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是按照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于2003年7月由原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和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的作物育种部分经战略性重新组建的,是国家非营利性、社会公益性研究机构,是中国作物科学领域的创新中心、国际合作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作物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和分子生物学[1]为主要研究领域。

据2017年5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在职职工357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研究所设有科研内设机构4个,建有国家重大科学设施2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品种改良中心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3个、农业部风险评估实验室1个、农业部检验测试中心1个、野外台站3个;拥有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历史沿革

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创建。

1971年,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下放北京市

1968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育成白单4号玉米杂交种[2]

1977年9月,中国农林科学院拟收回下放北京市的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1984年6月,由育种栽培研究所育成的多抗性丰产玉米杂交种“中单2号”获得国农发明一等奖。

1995年,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中国小麦光温特性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综合应用生物技术创造抗黄矮病普通小麦新种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998年,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发现、鉴定与初步利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0年,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我国抗稻白叶枯病粳稻近等基因系的培育及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97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创建。

截至1993年3月,研究所全所职工188人,其中科技人员141人、行政15人、工人32人、离退休86人;设有稻类、麦类、豆类、杂粮与考察、种质贮藏、品质、抗逆、抗病虫与检疫、特殊种质保存、种质信息处理、国外引种等11个研究室。

合并建所

2003年7月,按照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由原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和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的作物育种部分经战略性重新组建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006年2月,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质能源研究中心揭牌仪式;11月,国家科技部批准,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组建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野外观测研究圃网。

2009-2013年,研究所连续被评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管理先进集体。

2009年1月,举行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揭牌仪式; 4月,举行国家杂粮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揭牌仪式。

2010年12月,中国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2013年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甘河农场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甘河试验基地揭牌仪式。

2015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

视频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相关视频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业科技展示园宣传片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所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