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半生緣》 | |
---|---|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原名《十八春》,一九五一年結稿,後來張愛玲旅美期間,進行改寫,刪掉了一些略帶政治色彩的結尾,改名為《半生緣》。
內容簡介
《半生緣》講述了舊上海的幾對年輕人的愛恨情仇,他們曾經都是有緣人,最後卻各奔東西。幾個平凡的眾生男女,世鈞、曼楨、叔惠、翠芝,一群隨處可見的都市年青人,講述了那一點點並不離奇的痴愛怨情。而同時翻天覆地的中國近代社會種種變事:九·一八、一二·八、抗戰勝利、國民黨接管、上海解放、支持東北,只是作了他們的背景,隱隱約約給他們的故事刷上一筆動亂的底色。
沈世鈞本於顧曼楨相愛,可家裡卻催促他和表妹石翠芝結婚,曼楨的姐姐顧曼璐為維持一家生活開支輟學當交際花,最後在萬般無奈之下與有婦有子的祝鴻才結婚。面對世鈞家人,曼楨深感自卑,而世鈞卻誤以為曼楨愛上了曾是曼璐男友的張豫瑾,而家中老父臨危將家業託付給他,他只得回到南京,與曼楨兩地相隔,而曼璐為了討好祝鴻才,不惜犧牲妹妹的幸福,令她替祝鴻才產下一子,並阻止世鈞尋找曼楨,曼楨終於逃離曼璐和鴻才的魔掌後再找世鈞時,世鈞已和翠芝結婚。不久之後,曼璐去世,曼楨為照顧兒子回到祝家,最後和祝鴻才結了婚。
創作背景
首先,張愛玲創作這部小說的時候,第一次沒有用自己的真名,而是用筆名"梁京"。這在張愛玲以往的創作中是從未有過的現象。而當初最早發表的時候,這部小說也不叫《半生緣》,而被命名為《十八春》。《十八春》里,男女主人公們離離合合、聚聚散散,最後在第十八章里因為愛國,為了國家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而來到中國東北,以庸俗喜劇般的大團圓結局收場。是第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原名《十八春》,一九五一年結稿,後來張愛玲旅美期間,進行改寫,刪掉了一些略帶政治色彩的結尾,改名為《半生緣》。
從歷史上看,《十八春》在《亦報》上從1950年3月到1951年2月連載,但是張愛玲本人對這唯一的長篇小說並不滿意。因此張愛玲晚年移居美國之後,從1966年開始改寫這部小說,名字也改為了《半生緣》。而改寫之後,顧曼楨和沈世均再次相遇已是14年後,兩個人也不是因為為社會主義國家做貢獻的初衷重逢,而是機緣巧合,命運的安排使兩個飽經風霜的中年男女在因為誤會和隔閡分離了14年後帶着滿心的悔恨和痛徹肺腑的遺憾再次見面。因此這部小說的創作過程從最開始的1950年到最終完成的1968年,歷時18年。
人物介紹
顧曼璐
她為了養活家人,放棄了與豫謹的愛情,去做了舞女。但是結婚後,丈夫祝鴻才漸漸露出本性,外出花天酒地,對自己甚至揮手相向,為了留住自己的丈夫,保住有名無實的婚姻,試圖犧牲自己一手培養的妹妹曼楨,讓妹妹嫁給自己的丈夫祝鴻才。
顧曼楨
獨立自主,受過教育,有理想、有追求的女性,本憑藉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原本可以有美好的未來,可以與世均過上幸福完美的生活,可是卻被姐姐曼璐所毀,曼璐為了保住有名無實的婚姻,讓曼楨為她生下孩子來拴住自己丈夫的心。曼楨受盡屈辱與祝鴻才離婚,逃出祝家後發現自己的愛人已經與別人結婚。
沈世鈞
獨立自尊,不願意依靠南京家裡的財富而獨自一人在上海憑着自己的才華追求事業的成功。與顧曼楨相愛,然而卻因為後來顧曼璐的一番謊言,放棄了與顧曼楨的愛情,很快就和別人結了婚。[1]
作品評價
陳子善 :《半生緣》對《十八春》的改寫,凸顯了張愛玲新的藝術構思,是張愛玲式"傾城之戀美學"的燦爛重現,雖《十八春》同源共根,結出的卻是不同的更為艷異的果實。
止庵 :張愛玲受到通俗小說的影響很大,但《半生緣》卻把通俗小說升華到了高雅深沉的程序。
相關作品
2003年10月02日,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播出。
作者簡介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張煐。1922年遷居天津。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讀《紅樓夢》和《三國演義》。1930年改名張愛玲,1939年考進香港大學,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投入文學創作。兩年後,發表《傾城之戀》和《金鎖記》等作品,並結識周瘦鵑、柯靈、蘇青和胡蘭成。1944與胡蘭成結婚,1945年自編《傾城之戀》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戰勝利。1947年與胡蘭成離婚,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離港赴美,並拜訪胡適。1956年結識劇作家賴雅,同年八月,在紐約與賴雅結婚。1967年賴雅去世,1973年定居洛杉磯;兩年後,完成英譯清代長篇小說《海上花列傳》。1995年九月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七十四歲。[2]
參考資料
- ↑ 一周一本好書 | 《半生緣》:人生太長,我們怕寂寞;人生太短,我們怕來不及。 2017-12-11 來源: 搜狐網
- ↑ 張愛玲簡介婚戀2018-08-15 來源: 快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