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主上 | |
---|---|
主上,在文言文中是"最高的统治者、皇帝"的意思,是古代 臣子对君主的称呼。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主上 [1]
拼音 zhǔ shàng
解释 古代臣子对君主的称呼 [2]
相关文献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词目=
主上
拼音
zhǔ shàng
基本解释
[His Majesty] 古代臣子对君主的称呼。
主上屈法。--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详细解释
指臣下对君主的称呼。
《韩非子·孤愤》:"主上卑而大臣重,故主失势而臣得国。"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后数日, 陵 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
《三国志·诸葛亮传》: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宋史 刘安世传》: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
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公(袁可立)多才艺,善持论。急主上之急,积精自卫,无闷毒,故在乱能免,居危不废。"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回:"卫武公曰:'臣职在司徒,若主上一行,民生离散,臣之咎难辞矣。'"
清·侯方域 《朋党论上》:"夫主上居深宫之中,与臣庶隔绝。常恐天下之欺己,而密以为防。"
清 曹雪芹 《红楼梦》第一百零四回:主上哼了一声,降旨叫出来了。可不是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