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官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官鎮位於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北臨趙橋鄉,南與古城鎮 相連。據《亳州志》記載,三官在清初建有供奉道教的天官、地官、水官而得名;又因大多數人姓修也叫"修三官"。屬於溫帶季風氣候,位於華北平原的淮河平原。全鎮因種植核桃著稱,被譽為全縣最大核桃林場。京九鐵路穿境而過,交通便捷。[1]

歷史沿革

三官鎮位於城南22公里龍鳳新河西岸,因供奉天官、地官、水官的三官廟,且居民多姓修,故名"修三官廟",後改為"三官鎮"。區內呈不規則塊狀聚落並向南延伸,為市核桃林場駐地。一林業為主兼併農業,生產核桃,亳州--古城公路經此。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三官鎮位於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北臨趙橋鄉,南與古城鎮相連。

地形地貌

安徽省北部的皖北平原,屬於黃淮衝擊平原土壤肥沃,境內有龍鳳新河,清水河流經。

經濟

第一產業

"亞洲最大核桃林場"位於安徽省亳州市(四大藥都之一)譙城區三官鎮(現為三官集),三官物產豐饒,盛產小麥,西瓜,棉花,中藥材等農產品。最著名的是那萬畝核桃林,當地流傳着這樣一句諺語:"核桃林下走一走,保你活到九十九。由此可見當地人對核桃的青睞。核桃原產於羌胡,故又名胡桃,因其全身都是寶而倍受世人青睞。三官鎮由於地質條件好,1960年國家決定在此投資建設亞洲最大的核桃林場,直屬省林業廳,到1962年共育林3.7萬畝,1963年省政府決定將其定名為"國營亳縣核桃林場"。林場面積已達7.4萬畝,年產核桃100萬公斤。亳州核桃個大肉厚殼薄,殼堅肉脆,味香濃,營養豐富,極具滋補作用,作為當地的一大特產,過去主要供應軍工和航天企業,現遠銷海外,成了當地大宗出口商品之一,被稱為 "核桃王國"。

亳州核桃的種植至少有數百年歷史,只是歷代大多都是散種,產量不高。1960年城南40里三官集建起了當時為亞洲最大的核桃林場,直屬安徽省林業廳。到1962年共育林3.7萬畝,1963年省政府批准為"以場代隊"的國營農場,定名為"國營亳縣核桃林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該場發展成為面積74000餘畝的專業林場,年產核桃100萬公斤以上,產品遠銷海內外,成了當地出口的大宗商品,被譽為"核桃王國"。

亳州核桃的品種較多,最有名的要數殼薄肉厚的新疆核桃了,這種核桃有小雞蛋那般大,叩開薄殼,桃仁泛白,香氣撲鼻,為諸核桃中之上品。每年8至10月,是核桃成熟的季節,當地有"七月(農曆)里的核桃--滿仁"的說法,為趕鮮市,當地農民將核桃外殼剝去,上市出售,名日"鮮核桃仁"。用這種鮮仁涼拌,味道清香別致,特別可口。[2]

社會事業

醫療衛生

全鎮有衛生院1所,村級醫療站20個,醫療點25個,共有醫務工作者40人。有"五保"老人97人,全年支出贍養費58200元,民政救濟20戶,98人,發放救濟金1.5萬元。鎮文化中心站1個。小學8所,其中: 鎮小1所(內設小學部、初中部)。截止2006年底全鎮所有村完成了農村電網改造工程。村社公路通車裡程63公里。全鎮安裝程控電話1300部,有移動電話3800部,家用電腦上網10台,建有移動、聯通基站 各1座。場鎮建設面積1.5平方公里,居民 2300人,集市貿易十分活躍。森林覆蓋率46%。全鎮基層組織建設健全,共有22個黨支部,2006年底有黨員472人。

教育事業

取得顯著成效,進一步鞏固"普九"教育成果,全鎮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在校學生鞏固率達100%,小學、初中普及率達100%,小學畢業升學率達100%。教育軟硬件設施進一步加強,開設了電腦微機教學。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得到很好的貫徹執行。全鎮計劃生育率、綜合節育率、人口出生率均在控制範圍內,計生"三結合"幫扶工作落到實處。

基礎設施

廣電設施實現了村村通工程,電視入戶2100戶,廣播實現了共纜傳輸,全鎮安裝電話700門,為全鎮人民致富提供了信息保證。安全管理工作各項措施到位,切實杜絕了重大事故隱患,無重大傷亡事故,確保一方平安。2004年全鎮在縣外打工的6000人,在省外打工的4200人,創收入3000萬元。招商引資初見成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萬元。[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