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三河中山纪念堂

三河中山纪念堂,位于中国广东大埔三河镇之凤翔山脚下汇城村的三河中山公园内,建成于民国18年(1929年),不仅比1931年建成的广州中山纪念堂早两年,也早于1930年10月落成的广西梧州中山纪念堂,属于中国历史上最早建成的中山纪念堂[1]

2019年10月16日,纪念堂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234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之一。

目录

历史沿革

民国七年(1918年)2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率军驻守大埔三河等地,司令部设在三河汇城天主教堂。同年4月17日,孙中山专程从潮仙乘“协和”号火轮逆水而上,莅临三河汇城敦促陈炯明征讨福建的北洋军阀。为纪念此事,民国十七年(1928年),中华革命党党员、同盟会会员、新加坡同德书报社社长、中国国民党新加坡支部长徐统雄倡议并筹集巨资[2],在明代兵部尚书翁万达墓道石坊内空地兴建“中山纪念堂”和“中山公园”,翌年竣工,以留纪念。

民国十八年(1929年)夏,三河中山纪念堂建成。

文化大革命”期间,三河中山纪念堂遭损坏,题字失去,亭拆碑仆,栏毁池填,仅存中山纪念堂空楼一座。

1985年4月,大埔县委、县政府将三河中山纪念堂列入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并于2003年11月在“中山公园”内发掘出土了《三河中山纪念堂记》石碑,证实了建堂的确切时间和缘由。着手对纪念堂进行养护和维修,原貌重建碑亭。在广东省、梅州市文物部门的指导下,本着尊重历史、恢复原貌、修旧如旧的修缮原则,结合现代化气息,增设孙中山铜像、石雕平台、四周漆栏、古鼎、人物造型、亭阁、花架、花廊以及“孙中山与徐统雄”、“孙中山与华侨”字画展等园林艺术设施。

2004年7月,三河中山纪念堂修复工程动工,同年10月底竣工,以此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公园。

建筑格局

三河中山纪念堂,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汇城村的凤翔山脚,坐西向东,占地面积238平方米平方米,建筑面积1476平方米。三河中山纪念堂为钢筋水泥结构的二层小洋楼,楼高10米。堂的左前侧为鱼池,护以水泥栏栅,左为避水所,再前为碑亭,碑高3米,碑文为中山大学教授范琦撰记、当地书法家陈力堂隶书。三河中山纪念堂楼顶额书“中山纪念堂”,是胡汉民题写的。纪念堂面前是两根石华表及孙中山先生全身铜像。一楼中堂有蒋中正书题“景仰国父”、林森书题“作君作师”等匾额。孙中山先生挂像上书写的“博爱”二字,为孙中山生前真迹。一楼摆放的蜡像,再现了当年孙中山先生与陈炯明在天主教堂内商议粤、桂、滇三地联军大计的情景,随侍有蒋介石、胡汉民等人。一楼还有中华民国海、陆、空军总司令蒋中正、副总司令张学良联衔的纪念堂保护布告。

视频

三河中山纪念堂 相关视频

航拍大埔中山纪念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