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羽玉
乌羽玉 |
中文学名:乌羽玉 拉丁学名:Lophophora williamsii 别称:僧冠掌、乌鱼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仙人掌目 科:仙人掌科 属:乌羽玉属 |
乌羽玉(学名:Lophophora williamsii (Lem. ex Salm-Dyck) Coult)是仙人掌科乌羽玉属的多年生肉质植物。老株丛生,萝卜状肉质根,球体偏球形,表皮暗绿色或灰绿色,株高5-8cm,棱垂直或呈螺旋状排列,顶部多绒毛,小花钟状或漏斗形,淡粉色至紫红色,浆果粉红色,棍棒状,有10余粒黑色种子。[1] 分布于墨西哥中部,和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荒漠地区,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怕积水耐干旱。 乌羽玉有治疗牙痛、分娩疼痛、发热、胸痛、皮肤病、风湿、糖尿病、感冒及失明的功效。
目录
形态特征
植株具粗大的肉质根,在原产地根部的体积比茎部大好多倍。老植株易丛生,单株球体扁球形,顶部稍平,直径6-7cm。有肥大的直根长达10cm以上。棱8-10,螺旋形排列但棱不是很明显,几乎没有棱沟。植株顶部多绒毛,灰白色。 刺座圆形,很大,无刺只有绵毛。茎球状,球体柔软,表皮为绿色或灰绿色。棱沟呈螺旋形排列但不明显。植株顶部的生长点多生绒毛,灰白色。刺座圆形,很大。刺退化,被绵毛取代。花小而短,花期短,直径约在1cm左右,淡红色。果实呈棍棒形,红色或粉色。每个果实约有10-30粒种子不等,可自花授粉繁殖。
生长环境
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怕积水耐干旱和半阴,冬季较耐寒。
分布范围
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有播种、嫁接、扦插。
播种
乌羽玉种子的萌发温度在20-30℃,因地域差异,播种时间并不相同。播种前用侵盆法将基质浸湿,随即将种子撒播在赤土粉末表面,由于种子细小且萌发需要一定强度光照,所以无需覆土,播种后用透明塑料袋套住,既保湿,又避免幼苗灼伤,每天喷水1-2次,保证基质湿润,大约3-15天,种子萌发。 种子发芽后,应时常打开袋子通风,并逐步减少喷水频率,保证基质湿润即可。如果通风不良,湿度过大,会导致球体开裂。当幼苗拥挤时即可移苗。育苗基质要求通气透水良好,可用赤玉土、日向石泥炭、火山石等混合配制,其中加少量活性炭,可起到杀菌的作用。
嫁接
嫁接采用平接法,砧木可采用草球、金琥、龙神柱等,三棱箭与乌羽玉缺乏亲和力不宜采用。接穗可采用实生苗或大球萌发的小球,可将顶部生长点破,促其萌发仔球,待仔球长到一定大小时取下嫁接或扦插。
扦插
扦插多在生长期进行,应据球体伤口的大小,晾1-2周,伤口较大的要晾1个月,待伤口干燥后,插于粗沙中,保持土壤稍微潮气即可。
栽培技术
乌羽玉有肥大的肉质根,栽培宜用较深的桶盆。日常浇水按照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首先避免盆土积水,防止烂根;其次不宜长期干旱,否则植株生长缓慢,表面发皱,无光泽,严重时生长停滞。夏季要稍加遮阴,冬季尽量保持盆土干燥。生长期宜施入磷钾为主的复合肥,每次加入3-5粒,埋入土中。 乌羽玉的培养土不可过细,过细的土质容易引起板结,不利于渗水透气,满足不了根系对空气的需求。土质过湿容易引起幼龄植株和成年植株上孪生的子球胀裂,遇到空气湿度过高常引起局部腐烂。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乌羽玉有治疗牙痛、分娩疼痛、发热、胸痛、皮肤病、风湿、糖尿病、感冒及失明的功效。美国药房标示乌羽玉可以治疗神经衰弱、歇斯底里及哮喘。乌羽玉抽取物具有抑制微生物作用,可以对抗以青霉素产生抗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等。
食用
乌羽玉仙人球还是一种美味,可以直接咀嚼它的冠部,或是将冠部加水煮沸制成茶。初有一种“苦”味儿,让人恶心,接着却会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服下乌羽玉茶后,食用人会见到种种难以描述的光怪陆离的景象,让人产生幻觉。
乌羽玉致幻副作用
乌羽玉致幻其实许多人都知道,但因为服用它后可使人产生快感和美妙的幻觉,所以在国外依然可以看到许多人去吃它!但是大家不要学,因为乌羽玉致幻副作用也是很大的: 专家称:吃了乌羽玉后,会让患者大脑产生幻想,出现类似精神病的症状;情况好的话,患者只会产生快感和幻觉,可情况差的话,患者可能会有自残或者伤害他人的行为,甚至威胁生命!
相关影片
参考来源
- ↑ 乌羽玉之肋骨乌二三事, 多肉联盟, 2020-01-18