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三沙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沙市,是海南省的4个地级市之一。于2012年伴随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撤销而设立,位于中国南海中南部,海南省南部,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总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0多平方公里(含西南沙吹填陆地)。截至2015年,三沙市管辖4个行政管理区(工委、管委会)、10个社区,常住人口2500余人(不含驻地军警),户籍人口448人。 市政府驻地西沙永兴岛。

三沙市是中国最南端的地级行政区,同时也是全国总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城市,是全国继浙江省舟山市之后第二个以群岛建置的地级行政区, 有“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1]。2017年三沙市入围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2]

截至2014年,三沙市累计注册企业69家,注册资本7.78亿元。2014年共开行旅游航次22班,接待游客3587人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三沙市地处中国南海中南部,海南省南部,西沙群岛是三沙市位置最北的群岛,主体部分还分为永乐群岛与宣德群岛。中沙群岛位于西沙群岛东南部,多为环礁、暗沙,黄岩岛是唯一高潮时露出海面的。南沙群岛是三沙市位置最南、分布最广的群岛,主要分为东、南、西三群。总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含海域面积),陆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不含吹填新增陆地),其中西沙群岛约10平方公里,南沙群岛约3平方公里,中沙群岛没有陆地。

气候

三沙市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一年间受太阳2次直射,年太阳辐射总量总辐射值140千卡/平方厘米。全年为夏季天气,热量和气温均为全国之冠,但由于海洋的调节,少有酷暑。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东北季风盛行期,5月至9月为西南季风盛行期,平均风速6米/秒左右。平均每年发生台风6~7次,最多达10余次,其中70%来源于西太平洋,30%来源于南海本身,台风旺季为每年7~10月。年平均雨量在1500~1900毫米之间,但在时间上分配不均,每年12月至次年5月为少雨期,6月至11月为多雨期,故一年只有两季,前者为干季,后者为湿季。

水文

三沙海域受大陆气候和陆地迳流影响很小,深海盆地水体深厚、盐度较高、透明度大、水温季节变化较小。海流夏天流向东北,冬天流向西南,流速0.1~1.0海里/小时。海浪全年平均有效波高1~2米,最大有效波高7.5~9.5米,居我国四大陆缘海之首。海面平均水温24~30℃之间,南北海水温差和海水年温差约2~5℃,且温差变化自北向南减小;但海水表层与底层(水深500米以下)温差却很大,可相差20℃之多。海水含盐度在32‰~35‰之间。海水透明度在20~30米之间,高于中国另外3个海域的透明度。

地形

三沙市所在的南海在地质上位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澳洲-印度洋板块的交汇处,在地球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下,中部产生一条东北-西南走向断裂带,并不断向东、西两边扩展,经历了漫长的发育过程,逐渐形成南海断裂-扩张型深海盆地。中央海盆底部平坦,海底地壳为硅镁层,由基性与超基性玄武岩、安山岩、橄榄岩等组成,上面覆盖着粉沙质泥、抱球虫软泥、玄武岩玻璃、火山灰及介壳组成的红粘土等沉积物。与此同时,也进行着漫长的岛礁发育过程。西南中沙群岛为海洋型海岛,除了西沙群岛的高尖石为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熔岩露出海面为火山岛外,其余全部是珊瑚岛礁。

地貌

三沙市地貌景观全部由珊瑚礁地貌构成,根据与海平面的高差分为岛屿、沙洲、礁、暗滩、暗沙等类型。南海盆地在漫长的地质活动过程中,形成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的隆起高地和深邃海槽相间排列的海底地貌,自外围至中心顺次为大陆架、大陆坡、中央海盆,呈近似同心圆式的3层环状结构。海底地貌的总特点是:北、西、南部是浅海大陆架,外缘是大陆坡,陆坡上有高原、海山、峡谷、海槽和海沟;东部是狭窄的岛架,外缘临海沟和海槽;中央是深水海盆,盆底为宽广的平原,点缀着孤立的海山。整个南海海底地貌可分为北部堆积型陆架区、北部断裂阶坡区、西部堆积-侵蚀型陆架区、西部断裂阶坡区、南部堆积型大陆架区、南部分割高原陆架区、东部侵蚀-堆积型岛架区、东部断裂沟脊岛坡区和中央深海平原区等9个地貌区划,地貌类型均属珊瑚礁地貌。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三沙海区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的低等植物藻类有上千种,为全国四大海区之冠,被誉为“海中森林”、“海底草原”。海洋动物品种繁多,主要有腔肠类、棘皮类、鱼类、虾类、贝类、爬行类、哺乳类等。其中腔肠动物珊瑚虫就有110种和5个亚种,占全国珊瑚虫种数的一半以上;鱼类有2000种左右,其中经济鱼类约800种,价值高的有200多种;珍贵水产品还有珠贝海螺鲍鱼海参海胆龙虾海龟玳瑁抹香鲸等。岛屿陆生动物主要是海鸟类,有鲣鸟军舰鸟等60多种10多万只。

三沙热带海洋中很多动植物都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如珊瑚、贝类和藻类等都具有众多特异代谢物,日月贝、海绵、鲨鱼软骨及海蛇毒等可提取抗癌药物,是中国重要的药用海洋资源。

在南海渔业资源的潜在渔获量为650万吨~700万吨,其中,水深500米以浅南海陆架区(含北部湾)水域潜在渔获量约500万吨;西南中沙礁盘水域潜在渔获量约100万吨;南沙南部中国传统疆界线内潜在渔获量约30万吨。除上述海域外,在南海断续线内还有150万平方公里的深水区,潜在渔获量约60万吨。

矿藏资源

群岛海底蕴藏着大量有价值的矿产,包括铁、锰、铜、镍、钴、铅、锌等数十种金属元素和沸石、珊瑚贝壳灰岩等非金属矿以及热液矿床,其中锰结核和钴结核储量丰富,是极富经济开发价值的海底矿产。

三沙海域的海水盐度高,总含盐量在70万亿吨以上,发展海水制盐业前景广阔;海水中还含有80多种化学元素,利用海水提取钾、钠、钙、镁、镍、铀、金、碘、溴、碳、锶、硼、硅、氢、氧、氘、氟、重水、芒硝等元素和化学物质大有可为。

能源资源

三沙市温差能蕴藏量每年可达18.99×10²⁰焦耳,约合600亿千瓦。仅西沙海域海水中铀的总含量就达15亿吨,铀核能相当于一个25万千瓦电站150亿年的发电量;氘核能的蕴藏量有150×10¹⁵万千瓦时,相当于一个25万千瓦电站7500亿年的发电量。

南海海底蕴藏巨大的“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其总量为643.5~772.2亿吨油当量,相当于我国陆上和近海天然气总资源的一半。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就有11个可燃冰体,预测储藏量约为194亿立方米。

南海是世界上主要的沉积盆地之一,已发现有37个沉积盆地都具有聚油气的良好地质条件。有关专家估算,海底至少可以找到250个油气田,其中12个可能成为大型油气田,蕴藏的油气资源储潜量为700多亿吨。其中,石油储潜量为292亿吨,天然气储潜量为58万亿立方米。

主要分布为:北部湾盆地石油储量约11亿吨;莺歌海盆地油气储量约57亿吨;南海中部油气盆地石油储量约5亿吨;曾母盆地油气资源储量为120~130亿吨;礼乐滩盆地石油储量约为14亿吨;南华礁盆地石油储量约为6亿吨;西巴拉望盆地石油储量约为7亿吨;中业岛盆地石油储量约为4亿吨;太平岛盆地石油储量约为3亿吨。

2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的空间资源,广袤而又富饶。西中南沙群岛岛礁面积小,数量多,多以集群形式分布,由西沙、中沙、南沙3个群组自北向南依次排列,为南海及诸岛开发的梯级推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资源。

附近永乐环礁的海洋蓝洞“三沙永乐龙洞”是目前世界最深的海洋蓝洞。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0年9月,西沙群岛5个村(不含驻地人口和流动人口)常住人口共194户,613人,村民主要来自海南岛的琼海、文昌、万宁等市县。其中,永兴村36户169人、七连屿村67户209人、鸭公村33户74人、晋卿村30户87人、羚羊村28户74人。南沙群岛的美济村登记人口为51人。

截至2012年末,三沙市永兴村有渔民38户近200人,七连屿村有渔民67户200多人,晋卿村(晋卿岛、广金岛)有渔民30多户100多人,羚羊村(羚羊礁、甘泉岛)有渔民30余户近100人,鸭公村(鸭公岛、全富岛、银屿、咸石屿)有渔民50多户上百人,美济村有几十户渔民。截至2012年底,三沙市常住人口833人(不含驻军和武警部队),流动人口2000余人,户籍人口144户,户籍总人口236人。

截至2013年12月,三沙市常住人口1443人,流动人口2000余人。

截至2015年12月,常住人口2500多人(不含驻市部队官兵),户籍总户数348户,户籍总人口448人,其中男性269人,女性179人,448人均为城镇人口。

民族

2015年末,三沙市人口以汉族为主,户籍总人口448人中,汉族占443人,少数民族占5人,其中黎族4人,壮族1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1.12%。

先秦至西汉时期,海南岛上分布着古百越人的一支——骆越。根据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历史地理学等学科的分析证明,骆越人即是黎族的先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