個燕窩。燕子銜泥壘窩,生兒育女,奔波忙碌。老燕子出外打食,小燕子喳喳待哺,那情景至今難忘。
鄉村人家是很在意燕子的,並把燕子在自己的房屋中築巢、繁育,看成是一件很喜慶的事兒。生活中,父親是個粗心的人。但對燕子,他卻又是異常的細心。每年的早春時節,父親踩着梯子給燕子修葺巢穴。幫燕子打掃衛生,清洗落地糞便,打掃巢周蜘珠網,讓燕子生活有個乾淨、安樂的好環境。那時父親還總拿燕子築巢的事教育我,他說,燕子是吉祥鳥,燕子看上誰家是誰家的福氣,有人氣的人家燕子才會來做窩,誰家要是沒有燕子來做窩,那家一定不是厚道人家,或者說不會做人,因為他不能接受燕子,同樣就不會親近他自己的同類。用父親的話說,連個「燕緣」都沒有,更談不到有人緣了。
燕子似乎也通人性,若是誰家總是吵架,雞犬不寧,燕子是不會在這樣人家的屋檐下壘窩的。因此,那時,誰家屋檐下的燕窩多,說明這戶人家和睦友善,日子興旺。房裡的主人和這些燕子相敬如賓,相處和睦,共同度過從春至秋的美好時光。孔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正說明人的豐富溫情不僅僅局限在人與人之間,更重要的還傾注在自然萬物之上。
樹林間翔集的鳥兒對於鄉村少年是一種誘惑,彈鳥捉鳥,是孩童的遊戲。在農村里長大的男孩,彈弓是他們玩具的一部分,爬樹捉鳥是他們的愛好和逞能的表現。當時由於自然環境好,麻雀的數量驚人的多,它們在村子的房頭、樹上成片成片的。他們打得最多的就是麻雀。燕子是不能打的,父親經常告誡我,燕子幫我們農民捉害蟲,你這小子可不要傷害它們。或許是尊重父親對燕子這份特殊的偏愛,抑或是出於對父親嚴厲懲罰的懼怕,我打過麻雀、喜鵲以及貓頭鷹,卻始終沒有招惹過燕子。
我想,人們喜愛燕子,不僅僅是因為燕子是人類的朋友,也因為平凡的燕子的生活昭示給人們樸素的溫情。我到現在也忘不了小時候我們鄉村裡的那些燕子。每當清明到來,燕子們就成雙成對地到每一戶農家落戶,它們起早貪黑地銜泥築巢,相親相愛,生兒育女。燕子來了,家鄉的農人們就知道,春天來了,春耕就開始了,人們就會跟燕子一樣日出而作,日西而息。農人們的勤勞,人與人相親相愛,家庭倫理的溫情脈脈,何嘗沒有與他們同在一個屋檐下的燕子的影兒呢?我的父親和母親又何嘗不像那些燕子呢?他們日夜勞作,辛勤操持,好不容易將我們扶養成人,可到頭來我們卻一個個地離開老家,離開村莊,開始了我們各自的幸福生活。
光陰如梭,白駒過隙,轉眼間,也許只有一眨眼的工夫,我已經從一個十多歲的少年變成了一個兩鬢染白的中年人。掐指一算,已經走出農村三十多年。現在的城市,到處是高樓大廈,鋼筋混凝土的建築,哪還有燕子的安身之處?當人們安居廣廈千萬間時,燕子卻找不到一個能讓它們生息的小小的角落,它們白天飛翔于田野,晚上卻流浪於電線杆上,這讓我不禁揪心,那身單體薄的燕子如何在空曠的室外孵蛋育雛?我這人對事物比較敏感,總是被別人看來非常平凡的事物所感動,這種敏感在人類的生活中不會有什麼好處,但我還是希望它能在我的生命中保存的時間更長一些。
城市沒有它的落腳處,在鄉村總有它的窩吧。事實卻是,如今在鄉村傳統農家幾乎消失殆盡,即便是還有一些人家住平房,今天的平房也早已不是過去的平房:沒有了傳統的屋檐,沒有了往日的氛圍,沒有的往日的情景。這黑白相間色的小精靈也一定四顧茫茫了:千間萬落何處是?當年樓台難尋覓。當天空偶爾有幾隻燕子飛過,我常常仰頭張望,不知那裡是它們的家。悲哀燕子啊,人類已經把你們擠出了賴以生存的生活圈子,沒有了樑上堂前供你們棲息居住了。誰能告訴我,那可愛的精靈,如今棲息在何方?那唧唧的鳴囀,如今灑落在何處?
春天依然向我們走來。但自來自去的樑上燕呢?人類文明的進步,無情地拋棄了我們祖先曾經熱愛乃至須臾離不開的東西,這也許是一種必然,也許是人類進化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陣痛,我說不清楚,但我的心裡還是留下陣陣痛楚。如果說這是人類文明進步必須付出的代價,我期盼這種代價來得小些,再小些。
「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我想念燕子的歸來。[1]
作者簡介
陶弘標,浙江上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